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夷

尊王攘夷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3-17 16:29

zūn wáng rǎng yí

成语释义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成语出处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尊王攘夷的目的
1个回答2024-02-17 12:34
尊王攘夷,面对外族入侵,结成民族统一战线。
名称:尊王攘夷
释义:“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南方楚蛮的大举入侵。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对戎狄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尊王攘夷
1个回答2024-02-17 03:10

齐桓公即位后,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后来“尊王攘夷”成为了在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尊王攘夷,谁说的
1个回答2024-06-09 02:01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尊皇攘夷派有谁?
2个回答2023-02-21 00:35
木户孝允(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本名桂小五郎 ;长州藩出身,曾拜吉田松荫为兄,从斋藤弥九郎学习剑术,向江川英龙学习西方军事学。在尊攘、讨幕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维新后参加起草《五条誓约》,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推进奉还版籍、废藩置县,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
齐桓公“尊王夷攘”的“夷”是指
5个回答2023-12-21 07:40
应该是D!

尊王攘夷:
1.谓尊崇王室,排斥夷狄。春秋时代,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国家,称其他少数民族为"夷狄"。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趋衰微,但名义上仍然是诸侯的共主。齐晋等大国为了争取诸侯的领导权,在其主持会盟期间,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号召。汉以后这种正统思想经过敷陈阐发,在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汉民族建立的政权受到异族侵略时,统治阶级就以"尊王攘夷"作为动员臣民拥护王室、团结御敌的口号。《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宋朱熹集注:"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

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专著。周平王东迁雒邑以后,周天子权威大大减弱,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戎狄蛮夷等边境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晋文公等中原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讨伐入侵的少数民族和楚国等受蛮夷影响较重的诸侯国,这种政策被《春秋》学家称为“尊王攘夷”,能够实践这一政策的诸侯就成为“霸主”。
尊王攘夷是关于谁的典故 尊王攘夷是关于哪个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2-18 16:28
1、尊王攘夷是关于纣王的典故。

2、释义:“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南方楚蛮的大举入侵。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中原诸侯对戎狄的侵扰进行抵御。
尊王攘夷 称孔子为什么
4个回答2022-06-12 05:43
尊王攘夷是管仲向齐桓公提出的,孔子还在100年后,不可能称孔子为什么
银魂攘夷四人各自的称号
5个回答2023-02-02 12:10
坂本辰马绰号桂浜之龙
高杉晋助因为原型是奇兵队总督,故又被称作“总督”。  
又因为红樱篇动画ED《修罗》的缘故,和银时的外号“白夜叉”相对,也有“修罗”之称
还.因为170cm的身高被戏称为“矮杉”
坂田银时攘夷之战哪一集
1个回答2022-11-22 23:16

银魂完结篇里应该有[银魂剧场版永远的万事屋]。攘夷之战只是零零散散的出现,不是只在哪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