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严监生的快板

严监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7:41
严监生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也被称为吝啬鬼
严监生主要故事?
1个回答2024-03-06 01:00

1、代恶凶严贡生消弭官司。

2.扶妾为正,他妻子病卧在床,生命垂危,侧室赵氏假意殷勤,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王氏刚一吐话,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

3.严监生死前为了2茎灯草一直不断气,最后赵氏挑了一茎,严监生才死去

严监生是哪本小说的人物
1个回答2023-02-25 13:35
《儒林外史》的人物
关于严监生的故事5个?
1个回答2024-02-15 23:47

1、他明明是扣住了人家的猪,非但不还,当人家来讨猪时,还“拿拴门的闩,赶面的杖”,打折了人家的腿。

2、他明明没有借钱给人家,却偏要人家还利息,中人求情也不肯,硬是把人家的“驴和米同梢袋都叫人短了家去”。

3、他明明是想不给人家船钱,却故意用几片云片糕设下圈套,装模作样地说船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并发怒要把船家送到汤老爷衙里问罪,赖了船钱才扬长而去了。

4、他明明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却硬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把赵氏赶到厢房去住,仍以妾相待,并说什么“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都是差错不得的”。

5、他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官”“ 从省里科举了回来”

严监生死后严贡生做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15:44

严贡生的“六亲不认”更是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第六回中,严贡生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官”“ 从省里科举了回来”。这也说明了当时封建科举麻痹人心,“科举”在严贡生这一类文人眼里远远比“亲情”重要。接下来,严贡生的虚伪和贪财又进一步得到揭露:严贡生回到家并没有立即去拜见死者,而是悠闲地“和浑家坐着,打点拿水来洗脸”,直到打开严监生的遗物,看见“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立刻“满心欢喜”,“即刻换了孝巾,系了一条白布在腰间”,“在柩前叫了声‘老二’,干号了几声,下了两拜。”在与王家兄弟攀谈中,还大言不惭地为自己辩护说“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与心无愧。” 严贡生的欺压和敲诈,更是在“云片糕”上表现得入木三分。

严监生和严贡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5 23:56
中国的吝啬鬼 为一个拉纤而死不瞑目
严监生是小学几年级的课文
1个回答2024-03-01 10:31

是小学五年级的课文即《临死前的严监生》。

在这篇课文中开头部分就交代出严监生要不行了,写道:“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此处写明了两点内容,一是,严监生马上要死了;二是,严监生的家境很富有。

形象概括

严监生是广东高要县监生,原名严大育,字致和,严贡生之弟,是一个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

严监生是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吝啬。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严监生性格的复杂性。

临死前的严监生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07 20:43

他一直不肯断气,是因为点的灯里有两根灯草,怕费了油。充分暴露了他吝啬鬼的本性

人物故事,例如:严监生那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4 14:50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欧也妮·葛朗台》里的葛朗台 , 《吝啬鬼》阿巴贡 ,《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 都是吝啬鬼的人物故事 。 鲁迅的《孔乙己》《祥林嫂》 , 《桥边的老人》 , 《老人与海》 人物故事
临死前的严监生 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8 02:53

本文主要讲了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只手指头不断摇晃,众人询问他想说啥,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从此表现出严监生生性吝啬,爱财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