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100年校庆晚会相声

重庆复旦中学的知名校友
1个回答2024-01-27 08:33

姓名职务/成绩备注罗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高1975级何建国国家一级指挥,中央民族乐团总指挥。 陈安建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师 邓澍宏美国飞洋快递创始人高1978级孔继东云南世博建设监理公司董事长 范芸安齐鲁书画院首任院长 张 勤中国科协常委初1972级资料来源

庆元旦联欢晚会写梗概
1个回答2024-02-26 21:46
新的一年又到了,为了庆祝元旦,老师宣布在12月31日下午举行一次联欢会。同学们知道后好高兴,精心地准备着自己的节目。

这一天终于来到,老师带我们把教室装扮得格外迷人。黑板上写着“庆祝元旦联欢会”七个大字,五颜六色的彩带、气球和灯笼,好看极了。同学们个个喜气洋洋,欢声、笑声使整个班里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在一片掌声中,联欢会开始了,那精彩的表演像磁铁般的把我吸引住了。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有的表演了优美的舞蹈,有的唱了动听的歌曲,有的表演了可爱的小品,还有深情的诗朗诵和神奇的魔术魔术表演。节目都很精彩,特别是小明的抖空竹更好看!只见他用绳子在空竹上绕了一圈,两手拿着竹竿,然后迅速提了起来,上下左右拉动,空竹一下子就旋转起来了,只见他把空竹转得越来越快,我们的心也随即提了起来,生怕空竹掉下来。小明不愧是空竹高手,花样真不少,他抖着抖着,便把一只手高举,空竹就从高处滑了下来,太精彩了,大家不由自主拍起手来。他越玩越得意,又把绝活亮了出来,用绳子在空竹上又绕一圈,然后放在地上,猛地一拉,空竹就成了一个大陀螺,大家都被他的精彩表演看呆了……

联欢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真期盼着多来几次这样的联欢!
原来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这本《尚书大传》
1个回答2024-02-01 22:32
原来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这本《尚书大传》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这首诗歌出自传统典籍《尚书大传》,据说是大舜在与群臣宴会时所唱。

所谓“卿云”,据说它的特点是“若烟非烟,若云非云”。

这种云彩萦绕在天空,古人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此时的大舜正准备将天子之位禅让给大禹,就像当初帝尧将天子之位禅让给自己一样。

一位又一位圣贤接过治理天下的重担,用他们的美德与智慧指引黎民百姓,就像是太阳与月亮的光辉在天空上交相辉映️️。

这首诗歌,以它高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在千百年间备受赞誉。

南朝著名诗论家钟嵘在《诗品》中说:“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夐矣!”

明朝著名诗人徐祯卿也说:“诗理宏渊,谈何容易,究其妙用,可略而言。

《卿云》《江水》,开《雅》《颂》之源;《烝民》《麦秀》,建《国风》之始。”

上个世纪初,教育界的先驱们就是从这首诗歌中得到灵感,将国人自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命名为“复旦大学”。

然而,这样一首流传千年的诗歌,在近代却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

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认为:“但以文学史的眼光仔细观察,这诗的字法、句法、音节不独非三代前所有,也还不是春秋战国时所有,显然是汉人作品。”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指出:“辞仅达意,颇有古风,而汉魏始传,殆亦后人拟作。”

学者们之所以会对这首诗歌产生怀疑,除了近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影响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尚书大传》这部书的性质。

我们知道,秦始皇为了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暴政,从而导致很多儒家典籍几乎失传,《尚书》正是其中之一。

汉朝建立之后,为了发展国家的文化事业,鼓励民众积极献书,并且希望以国家的力量组织学者研究儒家经典,从而设立了“官学”。

然而经过暴政与战火的摧残,硕儒耆老零落殆尽,大汉朝廷竟一时难以寻找到一位研究《尚书》的专家。

所幸经多方探访,终于在济南发现了一位名叫伏生的老先生,他曾在秦朝担任“博士”之职,毕生以《尚书》为业。

于是汉文帝派遣晁错向这位年过九十的老先生请教,最终将《尚书》列为官学。

《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流传的与《尚书》相关的书籍中,有“《传》四十一篇”。

所谓“传”,当时专指解释儒家经书的著作。

有学者认为,这四十一篇《传》,即伏生所作的《尚书大传》,是伏生对于《尚书》的解说。

到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又为《尚书大传》做注。因此《尚书大传》一书具有极高的思想与文献价值。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尚书大传》的命运却十分坎坷。

到了宋代,学者们已经很难见到此书的完整本。

到了清初,大学者朱彝尊编撰《经义考》之时,此书已经被著录为“佚”,所以一般认为《尚书大传》全书在明末已经失传。

不过,这样一部重要的文献,古代的学者们又岂会任由它烟消云散呢?所以从清初开始,学者们就前赴后继地开展起对《尚书大传》的辑佚工作。

所谓“辑佚”,就是从依旧在世间流传的文献中,将那些已经失传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出来。

假设某一本书已经失传了,但是还有一些存世的书籍,曾经引用过这本书的内容。

这样,学者们就可以通过各种严密的考证,将这本失传的书“复活”。

因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尚书大传》,实际上是前代学者们辑佚的成果。

换言之,包括这首脍炙人口的《卿云歌》,实际上是从各种其他的传世文献中摘录出来的。

因此,这些内容并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

甚至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记载,几本古书中的文字内容会有很大差别,尽管他们都声称自己引用的是《尚书大传》中的记载。

比如这首《卿云歌》,关于这首歌是何时创作、舜是在何种场合吟咏这首歌、群臣作何反应,各种文献在记载上皆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清代辑佚之学的名家陈寿祺也感叹,这一段记载:“书籍征引,阙佚不全,又先后乖舛。”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梁启超等近代著名学者会对这首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了。

虽则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尚书大传》中蕴含的思想、记载的故事以及对《尚书》文本的解释,都在历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因此,它仍然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材料。

有清一代,如朱彝尊、孙之騄、孔广林、陈寿祺等学者,都进行过《尚书大传》的辑佚工作,相关成果达二十余种。

其中,以陈寿祺的《尚书大传辑校》最称善本。

陈寿祺在孙之騄、孔广林等人的基础上,“覆加稽核,揭所据依,稍参愚管而为之案”,案语精当,辩证精细,改正前人辑校的阙失与讹误,对复原《尚书大传》极有裨益。

在陈氏之后,集成《尚书大传》搜辑、校订与考证、阐发之大功者,则必推皮锡瑞的成名作《尚书大传疏证》。

皮锡瑞在陈寿祺辑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补遗漏、广异文、正讹误,搜辑更完备,考订更精确,编排更合理,形成更完善的《尚书大传》文本。

同时,他从文字、史事、制度、说义等入手,对《尚书大传》全面疏证、阐发,征引详明,疏解透彻,议论精当。

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来说,皮氏此书更是一座绕不开的高峰。
喜庆的歌曲大全100首
1个回答2024-04-10 03:34

喜庆的歌曲有:《好日子》、《恭喜发财》、《越来越好》、《好运来》、《恭喜恭喜》、《365个祝福》。

1、《好日子》

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了十几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收入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舒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车行、李昕为宋祖英打造了这首描绘过上好日子的人们喜悦心情的歌曲。

2、《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是香港艺人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刘德华与李安修作词、陈德建作曲、伍卓贤编曲。于2005年1月发行。收录于2005年12月13日发行的新曲+精选辑《继续谈情》中。2005年元宵晚会上该歌曲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歌舞类三等奖。

3、《越来越好》

这是一首在新千年来临之际,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时,表达人们内心喜悦与希望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通俗流畅,旋律欢快活泼,将人们生活的从容惬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尽情展现。宋祖英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成为其演唱代表作品之一。

4、《好运来》

《好运来》是歌曲《好日子》的姊妹篇,这首歌不仅曲风欢快、喜庆祥和[5]、旋律优美,歌词更是朗朗上口、亲切而不失大气,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祝愿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值得一提的是,在《好日子》的基础上,词作者又增加了很多时尚元素,使之更富人情味,也更易于传唱。

5、《恭喜恭喜》

较早收录这首歌曲的是邓丽君,《恭喜恭喜》是邓丽君1968年11月1日发行的专辑邓丽君之歌第十集《圣诞快乐·敬贺新禧》中的一首。凭着的甜蜜蜜的声音,扮上甜蜜蜜的形象,邓丽君将新年的喜庆演绎地淋漓尽致。人们无不喜欢这首脍炙人口的拜年歌。

6、《365个祝福》

词曲作者臧云飞认为只要生活在中国,就离不开“祝福”两个字,他根据民间祝福用语,经过艺术加工和串词整理后,写出歌词并作了曲。作为该歌曲的原唱蔡国庆认为,该歌曲非常简单,不需要高深的演唱的技巧,同时歌曲还可以传递祝福和快乐。1990年,该歌曲完成录音、后期等工作。

喜庆的歌曲大全100首
1个回答2024-04-05 23:34

喜庆的歌曲有:《好日子》、《恭喜发财》、《越来越好》、《好运来》、《恭喜恭喜》、《365个祝福》。

1、《好日子》

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了十几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收入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舒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车行、李昕为宋祖英打造了这首描绘过上好日子的人们喜悦心情的歌曲。

2、《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是香港艺人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刘德华与李安修作词、陈德建作曲、伍卓贤编曲。于2005年1月发行。收录于2005年12月13日发行的新曲+精选辑《继续谈情》中。2005年元宵晚会上该歌曲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歌舞类三等奖。

3、《越来越好》

这是一首在新千年来临之际,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时,表达人们内心喜悦与希望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通俗流畅,旋律欢快活泼,将人们生活的从容惬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尽情展现。宋祖英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成为其演唱代表作品之一。

4、《好运来》

《好运来》是歌曲《好日子》的姊妹篇,这首歌不仅曲风欢快、喜庆祥和[5]、旋律优美,歌词更是朗朗上口、亲切而不失大气,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祝愿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值得一提的是,在《好日子》的基础上,词作者又增加了很多时尚元素,使之更富人情味,也更易于传唱。

5、《恭喜恭喜》

较早收录这首歌曲的是邓丽君,《恭喜恭喜》是邓丽君1968年11月1日发行的专辑邓丽君之歌第十集《圣诞快乐·敬贺新禧》中的一首。凭着的甜蜜蜜的声音,扮上甜蜜蜜的形象,邓丽君将新年的喜庆演绎地淋漓尽致。人们无不喜欢这首脍炙人口的拜年歌。

6、《365个祝福》

词曲作者臧云飞认为只要生活在中国,就离不开“祝福”两个字,他根据民间祝福用语,经过艺术加工和串词整理后,写出歌词并作了曲。作为该歌曲的原唱蔡国庆认为,该歌曲非常简单,不需要高深的演唱的技巧,同时歌曲还可以传递祝福和快乐。1990年,该歌曲完成录音、后期等工作。

自搞的元旦庆祝晚会的流程
2个回答2022-10-18 21:18
首先是主持人开场白然后才艺表演游戏是比如说:班对、好朋友之间的默契程度;也可以踩气球……或者是,在气球里放一些题,然后选气球回答,也不错 最后呢,结束语 让同学踊跃参加的方法,可以有一些奖品,或者加分
童话 欢庆元旦
1个回答2024-01-27 04:38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XX年的最后一天,学校准备举行一个欢庆元旦的活动。

  来到学校,只见一间间教室被同学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来到自己班上,只见五彩缤纷的气球挂满了窗户。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彩带从一头拉到另一头,又从那头挂到这头。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了“欢庆元旦”四个字。8点,我们收看了各班的特色活动。十点以后,我们开始包饺子。这时,教室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我的同坐不回包,只得看着旁边的童天包。可他总是不会包花边。我心想:学着人家包都包不好,真是的。他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说:“包什花边呀!真浪费时间!我才不包什么花边呢!什么?什么?我包了三个饺子,你呢?你一个饺子的陷都没搞完。包完饺子我们就下哈锅了。吃着我包的饺子,我开心的笑了。

 

  今天我玩得很开心。


庆元旦儿童画
1个回答2024-01-22 12:32
我觉得在雪地里几个小孩子围在火旁边,天上每个烟花中写一个字。可能还行吧!
庆元旦的诗歌
1个回答2024-02-24 01:23

元日

唐代: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译文: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庆元旦的诗歌
1个回答2024-02-12 22:19

元日

唐代: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译文: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具体所指也不尽相同。中国的“元旦”这一概念,历来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

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冬季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春季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