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若虹妈妈说腊八

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三十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08:06
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三十叫小年。也可以叫做年底。传说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在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乎斗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吃了小年的饺子,春节的序幕陪迅算是芦顷此正式拉开了。
希腊神话里的彩虹女神的详细资料?
1个回答2024-01-09 09:36

彩虹女神伊里斯(Iris)~赫拉的信使,众神的使者,海神陶马斯(Thaumas,意为海之奇观)和海洋神女厄勒克特拉(Elektra,大洋神俄克阿诺斯之女)的女儿。其丈夫是西风神泽费罗斯(Zephyros),有一子(Pothos)。她和鸟身女妖,即那3个哈耳皮厄(Harpyai)是同父同母的姐妹。

腊八、为什么叫腊八?为什么不是腊七、腊九?
1个回答2023-03-21 18:33
因为是农历腊月初八,还有就是要喝用八种粮食熬的粥。
腊月“腊”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7 08:52
腊月是人们对农历十二月的一种叫法,它是由“腊日”演变而来的。腊日是古人祭祀百神的日子。这种活动最早是从周代开始的,具体在哪一天,没有确切记载。到了汉代,将腊日定到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即干支纪日法中地支为戌的日子。因为冬至在农历上上不固定的,所以腊日也不是固定的。后来人们又将十二月八日定为腊日。关于这一点,《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祭神的日子叫做腊日要从腊字说起。古腊字没有“月”旁,象形为一只掏掉内脏的小动物烤在日头上。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也称腊,在周代,掌握腊的人称为腊人。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日称腊日,因腊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十二月也称腊月。
腊八的由来和腊八粥的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5 10:50

腊八的由来是:

腊八粥的由来源于佛教。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

腊八粥的意义是:

1、祛除疫病迎接祥瑞,以前有赤豆打鬼的风俗,为应对疫鬼作祟,腊月初八用赤豆熬粥。

2、不忘保持勤俭节约,盼望来年丰衣足食。相传西晋某人好吃懒做,后来痛改前非,每逢腊八都要煮粥。

3、对他人来说是恩泽庇佑,对自己来说是功德,佛粥也代表健康好运。

腊八粥的传说: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_虹的意思_虹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20 06:40
_虹的词语解释是:彩虹团铅。
_虹的词语解释是:彩虹。拼音是:qíhóng。结构是:_(上下结构)虹(左右结构)。
_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袭灶划详细内容】
彩虹。清龚自珍《最录南唐五百字》:“春__敞,行阁_虹。拍或扮”
二、网络解释
_虹_虹,读音为qíhó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彩虹。
关于_虹的成语
惮赫千里促膝谈心气吞虹_凤臆龙_词不达意虹销雨霁担惊受怕
关于_虹的词语
气吞虹霓白虹贯日大公无私惮赫千里担惊受怕气吐虹霓大含细入促膝谈心气贯虹霓虹销雨霁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_虹的详细信息
彩虹的虹有哪些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03:09
『包含有“虹”字的成语』

“虹”字开头的成语:(共1则) [h] 虹销雨霁 

第二个字是“虹”的成语:(共1则) [b] 白虹贯日 

第三个字是“虹”的成语:(共1则) [q] 气吞虹蝩 

“虹”字结尾的成语:(共1则) [q] 气贯长虹 
怎样腊腊肉?
1个回答2023-12-13 00:11
腌腊肉时,盐和肉比例很重要,教你传统做法,咸香入味,久放不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冬天,冬天到了,腌制腊肉的时间也到了。说起腊肉,有的人可能已经提前做好了,有的人还在等时机,其实这都是因为腌制腊肉必须在10度以下的环境中进行,大家都想在合适的温度下腌制,所以进度不一样。最近我们这里的温度刚刚好,每天都在几度左右,所以大家都开始动起手来,动手腌制足量的腊肉,以备过冬的时候吃。

有的人说腌制腊肉很难,其实我觉得制作腊肉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因为制作的时候要掌握的门道还是不少的。就像刚才提到的温度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所用的盐和肉的比例,比例对了,腊肉能完美腌制好;而比例用的不对,不是没有腌制入味,就是在晾晒或者腌制的过程中变质,发臭,所以在腌腊肉时,盐和肉比例很重要!下面我来教你传统做法和比例,做好咸香入味,久放不坏!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节,为何有吃腊八粥的由来?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个回答2024-01-29 17:05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粥来自印度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俗称“腊八节”,在佛教称“法宝节”。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知道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6�9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百丈清规》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寺院在这天举行诵经, 典故1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典故2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典故3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古希腊神话与希腊神话故事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3-04 03:47
时间上有区别。
古希腊是指神创世界一段时间里面的发生的故事,也就是关于宙斯等诸神的故事以及其神话;而希腊神话则是诸神创界后,关于人类出现后人界中,那些英雄所发生的事,简单说,像特洛伊战争属于希腊神话,而奥林匹斯之变属于古希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