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听快板讲解

登黄鹤楼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5 01:56
王之涣,那是登鹳雀楼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谁知道《登黄鹤楼》?
1个回答2024-03-25 14:27
登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登黄鹤楼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1-03 17:26
王之涣的《登黄鹤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登黄鹤楼
3个回答2023-09-27 23:35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黄鹤楼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情景
1个回答2024-03-08 00:23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这是翻译,应该就是这种场景
登黄鹤楼和登鹳雀楼是一首诗吗
1个回答2023-10-09 05:15
登橡兄黄鹤楼和登鹳雀楼不是一首诗。

《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梁卜袭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登鹳弊举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登鹳雀楼昰不是关于黄鹤楼的词
1个回答2024-03-08 05:13
不是吧。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登黄鹤楼的作者是谁?代诗人是?
4个回答2024-01-10 23:08
黄鹤楼 / 登黄鹤楼作者: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早年为诗,情志浮艳。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黄鹤楼》一诗,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的《登黄鹤楼》打油诗?
2个回答2023-12-25 17:3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韵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简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
岁暮登黄鹤楼翻译
1个回答2023-12-16 08:01

岁暮登黄鹤楼翻译如下:

旷野草木枯凋零落,黄鹤楼空唯见仙人跨鹤腾飞而去的渺茫极远的云路,天地间一片凄凉景色,令人感到空虚迷惘,失家亡国之情尽在不言中。

绿色已不复存在,唯见浑浊的江水碧如蓝。心目中的明王朝,它一去难返既成事实,然而却不必怨他,怪只怪、怨只怨、根只恨这人世间虽大却无小小飞鹤容身之地。

原文:

岁暮登黄鹤楼

陈恭尹 〔清代〕

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

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处托仙翎。

赏析

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昌西汉阳门内黄鹤山上。世传黄鹤山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得名(见《齐谐志》),山势绵亘如长蛇奋跃瞰江,其首隆起似高冠,故又名蛇山或高冠山。在山之阴有费文_洞,亦传为驾黄鹤仙去者,楼即因费文_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而得名(见《寰宇记》)。

又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述异传》说:“荀环,字叔伟,寓居江陵,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俄顷巳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本来登蛇山之巅俯瞰大江已令人心旷神怡似觉身心漂浮脱尘埃,再联想到种种登仙的故事怎能不思绪翻腾!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为写登楼怀古思乡之愁的绝唱。

而陈恭尹登黄鹤楼作此诗虽不及崔诗负有盛名,然其国破家亡之痛,苍凉悲愤之情却极为深沉,与崔诗相比有过之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