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音频

求一些关于初中历史的视频
1个回答2024-02-27 04:22
复习单靠视频,音频基本没什么效用,你可以找提纲,中国史,世界史发展线索。各类提纲会让你有个清晰的思路。如果还有时间,可以看看世纪中国或者复兴之路。
急求。。初一历史故事视频。。
1个回答2023-11-15 06:00
这个很头痛的
史上最全的初中物理知识点
1个回答2024-06-10 16:50

初中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也是中考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科。那初中物理有什么知识点呢?我整理了一份非常全的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陵局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证实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为760mmHg,即1.013×105Pa 。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初中物理知识点(2)

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圆汪虚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 注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初中物理知识点(3)

轮船是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求浮力的几种方法:

(1) 称重法: F浮=G-F拉

(2)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4) 漂浮或悬浮法:F浮=G物

初中物理知识点(4)

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计算:W=FS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初中物理知识点(5)

功率的计算:

( W=Pt )功率的推导公式:P=Fv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且运动速度对动能的影响较大。

物体由于高度所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橘燃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和物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1个回答2024-02-18 03:08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如下:

1.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修灵渠,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过: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汉武帝时出现大一统局面的原因。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权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3.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其他国家的联系;西欧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寻找财富。

②规模不同:郑和出航的规模远远大于西方。

③时间不同:郑和1405—1433年先后7次远航,比西方早半个多世纪。

④影响不同:郑和远航促进并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结合初中历史知识,说一个管仲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19:26
管 鲍 之 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人,长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年轻时,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帐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气,鲍叔牙说:“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因为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后来,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只有鲍叔牙说:“管仲有老母亲需要他赡养,他不是那种抓住机遇,他一定会取得很大成绩的。”管仲听了这些话,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从此以后,他们俩结成了生死之交。

却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纠,母亲是鲁国人;小儿子叫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齐襄公死后,继承王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们俩现在分别去给纠和小白做老师,到时不管他俩谁做国君,咱们俩都相互推荐。”鲍叔牙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管仲就做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

齐襄公是个昏君,被大臣杀了。当时公子纠在鲁国,公子小白在莒国,在臣们决定迎接公子纠回国当国君。

鲁国派人送公子纠回国,莒国派人送公子小白回国,管仲怕小白先回国,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与鲍叔牙快马加鞭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

鲁庄公听说公子小白当了国君,十分生气,就派兵攻打齐国,结果大败而还。在齐国压力之下,鲁国杀了纠,把管仲送回齐国。

齐桓公要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说:“管仲这个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比我强十倍,希望大王不要记恨他射您一箭,让他当丞相。”齐桓公想了想说:“好,我先见见他,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齐桓公选了个日子,亲自把管仲接到宫里,管仲就向齐桓公谈起了自己的治国政策。管仲讲得头头是道,齐桓公听得津津有味,两人连续谈了三天三夜,齐桓公十分高兴,就把所有国家大小事情交给管仲去处理,称他为“仲文”。

管仲死后,齐桓公让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说:“我这人善恶分得太明,恐怕难以胜任。”齐桓公为了让鲍叔牙丞相,就把自己宠爱的三个小人赶出了宫门,鲍叔牙才当了丞相。

启示:朋友相交,贵在知心。没有鲍叔牙的胸怀,管仲可能难以在历史上留名,而没有管仲的雄才大略,鲍叔牙也许永远只是一个商人。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和鲍叔牙,也许就不会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成不了春秋第一霸主。
初一历史知识
1个回答2022-12-13 05:30
相同点:都处于新石器时期,都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不同点:
半坡:
1、自然环境:位于北方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河流较少
2、农作物: 粟
3、建筑形式:半地穴式房屋.
4、陶器:彩陶
5、距今:五六千年

河姆渡:
1、自然环境:位于南方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河网密布
2、农作物:水稻
3、建筑形式:干拦式房屋.
4、陶器:黑陶
5、距今:七千多年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3 15:23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如下:

1、竹书、帛书: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2、小篆、隶书: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简单的隶书。

3、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4、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5、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6、四大发明对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7、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8、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9、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10、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初二的历史知识
3个回答2022-10-03 16:13
矛盾缓和,交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