花钹大鼓古谱

张钹的人物简介
1个回答2024-04-05 10:31

张钹,福建福清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兼职院士。祖父乃清朝秀才,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曾创办敦睦小学于清河书院。张钹从小在浓厚的家学氛围中耳濡目染,学习成绩门门突出。1950年7月毕业于福清融美中学(现福清三中),后就读福州英华中学。1953年张钹报考清华大学,以数理化三门都满分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以“三个一百”闻名于家乡一带。

一钹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0 02:34

就是指一种打击乐器。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属于碰奏体鸣乐器。钹源于西亚,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

钹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和文娱、宣传活动中。



扩展资料

演奏总方法

1、平击:两面镲正面对敲(敲后可打开舞起),发音响亮,大镲的平击常用于增强辉煌宏伟气氛。

2、闷击:两镲相击后不立即分开,即合在一起,使他发出短而闷得声音,根据需要控制余音。

3、锤击:用小锤或筷子、木棍敲击单片镲。

4、磨击:两镲合上交叉磨动,能发出“沙沙”的声音,常用来表现水声风声和和人物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

5、边击:两镲镲边向击,发音较平击轻便。

6、较击:一面镲呈水平,另一面镲竖立,用竖立镲的镲的镲边垂直敲击水平镲的中心凹处,声音短而急促。

钹与锸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10-26 07:51
基本上没什么不同,镲大部分是成对使用,但也有单片用的。镲一般比钹小,但也有很大的,所以真不好区分,英文翻译都一样。
大鼓的打法及鼓谱
1个回答2023-04-02 18:05
1331****2313****
架子鼓鼓谱简谱怎么看
2个回答2023-01-19 21:00
c的意思是crash 也就是碎音镲的意思。H是 hi hat的意思。就是踩镲,s是军鼓。B是低音鼓的意思。这个谱的意思就是4/4拍的意思。
鼓点 简谱
1个回答2024-02-29 01:43

以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为例,鼓点简谱如图所示。

扩展资料:

基础知识

一、调号

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的后面的,这些记号叫做调号。调号总是只用同类的变音记号,即升记号或降记号。 

简谱的调号一般是用1等于A、B、C、D、E、F、G来表示,如1=C则表示该简谱是C调来记谱,如果要表示升级号的调,则在字母前加#号或者b(降)号。

1=C 2=D 3=E 4=F 5=G 6=A 7=B

二、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2、3、4、5、6、7读法为:do、re、mi、fa、sol、la、si(哆、来、米、发、索、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三、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鼓谱的架子鼓的记谱
1个回答2023-09-25 12:05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间,小鼓在第三间,耳鼓Ⅰ在第四间,耳鼓
Ⅱ在第四线,大嗵鼓在第二间,大立钗分别记在上加二间和上加一线,踩钗写在下加一间和上加一间。
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需要去调定选择。 五线谱的五条线,从下往上依次叫做:第一察槐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 五线谱的六个间,从下往上依次叫做: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第五间,第六间。
五鼓:底鼓,军鼓,高音桶鼓,中音桶鼓,低音桶鼓。分别在的位置为:第一间,第四间,第五间,第三间,第二间。
三镲:吊镲(第六间),节奏镲(叮叮镲),踩镲。踩镲有三种轮没肆击打方式:用脚踩踩镲,手击闭合踩镲,手击腊轿开镲音

跪求《那些花儿》鼓谱!!!看清楚是鼓谱,不要吉他谱或简谱!!!
1个回答2023-10-29 04:13
你或许不用照搬歌曲纳仿咐里的鼓点,完全可以自己配。
那些花儿我们合奏过,我们的鼓手直接就打成4/4拍了,就是在大胡第二段开始引入的,效果比较好一些。

个人见解,仅供参洞纯考
钹的读音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2-15 19:25
读音:[bó]
部首:钅五笔:QDCY
释义: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
钹 镲和笛子
1个回答2024-03-27 02:19
镲的外形与钹相似,但略小些,民间俗称小钹为镲。



现代笛箫的区别,在于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箎","籥"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那么,在远古时代,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与笛同音同义.但篴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另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篴".最初为四个指孔.西汉京房加1孔,成为5孔,晋代的篴已有6个指孔,与现代的箫相似.随着考古专家的发掘,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期的横吹.开6孔,形制与竹笛类似,只是一端封闭.魏晋时,已做为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唐时,出现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称七星笛(<<乐书>>).到了元代的龙笛,已与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至此.笛与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巴乌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规格可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巴乌三种。高音、中音巴乌,管长30厘米-50厘米、内径0.8厘米~1.4厘米,低音巴乌管长60厘米-80厘米、内径1.6厘米-2厘米。在距封闭端1.5厘米-2厘米的管壁上,开有一个长方形吹孔,孔长2.4厘米一3厘米、孔宽0.7厘米-l厘米。将吹孔四周边缘削平,用蜂蜡粘贴上一枚铜刺簧片。吹孔的大小多据簧框大小而定, 一般应略小于簧框。为保护簧舌,常用两根细竹棍镶在簧框两侧,只留一条缝隙作为吹孔。也有的用细竹蔑皮编织成一个保护簧舌的活动环套,吹奏时将其移开。管身上开有八个(前七后一)圆形按音孔。横吹的巴乌,音孔与吹孔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45度角。还有的巴乌在尾端开有尾音孔。簧片是巴乌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最早都使用竹制簧片,后来才改进为用黄铜(62或68乐器铜)制作,也可用合金铜、磷铜或炮弹铜壳制作。铜制簧片的厚度尤为重要,不应超过0.03厘米,厚者一定要用锤锻薄。将铜片剪成长2.5厘米、宽o.8厘米的长方形坯片,然后用锋利的尖刀在其上—刻出锐三角形簧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