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心问琴

求教,《古琴吟》的定调
1个回答2022-10-12 10:54
一般就是 正调定弦
古琴吟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03:26

《古琴吟》又名《相思曲》,最早在1864年张鹤撰辑的《琴学入门》琴谱中。

“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俺,辜负俺,到如今。记得当处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撇我古墙阴,秋风衰草白云深,流水高山何处寻。悲悲切切,冷冷清清,叫人怎禁。”

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常“携妓抱琴”游琼州红佛寺,后来此妓忽然病死,苏东坡用琴作为殉葬品,“葬之寺后粉墙西”。又过些年,琼州太守晚上住在红佛寺:“忽闻女子哽咽悲声”,长时间不停,第二天加以追究,只有一位老僧人说道曾有上述那末一段事,悲歌的也许就是这个女子的灵魂。太守命令开挖其墓葬,发现一女子抱着琴,还有一阙词,名《相思曲》,与夜里所听到的歌相同。

后一种说法是苏东坡“宿灵隐山房,夜半闻女子歌”,跟随她歌声,直到墙下而消失。第二天挖掘出一张古代的琴,依据那一首歌而作了这一曲。

古琴曲 卧龙吟描述的是谁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3-17 14:19
关于苏东坡有这样一个传说。

苏东坡携妓游琼州红佛寺,该妓因疾而殁,以琴殉葬。后苏东坡又夜宿此地,闻窗外墙下有一女子的歌声,甚悲。翌日,苏轼命掘地,见词一阕,其词曰:“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我,到于今。记得当年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抛我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无故人。凄凄切切,冷冷清清。”

后来,不知谁人依此词将曲度成古琴曲,名曰《相思曲》(又名《古琴吟》)。是曲被明代以来多种琴谱以不同的曲目收录(个别用字相异),如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杨表正编的《重修真传琴谱》.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关中张廷玉编辑的《理性元雅》,约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释东皋越杜多即将兴畴编的《和文注音琴谱》及《东皋琴谱》.清同治三年(1864年)上海玉清宫道人张鹤辑的《琴学门径》等。《古琴曲集》收此曲名曰《古琴吟》,编者有一题解:“歌词借无人弹弄的古琴比喻作被人遗弃的女子,来抒发起怨恨寂寞的情绪。”这阕词有谴责之意,然而上面这个传说故事又似乎有意无意地把它与苏东坡拉在一起,《和文注音琴谱》及《东皋琴谱》题下有“苏东坡”三字,肯定此词与苏东坡所作。苏东坡再此时此地皆琴寄意达情的内心抒发,与他的许多琴诗所反映的整个琴乐观是一致的。后来也有人将这个故事冠以“东坡夜寻”之名,其故事内容一致,只有歌词大小不同而已。

——摘自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

(聊斋版)

宋嘉熙丁酉登州金鹤云以琴棋书画寓嘉兴府富家,招提寺相近。每夜闻女子歌曰:

音音音,音音音,尔负心,你真负心,孤负我到如今。记得年时,低低唱、浅浅斟,一曲直千金。如今寂寞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何处寻,凄凄切切、冷冷清清、教奴怎禁。

月余识其辞,甚习。偶亡形,从而歌之。一夕,歌声甚近。窥之,一女子年约十七八,姿态绰约,迤丽行来,遂开户。女子复歌而去。明夜就枕将灭灯,歌声又近,直前推户入室至榻前。金问,尔谁家人,何夜深至此?女登塌但歌不已,且歌且卧,牵裳启股而求合。金动念,遂不复拒欢娱。女子潸然曰,妾曹刺史家人,弃妾于此,妾遇异人授妾至道,可以为仙。但凡心未除,累遭降谪。今方别后,未卜会期。君前程甚远,夹山之会君其慎之。金变悲怆泣下,惜别探囊中百金为意,女不受,强掣其衣送之出户。女收泪复歌而去。

金明日方悟为妖祟神。主人皆不能晓。其后于寺边墙下得石匣,内藏一古琴。此寺为唐光启中刺史曹圭舍宅为寺也。金后为县令卒于峡州,遂符夹山之说。
琴帝里是不是有两把枯木龙吟琴?
1个回答2022-10-20 03:27
对,而且好像还是主角获得了
徐健顺吟诵与陈琴吟诵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06-05 19:58
听过我爱吟诵。里面两位老师都有。我觉得规律都是一样的,只是调子不同。徐老师的吟诵感情特别丰富。我特别喜欢他的声音呢。还尝试用流行歌曲调子吟诵。我听陈老师的较少。除了我爱吟诵上的我还听过她的声律启蒙,我觉得调子风格统一,听多了挺好记的。
且听风吟蜗居口琴简谱
1个回答2024-01-19 02:06

你好,且听风吟简谱 如下:

按照数字简谱演奏完全可以,吉他和弦部分不用看。

囚牛燧日琴和梁父幽吟琴哪个好
3个回答2023-08-08 11:29
同等精魄注入数量和器魂满属性情况下,梁父幽吟琴的属性高于囚牛燧日琴
《卧龙吟》古琴谱求教
1个回答2022-09-30 07:26
上面的说的对
第一,这是古琴里很基础的指法,中间那个是“绰”的简写,意思是向上走手音。古琴分为按音和走手音,按音是左手指按住某徽不动,走手音是指按住弦(此时弦被弹动,正在发音)在琴面上滑动,使音调连续变化,如行云流水一般,声音听来滑而不滞,连贯均匀而且协调。走手音多弹几回曲子就可以掌握,走手音又有很多变形技巧,最基本的是“绰”和“注”,再然后有“吟”“猱”“撞”等等,由于楼主没有提问,现在姑且不论之。
第二,“佳”是繁体的“进”字的一部分,古琴谱中往往取汉字的一部分代替之,其后那个是“复”的一部分。古琴以琴首方向为“进”,以琴尾为“退”,“复”则表示复原之意,也就是回到还未进时的位置,在本曲中,就是六弦七徽九分处,也是走手音。弹的时候比较灵活,“进”“退”并无死规矩,随你自己的感觉,一般是进或退在半徽左右,当然若严格从音律来讲就麻烦了,涉及到五音生成的数学关系(应该是物理里面的一维振动波问题),古人虽早就有了算数上的解释,但也不可能一两句话给你讲清楚,如果你想在古琴上有造诣,就务必的学学古音律,其中道理大着呢,所以古琴是一门大学问,自古以来在文人中都有非比一般的地位。推荐一本好书,学学音律和其他各种关于古琴的问题——顾梅羹前辈的《琴学备要》(是繁体字,但是里面的讲解都是通熟易懂的白话)这本书十分好,我对之爱不释手,认真研读了一年多,感觉颇有裨益,至于其他有没有更好的书,我还不清楚,因为我目前也只是一个勉强登堂但还没入室的人,古人常言“百日萧,千日琴”,我的一千天还没到呢。如果你看了顾先生的书,刚才问的问题以及你将来可能问的问题,都在里面有了,希望你能认真学习之,并坚持学习,保存热情直到有所造诣,不能仅仅满足于勉强会弹曲子,琴学之大,不仅在弹上
且听风吟,且待琴终 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4-11 14:02
风过之后必留痕迹,琴曲散了终有情意.痕迹是关爱不舍,情意是亲情难割.......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