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仰韶大峡谷

韶关大峡谷通天梯多高
1个回答2023-08-04 04:00
通天梯从悬崖峭壁一侧的小道拾级而下,300米左右高的悬崖峭壁上布着1386多级别楼梯,等于从86楼高楼上住户向下爬,一气呵成,它是旅游景区最磨练人差皮袭的地区握塌。虚兄
仰韶文化中的“仰”与仰姓有何关系?
1个回答2024-03-17 06:08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肃东部,其时代约在公元前4515-2460年之间。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 和姓“仰”的没关系。
仰韶文化有怎样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2-15 02:01

传说六七千年前,人类还群集在那深山密林的石洞里,过着捕猎采果的生活。山上的猎物和野果日益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需要,他们便逐渐地走出了山地。崤山山脉韶山峰下,有一片沃野,南临黄河,北临韶山,草木丛中野果累累,鸟儿在空中飞高飞低,走兽在林里窜来窜去,真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好地方。从山上下来的人,有个叫陶的族长,带领族人来到了这块地方。起初,大自然的丰富物资,足以让他们过着捕猎摘果的美好生活。后来人越来越多了,大自然的资源维持不了生活,他们于是披荆斩棘以开垦田地耕种,并且开始了猎物捉鸟养畜放牧的新生活。有一年秋天,秋风瑟瑟,大雨连绵不断地下。那风像猛兽一样不断地撕去他们赖以生存、用树枝搭起的篷子,薅掉辛勤耕种的庄稼,卷走日夜相伴的牛羊。雨后,大地被洪水冲出道道沟壑,人们只好在这沟壑上覆盖厚厚的树枝茅草,住在下面用来避风驱寒。一天,陶在巡视族人们的生活时,发现这些居住在沟壑茅草棚下的人,冬天雪透,夏日雨浸,不少因潮湿而得病。他想:要是在干燥的地方挖洞开穴,再用茅草盖顶,那一定会更好些。于是在陶的带领下,大家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漫长的辛勤劳动,使他们发明了不少劳动工具,陶把这些经验积累起来,磨出了各种各样的石器:石斧、石锥、石凿、石碗等。同时,漫长的生活需要他们将猎物的骨头磨制出骨针、骨锥、骨筷等,用树皮、兽皮、毛草拧成了各种长短粗细不等的绳子。锥和绳子的出现使人们披上了蓑衣,穿上了兽皮。长期没有发生过战争,社会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各族人之间和平相处,平等相待。从而出现了劳动工具、驯服饲养的家畜、猎物和粮食的交流和交换生活需要储存粮食、干肉和果品,于是他们用土和泥制成各种各样储物器,在太阳下晒干使用,这种泥器成为他们当时较为广泛使用的生活用品之一。一天黄昏,灾祸突然降临,刹那间,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原来还没来得及熄灭的烤肉火堆被风吹散开来,燃着了杂草、树木、庄稼和茅棚,一会儿成了一片火海。大火之后,树上的果子没了,只留下枯干残枝;田野的庄稼没了,只留下片片灰烬。不幸的遭遇中,陶却发现了一个奇迹:那晒制的用泥做的储器,比原来坚硬得多,敲起来清脆悦耳,尤其是放在穴里的更好。于是,他就带领族人掘洞建窑试烧这种坚硬的储物器。陶带领族人亲自试烧。他把晒干的各种泥制品放进掘好的窑洞里,用木材架起来烧。一天又一天,一窑又一窑,但不是烧焦,就是烧流,或是半生半熟。整整3年这位老人都是在火海里折腾,发须被烤焦了许多卷儿,透红的脸庞让火炙了许多黑硬的斑。一天,大家都去睡了,陶坐在那里用干材不住地添火,他在朦朦胧胧中觉得自己走进了熊熊的烈火中,双肋长出了翅膀,飘飘忽忽地飞向蓝天,在黄河上空翱翔。天亮之后,人们来到火窑旁边,火熄了,那位老人却不见了,唯独剩下的,是他常拄的那根奇异的木制拐杖。陶离开人类而去了,大家按照老人生前的嘱托,继续忙碌着。到了中午,雨瓢泼似地下,满地都是水,灌满了个个试烧的窑。第二天,大家用土封了窑口。七天七夜过去了,水全部渗完,窑里没那么热腾了,大家挖开一看,满窑是坚硬结实、完好无缺、青透夺目的各种各样储物器。于是,成功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黄河两岸。陶死后,大家推举他的儿子缶为首领。为了怀念陶的功绩,大家把这种储物器叫陶器。他们还为老人铸了陶像,因为老人爱吃鸡,同时煅烧了两只鸡摆在陶像前,让后人供奉。缶把这项工艺技术发扬光大,不仅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储放器,而且还制造了伴歌伴舞的敲打乐器。从此这项工艺陶器成了华夏人的生活必需品。

仰韶山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25 11:15

相传一日,舜帝南巡至此,见群山重叠,高峰笔削,烟云缭绕,花红映山,便令安下营来,一则欣赏山川秀丽景致,二则以此为营,巡视江南。

介绍仰韶文化?
1个回答2024-03-08 01:02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期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渑池仰韶村。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格,羊比较少。



对仰韶文化墓地的发掘为对它的认识带来了许多贡献。墓地的随葬品和下葬的方式为当时的生活方式、信仰、生活条件带来了许多启发。



对于仰韶文化的内部分类、时间上的分类以及各个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术界还有争论。对仰韶文化的社会结构也还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今天认为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早期的母系社会的论点现在只有比较少的人支持了。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早期有仰韶文化来自西方的论点。1960年左右在陕西的考古发掘对这个论点提出疑义。现在一般认为陕西地区的仰韶文化是继老官台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按时代顺序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龙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继承文化。



鸮面像,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典故?
1个回答2024-03-11 16:30

仰韶文化是华夏族先民所创造。考古认为“华夏”一词中“华”的概念应该出自仰韶文化。

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影响和意义深远。第一次宣告了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新时代文化遗存。证实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仰韶文化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及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史的第一页,从而使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扩展到旧石器时代及铜器时代,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的新纪元,为后来发现并被命名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奠定了规范化基础,起到了先河作用;为中国历史研究带来了最新的信息。仰韶文化的发现对当时国古史的研究影响极大,中国史前史的研究有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学术界从疑古走向信古,重新建立了古史研究系统;为考古学工作创立了许多优良传统。开创了在考古中运用地质学的传统,注重了对地质、地形、地貌及环境研究,引用了地质学的测绘手段。注重了地层学和类型学的运用,用了类型学来确定遗存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论方法。提倡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方法,在仰韶村考古中首次引人了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成果,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研究传统。

峡谷的峡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3:37
倒峡泻河

【拼音】:dǎo xiá xiè hé
【解释】:比喻文笔酣畅,气势磅礴。

【出处】:《平山冷燕》第九回:“只那一枝笔,拈在手中,便如龙飞凤舞,落在纸上,便如倒峡泻河,真有扫千军万马之势。”
【近义词】:悬河泻水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大峡谷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12 14:32
大峡谷是一种地貌形式,即两边的地势较高,中间的较低,整体看上去就像一个V字形地状,称为大峡谷,另,八成的大峡谷都有水流经过,而且由于阳光照射的时间较短,所以大峡谷会比平坦的地方多出一些蛇类和虫类爬行动物。
太行山大峡谷在山西哪?
1个回答2023-12-23 05:14
在长治市壶关县。
峡谷作者?
1个回答2024-03-11 18:43

峡谷 / 作者:荷兰画家梵高画作

《峡谷》是荷兰画家梵高的一幅晚年油画作品。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却在其收藏的《峡谷》下面发现了另外一幅油画,在全球美术爱好者中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