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幼儿教育注意事项
1个回答2024-01-29 20:13
家庭教育的8大注意事项



称职的父母并不是天生的,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处处做个有心人。



1、你是孩子的“克隆”对象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



对于0-3岁的婴幼儿而言,这种影响尤为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和主要优缺点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这一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包括说话的语调、动作、走路姿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



所以有人说,孩于是父母的镜子。如果父母下班回家后只顾吃喝玩乐,生活自由散浸,甚至行为不轨,无疑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当妈妈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忠诚、正直等良好品质时,孩子就建立了一套价值体系,这是他的无价之宝。其实,最好的道德标准是妈妈自己的行为。如果妈妈自己待人不真诚,无视别人的权利,爱记仇等,她的孩子也不会有良好表现……



2、别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如孩子在幼儿期特别喜爱游戏和故事,父母采用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倘若一个劲地讲大道理,效果肯定不好。个性特征是指每个孩子各自具有的性格特点,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有的则性格内向,偏于肠腆、安静。因此,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父母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应该经常注意观察和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其所思、所为及其心理需要。在家教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要用”人家孩子怎么的“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如果是认知型的孩子,那就比较适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理服人,莫让孩子感觉你在以大欺小,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你对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时,可以以征求的语气说出来……



3、孩子一样有自尊心



有些父母从未意识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味求全责备或轻视孩子的点滴进步,在不经意中就伤害了孩子。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其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其创新精神与自我行为控制。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孩子,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并培养其自尊心。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不及他人之处,不责备,不讽刺,可用其他长处来激励孩子。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方式去伤害孩子……



4、从小教起,从小改了



0-3岁是孩子身心发展最迅速和最基础的时期,此时可塑性大,培养良好的品德及性格最易取得成效。同样,若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了某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也最容易。但是,如果错过了幼年时期再进行教育,难度就大得多。当前,有些中小学生行为品德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幼儿期缺乏良好教育或教育不当所致。



人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

5、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其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自然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称之为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孩子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往往是父母惯用负强化所致。



有些人会认为没有比较就不会有进步,事实上确有些极端的父母是蓄意把自家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以为可以激励孩子。其实这是错误的。无疑人生是有比较才有竞争,但若一个人的竞争对象是自己四周的人,在班级内要打败其它同学,在同事当中要踩低所有人,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会很痛苦,去到那儿都会是四面楚歌……

6、决不为孩子护短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但有不少父母只爱听表扬和赞颂之辞。如果有人批评自己的孩子,往往很不高兴。当自己发现了孩子的缺点,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孩子隐瞒。有的父母还想方设法为孩子开脱、辩解,甚至指责别人。其实,这不是爱护孩子的正确做法。一则由于父母护短,孩子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二则别人不再反映情况,不利于父母全面了解孩子。但是孩子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总会表现出来。孩子的短处往往是越护越短,将来铸成大错,父母会悔之莫及。



7、不用暴力“征服”孩子



有些父母认为”不打不成才“,常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从而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一则孩子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会使其精神紧张,有损其身心健康,并可造成两代人的感情隔阂。二则孩子因为慑于暴力,往往不敢向父母讲实话,久而久之,容易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三则孩子的模仿力强,以后也会成为粗暴纳人。所以,父母采用高压手段来“征服“孩子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有受家长惩罚的时候,如何使孩子在惩罚中进步、提高,不致因惩罚而使孩子心头积聚孤僻恨情绪,进而造成父子双方对立,这其中很有些学问…… [惩罚孩子的七条原则][全文阅读]



8、不把电视当成“保姆”



现在,有为数不少的父母为图省事,把电视当成孩子的全日制“保姆”,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一则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会直接妨碍亲子间的语言和感情交流,也不利于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二则成天让孩子看电视,势必减少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对视力也有不良影响。三则看电视所需要的是被动注意力,若看得太多,不利于发展认真学习的主动注意力,以致学习时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做事易于出现疲劳。因此,孩子看电视要有选择,时间不宜太长,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别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陪看”。
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要注意的要点?
1个回答2022-09-17 06:40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够正确的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和事情,而且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进行打骂,一定要讲道理,冷静的和他们沟通,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真正的理解,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在家庭教育中,有什么要注意的要点?
2个回答2022-12-20 19:20
家长应该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发展,按照孩子自己的想法做想做的事情,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即使给予分析和帮助,而不是一味的为孩子设计未来。以理服人,家长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或惩罚。引导孩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幼儿家庭教育要注意什么?
1个回答2023-08-11 12:04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父母教给我们的有可能就是影响我们一生的东西。因为在幼儿的时候,家庭教育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性格,都说童年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很多人的很多习惯都是由于小时候所影响的。如果家庭教育得不好,严重的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有人说,小孩子就是要打要骂才会听话,其实这是不对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小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如果稍有差错,对小孩的影响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伤疤。

还有小孩子的好奇心的很强烈的,世间的万事万物对于他来说都是谜。他们喜欢去探索,这时,做父母的应该去鼓励他们,而不是去阻止他们。

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足,小孩子也一样,做父母的不能老盯着小孩的弱点,这样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从小就会有自卑心理,做事畏畏缩缩,而是要多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才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有句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也不无它的道理。表扬的话,我们听了会有进取心,会更加卖力地去做好接下来的事情。所以,在家庭教育里,要多肯定孩子,而不是否定孩子。

父母往往是孩子效仿的榜样,好的家庭教育要求父母要做一个好的榜样,说到要做到,还要以身作则,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这样会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简述家庭劳动教育的注意事项?
1个回答2024-02-14 14:24

就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而言,在实践中确实有许多难点要克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全社会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只有整个社会普遍形成了共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这种基础作用。目前,有一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吃饭穿衣是家长的事情,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这样的认识误区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除了在校时间外,孩子大部分时间与父母相处较多,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德性养成、健全人格塑造等综合“情商”的培养,往往比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要。学会做人,主要靠家庭;学会学习,主要靠学校;学会社会化生存,则主要靠社区和整个社会。

很明显,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处在这个三维互动的重要过程中。劳动教育则主要指向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情商”层面培养的问题,更多涉及的是做人的问题。所以,没有家庭参与的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然而,目前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扩展资料:

此外,家庭是“劳动创造一切”观念得以形成和巩固的基地。如今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每个家庭满足温饱早已不是问题。于是,有些家长在疼爱心理的作用下,对孩子“有求必应”,很少有家长会在孩子的花销上吝啬。要保证人们的衣、食、住、行,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即生产劳动。

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似乎只要动动嘴巴,开口找父母索要,就可以轻松地得到想要的一切,这样会导致孩子把所得与劳动付出之间的联系割断,看不到人类生活中的一切皆来自于劳动,非常不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针对这些错误倾向,家长应从小在孩子身上建立基本的认知连结:生活中的一切物品都是要花钱购买,而钱是靠父母辛苦劳动换来的,这其中包含着“物品-金钱-工资-劳动-勤俭节约”的链条。因此,家庭对于劳动教育的开展而言,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建立各种与劳动付出相连结的思维定势。

针对这些错误倾向,家长应从小在孩子身上建立基本的认知连结:生活中的一切物品都是要花钱购买,而钱是靠父母辛苦劳动换来的,这其中包含着“物品-金钱-工资-劳动-勤俭节约”的链条。因此,家庭对于劳动教育的开展而言,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建立各种与劳动付出相连结的思维定势。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个回答2024-03-06 05:10

孩子的专注力越早培养越好,因为3-5岁是小朋友“执行功能”快速发展的阶段,7岁以后平稳发展。

“执行功能“也就是指孩子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早教中心都会陪小孩子玩游戏,就是出于这个目的,那家长在家里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

①躲猫猫

大家是不是都有捉迷藏然后在倒数时偷看的经历?这就是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环节,除此之外,大人还可以鼓励孩子在蒙眼倒数时,通过听声音等来判断别人的大概位置,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

②抽木块

这个游戏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玩儿,因为在抽的过程中需要孩子非常集中精力,并且能精准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所以这个游戏对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都有很好的训练作用。

这两个游戏可以陪孩子多玩一下噢~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开展传承什么活动
1个回答2024-06-01 15:51
好家风好家训
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
家风,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
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4个回答2022-12-16 19:28
家庭教育中要做到相互尊重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说一定要彼此倾听对方的建议,不管是孩子也好,大人也好,能够相互考虑到彼此的感受。
在家庭教育中,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
3个回答2022-09-09 18:25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在对小孩的家庭教育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4个回答2022-12-22 13:47
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首先必须要注意不能用言语方面不断的否定孩子,要随时随地注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