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来宝铁公鸡

铁公鸡中的战斗鸡,是什么鸡/
1个回答2023-01-28 15:25
下蛋铁公鸡。。
形容铁公鸡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0 18:04
一毛不拔
【近义】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反义】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用例】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我们喝西北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铁公鸡------
1个回答2024-01-26 03:07
铁公鸡——一毛不拔
铁公鸡是指?
1个回答2024-02-27 03:18
生活中那种小气,吝啬的人
歇后语 铁公鸡--一毛不拔
形容铁公鸡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5 14:57
一毛不拔
意思: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一毛不拔”成为讽刺自私自利的成语,也常与“铁公鸡”连用。
铁公鸡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3-01 11:11

一毛不拔的意思

“铁公鸡——一毛不拔”,是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是极端吝啬的代名词

磁仙鹤、玻璃耗子、琉猁猫都是这个意思,它们都是现在的根据铁公鸡的特点再引申出来的,大概磁仙鹤、玻璃耗子、琉猁猫也是没有毛,一毛不拔,想像力也是够丰富,一口气就三个,真也不知道是谁数落别人还带排比的,真是够损的。

铁公鸡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3-11 06:06
铁公鸡—— 一毛不拔,比喻小气的人
“铁公鸡”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5-20 13:45
“铁公鸡——一毛不拔”,是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是极端吝啬的代名词。“铁公鸡”出处难以考证,但明代袁枚《子不语》卷22的《铁公鸡》却让人过目难忘。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未几,媒人带来一女,“不索价,但取衣食充足而已”。未料半年以后,富翁“启其所藏,已空矣”。原来女子是他家一旧房客,该富翁嫌他们“多费”而将之赶走,现在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

可若从“一毛不拔”的出处来说,此话本是一句褒语。据《燕丹子》载:燕太子丹被秦王扣为人质,一心想报仇雪恨。燕国侠士田光给丹出主意说:我认识一个叫荆轲的,“为人博闻强记,体烈骨壮,不拘小节,欲立大功”,“太子欲图事,非此人莫可”。在太子丹拜托下,田光找到荆轲,把太子丹的复仇愿望和盘托出:“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荆轲回答说:“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今先生令交于太子,敬诺不违。”荆轲与田光一样,言必信,行必果,他将匕首藏于图中,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气氛中,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成为千古一侠,流芳至今。

荆轲的“鄙志”包括两层,一是对自己认定的目标和理想,他全身心的投入,“情为恩使,命缘义轻”,真可谓舍生取义,杀身以成仁。二是对道不同、志各异的人,他丝毫不肯为之出力,哪怕纤微如“一毛”也不肯拔下相馈。
铁公鸡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3 14:08

“铁公鸡”出处难以考证,但清代袁枚《子不语》卷22的《铁公鸡》却让人过目难忘。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未几,媒人带来一女,“不索价,但取衣食充足而已”。未料半年以后,富翁“启其所藏,已空矣”。原来女子是他家一旧房客,该富翁嫌他们“多费”而将之赶走,后来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

铁公鸡是指哪一类人?
1个回答2024-02-17 01:30

铁公鸡指极其吝啬的人。

铁公鸡一词常见于歇后语“铁公鸡——一毛不拔”,形容生活中小气,吝啬,一毛不拔的人。

铁公鸡出处难以考证,但清代袁枚《子不语》卷22的《铁公鸡》却让人过目难忘。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未几,媒人带来一女,“不索价,但取衣食充足而已”。未料半年以后,富翁“启其所藏,已空矣”。原来女子是他家一旧房客,该富翁嫌他们“多费”而将之赶走,后来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

近义词

小气鬼

通常指的是特别吝啬的人,也常用来指小孩子,特别护财, 还有指性格瞻前顾后敏感的人,通常意义上用于对钱很吝啬,也指对感情很吝啬。

由来:古时候,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吝”,另一个叫“啬”。 一天,两人商定每人准备一份酒菜,到了晚上到湖边赏月。但是,这两个人都是远近闻名的小气鬼,不舍得花钱买酒菜。到了晚上,两人都空手来到了湖边。 吝先生把右手握成酒杯的形状,指着天空说:“月光如水,水似美酒,请啬先生开怀畅饮吧!”

啬先生马上伸出两根手指手,当做筷子,反映着湖面说:“水里有鱼,鱼是佳肴,请吝先生一饱口福吧。 于是啬先生说:“好酒!好酒!”啬先生说:“好菜!好菜!” 过往的游人看到他俩荒唐的表演后,笑得前仰后合。其中一位说:“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啬菜。”从此以后,“吝啬”一词就很快传开了。 再后来,人们又把吝啬的人称为“小气鬼”。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