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镇围大鼓

湖南花鼓戏怎么来的?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才有花鼓戏的这种说法啊?
1个回答2024-02-18 00:43
花鼓的起源,或认为源出宋代的“舞迓鼓”,或认为其称谓系由宋代临桂县(今桂林)所产花腔腰鼓而来,花鼓戏的起源,多引《缀白裘》第六集所收《花鼓》一出为根据,认为所唱《凤阳歌》中有“说凤阳,话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等语,因而断定产生的额年代为明朝。同时,明代绘画有《花鼓子》一图,绘有一青年男子打小锣,一女子双手持腰鼓,相对起舞。但明朝的花鼓只是以唱民歌小曲为主的所谓打花鼓,不是今日所见的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怎么来的?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才有花鼓戏的这种说法啊?
1个回答2024-03-03 11:06
花鼓起源或认源宋代舞迓鼓或认其称谓系由宋代临桂县(今桂林)所产花腔腰鼓花鼓戏起源引《缀白裘》第六集所收《花鼓》根据认所唱《凤阳歌》说凤阳凤阳凤阳原自朱皇帝十倒九荒等语断定产额代明朝同明代绘画《花鼓》图绘青男打锣双手持腰鼓相起舞明朝花鼓唱民歌曲主所谓打花鼓今所见花鼓戏
太湖古镇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4-17 04:03

太湖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杨小线太湖龙之梦乐园内。

太湖古镇,是指散落在苏州市吴中区东、西洞庭山的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江南古村落遗迹。 苏州西部地区是我国江南民居和古镇古村分布广泛、保护完好的地区之一,其古村以及古民居古建筑密度之高,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扩展资料:

陆巷是迄今吴中建筑群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村之一。全村尚存明、清时期的厅、堂 30 余处其中明基清建的惠和堂原为东山明代宰相王鏊故居,是古代东山官宦宅第的代表,又是大型群体厅堂建筑的典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明月湾古村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现属西山镇石公行政村,在石公山以西1.5公里处的大明湾自然村。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携美女西施在此共赏明月而得名明月湾,简称明湾,以环境优美、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多彩而著称.

太湖古镇几点关门
1个回答2024-04-05 14:27

晚上9点。

太湖古村落,是指散落在苏州市吴中区东、西洞庭山的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江南古村落遗迹。苏州西部地区是我国江南民居和古镇古村分布广泛、保护完好的地区之一,其古村以及古民居古建筑密度之高,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徐湾村

徐湾在太湖长沙岛杨梅山丘上(即太湖大桥中桥西北端),属胥口乡。古村南临太湖,东为水湾,民宅参差,依山势错落;山道曲折,随地形蜿蜒。

村前一方池塘,老石驳岸,古树虬曲。与太湖诸多古村落不同的是,村内众多古建筑不以精美气派见长,而以简洁质朴取胜,没有雕梁画栋,不施油漆装饰,与山水浑然一体,宛若自然天成,苍凉无比。村中居民已搬迁至状元楼宾馆东侧的居民区,老村已成寂寥空村,亟待修缮保护。

小湖镇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28 16:16

小湖镇位于建阳区东南部。乡人民政府设在小湖街。宋代南浦溪中河道既宽又浅,流经该街之南,两岸有高山峭壁,群众称为“双门峡”。溪水受阻逐渐溢而成湖,故称小湖。与建瓯市和政和县接壤,距建阳城区22公里,205国道经过小湖集镇地。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良种场,有106个村民小组、5284户、18639人。

平湖镇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4 09:25

平湖镇位于贵州省平塘县 ,是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册三公路穿过镇镜,都匀至平塘、贵阳至平塘公路在镇内交汇。

新郑市龙湖镇龙湖在哪?在龙湖镇什么地方?能钓鱼烤鱼吗?
1个回答2024-01-18 23:28

在郑州的南面,从大学路一直往南走过南三环和南四环就归龙湖管了,坐车的话可以做551、552、553、567、569、19路都可以,烤鱼的地方很多,一般都在度假宾馆内的。

云南石鼓镇有什么景点?云南石鼓镇景点介绍
1个回答2024-02-26 21:29

  石鼓镇景点介绍

  长江第一湾

  长江第一湾山萦水绕,景色如画。这里江流开阔平缓,江边柳林如带,四周有层峦叠嶂的云岭山脉绵延环抱,层层梯田盘绕山坡,与平畴沃野、村落瓦舍相连,享有“小江南”的美誉。

  石鼓

  石鼓镇名为石鼓,因镇上有一个鼓状石碑而得名,此碑为汉白玉雕成,相传石鼓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用来镇吐蕃的,石碑上原来没有字,后来丽江土司木高在此大破吐蕃军后,在石碑的鼓面上刻文铭记。

  铁虹桥

  石鼓镇上还有一座索吊桥叫铁虹桥,桥头各有一座很有建筑特色的门楼,年代久远,古色古香。在夏天,两岸垂柳依依,村童都爱在桥上跳水嬉戏,变得很有乡土气息。

  红军渡江纪念碑

  石鼓镇建在一个山坡上,傍山临江,镇东、镇西各有一条南北向的主街道,镇东这条街临江,地势低,是通维西、巨甸的公路干道;镇西那条街傍山,地势高,是老街,也是主要商业区,街上镇百货公司对面,有一古戏台,古戏台侧是一个公园,“红二方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和“红军长征文物陈列室”便在公园内。

  巨津古渡

  从石鼓沿江北上70公里,就到巨甸。这是纳西族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曾是元以前纳西族文明中心,元时称为巨津,意思是大渡口,当时它不仅是维西通内地的必经要道,也是大理和吐蕃交往的必渡口。

  明代的丽江土司木高曾有“花马古国巨津州”的诗名,言明巨甸和花马古国的紧密关系。

  丽江马

  在巨甸集市上,你可留意看赶集马帮的马。

  它有几个特点:一是体格不大,二是 性情温顺,三是从其重重的驮架还可看出它特别能负重,偶过小沟小桥,又见它特别机敏灵巧,如果和赶马人聊熟后,他还会把马蹄翻起来向你炫耀,蹄质非常坚韧。

  这就是“丽江三宝”之一的丽江马,它还有一个非常神气的别称叫“玉龙驹”。丽江马在明清时屡为贡物,文献屡次提及,因它适应山地运输,所以在滇藏川地区深受欢迎。茶马古道的辉煌,可以说是丽江马驮出来的辉煌 。

  在茶马古驿道上赶马的马帮头人,被当地人称为“马锅头”,从他们口中听几段 翻山越江、餐风露宿的马锅头故事,会使你对丽江马和丽江马踏出茶马古道有一种特别的认识。

  以上仅供参考

北大湖镇的乡镇名人
1个回答2024-06-02 22:42

今年6月,家住永吉县北大湖镇五一村的洪水波又出栏生猪500头,收益10万元。年初以来,他已累计出栏生猪2000头,创效益40多万元。几年来,他艰苦创业,现已有猪舍9栋,存栏育肥猪1500头,年出栏生猪10000多头,种猪近千头。在他的带动下,全
村养猪户已发展到40多户,年增收近600万元。今年50岁的洪水波,现任关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大湖镇养猪协会会长、五一村党支部书记。他为了摆脱贫困,曾经栽过树,贩过菜,开过商店,积累了一定的资金。2004年,生猪市场逐渐走向低谷,散户养猪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多年的经商经验告诉他,现在正是发展规模养猪的绝好机会。他决定发展养猪项目,他先是大批收购生猪,然后存栏育肥销售。市场行情恰恰和他预料的一样,一年下来,收入颇丰。育肥猪的成功,让他看到养猪的巨大商机,他逐年扩大养殖投资规模。到2007年末,他的固定资产达到1000多万元,实现年利润200万元。他富了以后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入党时暗暗发下的誓言,就是要帮助乡亲们富起来。他到处宣传养殖生猪的好处,力争让更多的乡亲也能通过养殖生猪致富。对已经开始养殖生猪的养殖户,他力尽所能地扶持。
免费为村民提供五个方面优惠:一是免费提供生猪养殖的技术服务;二是免费为养殖母猪户提供优良繁育种猪配种;三是免费提供饲料配方;四是免费为养殖户的猪进行疫病防治;五是免费提供市场信息。他还派技术员经常到其他养殖户的猪场帮助配饲料、教管理技术和常见病的防治,遇到疑难杂症还与其他兽医一同会诊。同时,对于没钱还想养猪的农户进行仔猪赊销,等成猪卖出之后再给钱。有一个养猪户名叫黄行,以前也养过猪,但由于经验不足,缺乏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赔了很多钱。洪水波知道以后,主动帮助他,一次以低于市场价2000元的标准赊销给他30头二元母猪,在他的扶持下,2007年,这一养猪户净赚了20多万元。2007年11月,北大湖镇党委组织镇内养猪大户成立了养猪协会,他被推选为会长。在他的组织下,协会成员中实现了统一购进饲料、统一进行防疫、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技术指导的“四统一”机制,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生猪养殖的收入。在他的带动下,五一村周边地区的40余农户开始生猪养殖,年增收600多万元。有10个养猪大户每次出栏生猪都在1000头左右,盈利超过30万元。
贩牛一般都是男人们的活儿,而永占县北大湖镇却出现了一个女贩牛能人。如今,来到该镇“牛市”,提起李桂平没有不认识的,人家都亲切称她为贩牛业的“伯乐”。
李桂平是永吉县北大湖镇鸦鹊村5社农民,从1991年开始成为贩牛经纪人,现在年均收入可达10万余元,并创建了一座小型酒厂,42岁的她在北大湖镇已经小有名气。
多年养牛使她积累了不少经验,她总结出,养牛是赚钱,但是出钱太慢,于是她开始一边养牛一边“贩牛”,开始了漫长的创业之路,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她总结出许多经验。如今到牛市上她只要对牛打量几眼便一准能看出那头牛出多少肉。靠着她这点技术加上她的勤劳,没几年便还清了欠款,慢慢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当地有名的贩牛经纪人。手里有了余钱,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好,这时李桂平与丈夫商量建一个小酒厂,不仅可以解决养牛的饲料问题,而且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于是,经过艰难运作,小酒厂在她与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建成了,投入了生产运营。她把生产出的酒售出,酒糟当饲料育肥牛,运用科学的养殖方法,牛养得壮且出栏快。
经过多年与牛打交道,她本人也练就了一身杀牛本领。如今她带领着两个儿子搞起了家庭黄牛养殖、屠宰和销售一体化经营。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家家都养起了黄牛。她还把自己的养牛技术、经验无偿为村民服务,为全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李桂平家已经住上了,四间大瓦房。家中彩电、冰箱、电话、摩托车样样俱全,但她并没有满足现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她说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发展生态种养业,把养殖和种植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种养、加工、运输“一条龙”式的经营模式,使小庭院变成科技园,充分发挥邻里效应,把一家一户的小庭院连接起来,使小规模形成大群体,产生高效能,实现集约化经营目标,让更多的农户富裕起来。

板湖镇的板湖名人
1个回答2024-01-04 15:27

朱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共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
(1930— )江苏阜宁板湖人。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厂党支部代书记。1950年至195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厂管理系学习。1952年至1957年于苏联第涅伯尔彼德罗夫斯克矿业学院地质勘探系学习。同年回国后,历任地质部江西赣东北地质大队技术员、技术负责人,上饶专区地质队副队长、队长、工程师,上饶专署地质处处长,赣东北地质大队队长。1963年至1966年任江西省地质局地矿处副处长、局副总工程师兼赣东北铜矿会战指挥部总工程师。1966年至1971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放到江西永丰县劳动。1971年至1973年任江西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地质组组长。1974年至1979年任江西地质局地质矿产处负责人,德兴铜矿地质工作会战指挥部指挥、党委书记。1979年后,任江西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82年后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部长、党组书记,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矿业协会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地学哲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校长。1994年后,任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党组书记。1994年3月至199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共政协全国委员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政协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