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香

木兰香是什么香?有着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06:35

香方名:木兰香

产地:中国

香方故事:

在古人眼中木兰花与梅花一般,“不畏冬寒一枝独放”,冷香静远。无论是洁白的花朵,还是幽雅的香气,都赢得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特殊的礼遇与青睐。

屈原将木兰花中的晨露,比拟玉液琼浆“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木兰花盛开,花朵硕大,洁白如玉,满树晶莹清丽,是文人心中是高洁的代表。

另有一种紫色花朵的玉兰被称为“辛夷”。白居易有诗曰:“紫粉笔尖含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香药辛夷为玉兰属植物干燥的花蕾,芳香浓郁,一般在冬末春初含苞未放时采收,因为这时候,它的气还没有散,做香最适合。等到和香的时候,辅以安息香(安息香属于芳香开窍类香材),再用玉兰花蒸制的花露和玉兰花酿和合。

辛指香药的味道,夷为香药的外形。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夷者荑也,荑为初生草木之芽,此处形容辛夷花蕾外被的茸毛。

1972年发掘的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四个绣花香囊中,其中一个装有茅香,一个装有花椒,其余两个装的是,茅香与辛夷两种香料。

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的两件熏炉,都有使用过的痕迹,一件出土时“炉盘内盛满燃烧后残存的茅香炭状根茎”,另一件则“炉盘内盛有茅香、高良姜、辛夷等香草”。

清代陈渂子《花镜》中记载辛夷“花大而香浓,人多取蕊合香”,明代《香乘》“逗情香”中明确记载“辛夷用蕊尖”。逗情香:牡丹、玫瑰、素馨、茉莉、莲花、辛夷、桂花、木香、梅花、兰花。采十种花,俱阴干,去心蒂,用花瓣,惟辛夷用蕊尖,为末,用真苏合油调和作剂,焚之,与诸香有异。

辛夷在秦汉时期就被医家列为上品药材,具有通鼻窍、散风寒的功效。在感冒、呼吸道疾病的高发的春天,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香囊:

将辛夷、苍术、川芎、白芷、藿香、薄荷各2克,混合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装入香囊内。让淡淡香气随身,经常嗅闻可通利鼻窍、防治鼻炎、鼻塞的作用。

木兰香是什么香?有着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3:59

香方名:木兰香

产地:中国

香方故事:

在古人眼中木兰花与梅花一般,“不畏冬寒一枝独放”,冷香静远。无论是洁白的花朵,还是幽雅的香气,都赢得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特殊的礼遇与青睐。

屈原将木兰花中的晨露,比拟玉液琼浆“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木兰花盛开,花朵硕大,洁白如玉,满树晶莹清丽,是文人心中是高洁的代表。

另有一种紫色花朵的玉兰被称为“辛夷”。白居易有诗曰:“紫粉笔尖含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香药辛夷为玉兰属植物干燥的花蕾,芳香浓郁,一般在冬末春初含苞未放时采收,因为这时候,它的气还没有散,做香最适合。等到和香的时候,辅以安息香(安息香属于芳香开窍类香材),再用玉兰花蒸制的花露和玉兰花酿和合。

辛指香药的味道,夷为香药的外形。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夷者荑也,荑为初生草木之芽,此处形容辛夷花蕾外被的茸毛。

1972年发掘的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四个绣花香囊中,其中一个装有茅香,一个装有花椒,其余两个装的是,茅香与辛夷两种香料。

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的两件熏炉,都有使用过的痕迹,一件出土时“炉盘内盛满燃烧后残存的茅香炭状根茎”,另一件则“炉盘内盛有茅香、高良姜、辛夷等香草”。

清代陈渂子《花镜》中记载辛夷“花大而香浓,人多取蕊合香”,明代《香乘》“逗情香”中明确记载“辛夷用蕊尖”。逗情香:牡丹、玫瑰、素馨、茉莉、莲花、辛夷、桂花、木香、梅花、兰花。采十种花,俱阴干,去心蒂,用花瓣,惟辛夷用蕊尖,为末,用真苏合油调和作剂,焚之,与诸香有异。

辛夷在秦汉时期就被医家列为上品药材,具有通鼻窍、散风寒的功效。在感冒、呼吸道疾病的高发的春天,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香囊:

将辛夷、苍术、川芎、白芷、藿香、薄荷各2克,混合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装入香囊内。让淡淡香气随身,经常嗅闻可通利鼻窍、防治鼻炎、鼻塞的作用。

桃木兰墨香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02 07:41
书香。
墨香指的是书香的意思,桃木兰指的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这句话是看书能养成一种天然而成的气质,也是督促大家多看书的意思。
木兰香遮不住伤!
2个回答2022-05-19 09:18
停在这里不敢走下去
让悲伤无法上演
下一页你亲手写上的离别
由不得我拒绝
这条路我们走的太匆忙
拥抱着并不真实的欲望
来不及等不及回头欣赏
木兰香遮不住伤
不再看
天上太阳透过云彩的光
不再找
约定了的天堂
不再叹
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
借不到的三寸日光
不再看
天上太阳透过云彩的光
不再找
约定了的天堂
不再叹
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
借不到的三寸日光
那天堂是我爱过你的地方
木兰香遮不住伤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8-21 05:55
木兰香遮不住伤:木兰花的香味遮不住感情中的伤痛
把木兰诗写成故事 把木兰诗写成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4:04
唧唧唧唧,木兰在屋子里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思念什么,问木兰在回想什么,木兰回答道:“我没有思念什么,我也没有回想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的征兵文策,每一策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市上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代替父亲应征。  在东市买马匹和马鞍等乘马用具,在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在南市买驾驭马的嚼子、笼头和僵绳,在北市买长鞭。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露宿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流水的”哗哗“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的跨国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战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在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勋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的磨刀杀猪宰羊,打开闺房东面的门,坐在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打战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服,当着窗子梳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战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了数年之久,竟不知道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的耳朵旋在半空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炮,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是不是中国人?
1个回答2024-03-16 14:07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的叙事诗,花木兰是北朝人,当然是中国人了。据记载,花木兰是北魏人。北魏跟柔然交战,花木兰女扮男装,多次参加征讨柔然的战争,立下大功。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的官职,大概因为她是女生,所以她拒绝了。
花木兰的故事原因木兰诗又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19:08

木兰从军

古代历史典故

木兰从军讲述了木兰代替父亲去征战的古代故事。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替父亲出征。木兰从军体现了木兰的保家卫国英雄气概,也有孝敬父亲的女儿情怀。

木兰花花语是什么 木兰花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5:22

木兰花纯洁干净、简单大方,开花时节虽然也是“千树万树”地绽放着,却依然能让人感受一种整洁和素雅,而不似梅花的热情如火。关于木兰花,有很多的故事,下面就来看一看吧。

    一、木兰花的介绍

    木兰花属于落叶小乔木,高可达5米。木质有香气,小枝紫褐色,芽有细毛。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有托叶痕。花两性,单生,顶生,萼片3,黄绿色、披针形,约为花瓣的1/3长;花瓣6,外面紫红色,内面近白色;雌雄蕊多数,雌蕊群无柄。果实矩圆形。根肉质。

    唐朝时代被引种到扶桑,17世纪被引入欧洲(1790年传入英国),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木兰学会,已经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二、木兰花的观赏价值

    白居易曾专门作诗赞美木兰花,写道:“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木兰花树最高可以到达5米,木兰花还有一大特色:它是先开花,花谢后才长叶,也就使木兰花开花时节,满树除了洁白的花朵之外,再无其他杂色,开花时傲立枝头,给人以圣洁之感,让人不经有敬仰之感。

    三、木兰花的生态习性

    木兰花喜欢肥沃、湿润的生长环境,不耐旱,需要注意的也比较多:忌碱,土质不能干燥,碱土和黏土会让它生长不良;不能让它太干,也不能有积水现象,平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分,可以选择经常在叶面上喷水,空气要保证湿度合适,防止黄叶落叶现象;平时还要注意光照,木兰本喜欢阳光,耐阴能力差,所以平时要让木兰花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

    四、木兰花的花语

    木兰花的花语是高尚的灵魂,就像它自己一样,纯洁、干净、简单,不带过多的修饰与装潢。

    五、木兰花花语的寓意传说

    相传,古时候,从江西庐山那边来了两户人家,一户有个男孩叫阿木,一家有个女儿叫阿兰。这两户人家男耕女织,狩猎捕鱼,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一天,城里王府老爷出来巡猎,看中了阿兰的姿色,便差人抢进府里。阿木闻知,偷偷溜进王府院,带着阿兰一起逃跑,不幸被王府发觉,派人追赶。阿木和阿兰逃到浑江畔上的望江崖,见后有追兵,前无进路,被逼无奈,双双投身江底。

    他俩的父母把阿木和阿兰从江中打捞上来,葬在望江崖的丛林中。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的密林间长出了奇异的木本花树,雌雄同株,花香沁人,十里不绝。据说,这便是阿木和阿兰的化身。

    当地人们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年轻人,给这棵花树起名为“木兰花”。

    六、木兰花的文化背景

    1.《木兰花》/宋·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2.白居易诗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腻如玉指涂上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看过上面的介绍以后,大家有没有被木兰花引起了喜爱之情呢?都说有故事的人最招人,那么这种有故事的花是不是也同样招人呢?如果大家也喜欢木兰花的话,在有适宜的条件时,就去试着养殖一株吧。

木兰诗中花木兰是真的吗
1个回答2024-04-14 12:08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真人图,下图是现代人根据史书的描述,而做的大概的模样

历史上确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