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琴书胡小龙反菜园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菜
1个回答2023-08-20 19:11
你的特色菜不对
家乡菜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09 04:17
最佳答案

说实话吧,我自己买菜的次数很多,可和同学们一起买菜那就很少了。

今天我和同学们兴高彩烈地来到菜市买菜。

菜市场的车真多,哎呀!这辆摩托车开地真快差一点就撞着我了。快看,有红红的番茄,绿绿的菜叶,又肥又胖的土豆,洁白的豆腐,黄澄澄的南瓜,绿里带白的冬瓜,深绿的黄瓜。看得我眼花缭。哎?我该买哪样了,买番茄,不土豆,等等让我再想想。 我走呀走,终于看到了又肥又胖的土豆,我选了选,就买这几个吧。我问:“老板,这几个土豆买几角?”他回答说:“5角钱”我说:“好吧!就来几个吧!”买了土豆,接下来我该卖什么。咦?那在叫什么?原来是叫买番茄的,我过去看一下那里有番茄,又红又大。就问:“您这番茄买几角?”他回答我说:“就卖你6角吧。”我见他的番茄太红。我就买了半斤。忽然一位阿姨问:“你们是要去野炊吗?”我说不是。她问:“那你们去干吗?”我说去老师家去学做菜!我告别了她,慢慢地走了。 我又看到了深绿的黄瓜,一条一条的,我见了就想买,可是陈思颖悄悄地告诉我说“你看那条黄瓜上还有虫子呢。”我和陈思颖悄悄走了。哦!不知不觉陈思颖提着的豆腐被压碎了。我说“今天我们只能吃豆腐汤了。”我们都高兴的笑着。走着走着,我瞧见了新鲜的豌豆尖,我就买了一把。 看了又看,走了又走,终于看到了一个花菜;我本来想买。可是又被陈思颖抢了,哎!一个花菜好不容易到了,可又被陈思颖抢了好可惜,好可惜。

该走了,我想今天做的饭一定可口。我们提着沉甸甸的菜,心里甜滋滋的回家。
家乡菜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13 01:52
我的家乡柳州,美丽富饶、城市繁荣,只要你来了,就会舍不得回去,但柳州最有名的就得数那鲜香麻辣的地地道道的螺蛳粉了。
螺蛳粉具酸、辣、咸、鲜、烫的独特风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笋、腐竹、木耳、花生、萝卜干等一些劲口的配料,再淋上一大勺滚烫滚烫的螺蛳汤,一碗色香味具全的螺蛳粉就做成了。不过,你别小看这螺蛳汤,它可有讲究了,它是以青螺作为主料,加上五香八角等几十种香料熬制成的,在柳州,要是你做的螺汤淡而无味是不会有人看一眼的,精心熬制的螺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躁、辣而不火、油而不腻的特点,一般是用一个大铁锅来煮,骨头、螺蛳浸在锅里,汤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鲜红的辣油,散发着浓郁的辣香。 当你看到一碗正宗的螺蛳粉时,你肯定会食欲大开,瞧,晶莹白滑的米粉和翠绿的鲜菜浸在殷红的辣油里,而被炸得金黄酥脆的腐竹也点缀在其间,花生、黄花菜、酸笋,披上油亮的红油外套,沾沾自喜。令人垂涎三尺. 可以毫不避讳的说,螺蛳粉是柳州第一小吃!走在柳州街头,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酸辣美味,以及"吸溜吸溜"的吸粉声,构成了柳州街头一道必不可少的靓丽风景线.
家乡菜 作文
1个回答2024-04-27 21:32
我最喜欢的美食-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即我们常称之烧白,因地域不同而名字颇多,其特点在于颜色酱红油亮,汤汁黏稠鲜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当你咀嚼一块,满嘴流油的时候,你会感觉它一点不肥腻。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松仁的醇香,梅菜、松仁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它的做法是:五花肉刮洗干净,用清水煮至仅熟,取出;以老抽涂匀煮熟的肉皮;辣椒炒香晾凉,浸入米酒中成川椒酒;中火烧热炒锅,下油烧至微沸,将肉放入加盖炸至无声,捞出,沥油;沥油晾凉的肉切成长形块状,每块约长8 厘米、宽0.5 厘米,排放在碗内,皮向下,成风车形;将豆豉、蒜头、红腐乳压烂成茸,放入碗内,加姜片、精盐、老抽、川椒酒、白糖调成味汁; 将调好的味汁倒入肉内,然后整碗放入蒸笼先用旺火后用慢火蒸约40 分钟取出;梅菜洗净,切成每片长3 厘米、宽1 厘米切好的梅菜用白糖、油拌匀,放在肉上,续蒸5 分钟取出,滗出原汁;将肉复扣在碟中,将原汁烧沸,加湿淀粉调成稀芡淋上,便成.

梅菜是惠州传统特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据说它与盐焗鸡、酿豆腐同时被称为“惠州三件宝”。“梅菜扣肉”据传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北宋年间,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远道至杭州西湖学厨世,两位厨师学成返惠后,苏东坡又叫他们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广大惠州市民的欢迎,一时,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
胡琴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2-06 22:30

胡琴,又称乡胡、稽(同奚)琴。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发音柔美,音色动听。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唐宋时期的胡琴曾传入朝鲜。朝鲜成伣编《乐学轨范》(有1494年序)载:“……以黜檀花木(刮青皮)或乌竹海竹弓马尾弦,用松脂轧之。按用左手,轧用右手,只奏乡乐”。
现代胡琴,全长60厘米。琴筒木或竹制,有半圆球形和长筒形两种。前口蒙桐木薄板。琴杆木制,琴头呈弯月状、无饰,两轴置于琴杆上部右侧、与琴筒呈平行,轴顶旋成葫芦形。张两条丝弦或钢丝弦。五度定弦A、e,音域 A—a1。 远在古代,中原的汉族人民,把居住在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胡,对他们所用的乐器、音乐以及服饰等,也都冠以胡字。《后汉书·五行志》中有:“灵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汉刘熙《释名》载:“批把本出于胡中”之句,琵琶以出胡中,而名胡琴。唐初四川射洪大诗人陈子昂,曾以千金买一胡琴,即是琵琶,直至唐宋之时,对琵琶、忽雷等弹弦乐器,还称之为胡琴。 胡琴是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少数民族所用乐器的统称,近代才作为胡琴类拉弦乐器的专称。胡琴始于唐代。在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于公元1099年所著的《乐书》(卷一二八)中载有:“胡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据书中所示,两弦轴的装置方向与今日二胡相反,不用千斤。奚族在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唐末之时,一部分奚人西徙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五代十国时,东、西奚渐与契丹人相融合。据陈旸所考,胡琴当为唐代末年我国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种乐器。它是在古代弹弦乐器弦鼗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的,其演奏方法与轧筝相似,完全是受到唐初汉族轧筝的影响所致,不同之处是胡琴只有两条琴弦,轧时竹片不在弦的上(外)面而处于两弦之间。

二胡曲苦菜花是几级曲子
1个回答2024-01-25 16:23
根据的电影《苦菜花》主题歌《苦菜花开闪金光》改编而成二胡随想曲。是四级曲子,二胡独奏《苦菜花》。《苦菜花》是当代著名作家冯德英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反映了胶东半岛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情节起伏跌宕。
胡琴和二胡一样吗?
2个回答2023-10-21 05:10
古代诗词里好尘出线的胡琴与羌笛,胡琴是指的二胡吗?不是。胡琴指北方少数民族的琴,和羌笛一样都是少数民族的乐器。 都姿缓不是迹袜模 的确是二胡,那时已经有
学生做一道家乡菜的家长评语?
1个回答2024-01-19 04:17

学做一道菜,家长评语通过做一道菜,让孩子体会到了与我们分担家务的快乐,也体会到了他的成长

故乡的野菜 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15 05:24

故乡是极富吸引力的字眼,野菜成为作者笔下抒情之物,然而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感,在文章中并没有象火山岩浆一般地喷发出来,而是如同一位丹青妙手把一幅清淡的浙东风俗画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堵景思情,油然两生恩乡之心,而点缀画面的便是平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文笔质朴,立意新奇,通篇都透出一股精巧的艺术魅力,思乡怀旧是文章的主题,而贯穿全文的线索却是野菜。野菜是最被贱视的,它登不得大雅之堂,又不为一般富有阶级所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1年9月,周作人在西山养病后,下山回家。这时“五四”高潮已过,周作人感到梦想破灭的悲哀,他的思想和艺术情趣开始发生变化。在他的一些诗文小品中,他坦露了自己思想中的矛盾和悲哀,表述了自己在矛盾中挣扎的苦闷心情。

1923年9月,因为日籍妻子羽太信子的关系,周作人与鲁迅断交,要鲁迅以后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去。从此,怡怡兄弟,成为参商。从“五四”高潮过后,周作人思想上充满着幻想破灭的悲哀,并感到走上歧路的矛盾。

在战斗的同时,他又常常产生避退的思想,并创作了不少充满着恬淡、闲寂韵味的随笔小品,显示出周作人创作风格的开始转变。显然,周作人希望通过对情感的抑制,在平和冲淡的文风中去寻求内心的平静。

故乡的野菜 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04 17:18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浓郁的怀旧情绪,介绍其故乡常见的野菜:荠菜,马兰头,鼠曲草,紫云英等,他们的形状,颜色及用途,以及与其相关的浙东民俗.作者引经据典,并以东洋习俗同中国习俗相比较映照,将浙东民俗置于一个横的文化比较剖面上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周作人的散文语言质朴平淡,风格从容平和,但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