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缓朝有声小说

有没有重生宋朝抗金的小说
1个回答2023-08-13 01:12
赤虎的宋时明月
明朝抗倭名将?
1个回答2024-03-20 19:00
俞大猷(1503~1579) 中国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志辅,号虚江,福建奇迹人.



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胡宗宪(1512-1565)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人)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兵部尚书,也是一位驰聘抗倭名臣。
明朝时候的抗倭名将是谁?
1个回答2024-05-03 05:16

1、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2、俞大猷。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奇迹(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3、唐顺之。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顺之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南明朝抗清史
1个回答2024-03-11 09:51
这一块的研究在国内的研究不是热门,但有几本书可以推荐给楼主自己去研究。

1.顾诚的《南明史》,该领域的经典之作,获得过国家大奖。始于崇祯17年李自成攻破北京,终于南明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缢死。中间详细介绍了弘光,隆武,邵武,永历时期的形势,对定武帝的历史悬案也有算涉及。

2.季六奇的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该书重点介绍了满清兴起,崇祯朝特别是17年前后的京师形势,弘光朝的南渡三案,属于历史系研究的基本教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明末名人的自己编著的南明史,如《国难录》等等。
宋朝抗元名将有谁
1个回答2024-05-18 20:48
孟珙
  (1195~1246)南宋灭金抗蒙名将。字璞玉。枣阳(今属湖北)人。孟珙出身将门,其曾祖父孟安曾服役于岳飞军中,有战功。自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随父孟宗政出入行阵,屡败金军。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后,历任权神劲左、右军统制,权管忠顺军等。绍定六年(1233),率军破金将武仙等军,授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江陵府(今属湖北)副都统制,与江海率兵会合蒙古军,围蔡州(今河南汝南)。端平元年(1234),孟珙军首先登城,破蔡州,金亡。后升任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主管侍卫马军行司公事等职务。三年,孟珙军于蕲州(今湖北蕲春)、江陵府等地击退蒙古军的进犯。嘉熙元年(1237),孟珙任鄂州诸军都统制,救援黄州(今湖北黄冈)等地,率所部奋战,击败、口温不花所部。此后,历任京湖安抚制置副使、安抚制置使、大使、四川宣抚使、夔路制置大使、策应大使等。孟珙坐镇江陵,主持京西、湖北路等地军务,招抚北方各族壮士,编组新军,大兴屯田,兴修水利,创建书院,部署纵深防御,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出兵攻袭蒙古占领区砦栅,焚烧仓库积聚,驱逐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信阳军(今属河南)等处蒙古军,又分兵增援淮南和四川,于嘉熙三年和淳祐二年(1242)击退四川方面蒙古军的进攻,使京湖和四川间的长江通道得以保全。淳祐六年,孟珙病卒。孟珙智勇兼备,知人善任,长于驭军,为南宋后期的杰出名将。
宋朝抗金的侠客小说
1个回答2022-06-18 11:10
射雕英雄传 就是
抗击元朝的人物
1个回答2023-01-11 04:20
文天祥绝对算一个,也是最有名的一个 张世杰 恩 俺老张家的 其余的不知道了 好像还有一个许夫人
舟山明朝抗倭名将有哪些事迹
1个回答2024-06-18 15:45
刘恩至,字承甫,号东掖,临海城关人。
刘恩至考中武进士的第二年,在浙江巡抚朱纨的领导下,投入到舟山的抗倭斗争中去。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四月,时任备倭指挥的刘恩至与福建都指挥卢镗、海道副使魏一恭等,率战船360艘、水师6000多人,进攻结巢在舟山双屿港的倭寇,“破其巢穴,焚其舟舰”。几百名倭寇和海盗被斩首或溺水而死,海盗头目李光头、许六姚等14人被活捉。经营多年的双屿港倭巢被荡平,余党逃往福建浯屿等地。
从此,刘恩至的名字便频繁出现在《筹海图编》《倭变事略》等明代御倭专著中。
嘉靖三十二年(1553)四月初,倭寇在杭州城四周劫掠,并打败前来抵御的僧兵,指挥吴懋宣在赭山战死。倭寇更加猖狂,进攻松门卫(今温岭松门镇),但在台州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没能如愿。倭寇试图退回老巢,遭到时任把总的刘恩至的水师追击。在舟山岑港一带,刘恩至大败该股倭寇。十二日,海盗汪直勾结倭寇大举进犯定海(今宁波镇海),刘恩至破之于芦花港(今属普陀)。二十四日,升任署都指挥佥事的刘恩至与时任参将的抗倭名将俞大猷一起大败舟山临山所的倭寇,俘斩三百多人。八月,刘恩至带兵伏击从上海流入浙江境内的倭寇,在普陀山洋等地,连战连捷,一直将倭寇追逼到茶山绝顶。刘恩至统领大兵,一鼓作气,攻上山,将山上倭寇全部歼灭。自此,汪直损失惨重,手下大批得力干将命丧黄泉。十二月,鸡鸣山(今舟山金鸡山岛)一带的倭寇在沿海肆意劫掠,刘恩至又在芦花港口将其击败。一年内连续多次大捷,刘恩至与俞大猷等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于是在风景名胜普陀山潮音洞外六角亭旁刻石铭功而还,铭曰:“明嘉靖癸丑季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
嘉靖三十三年(1554)三月,倭寇头目萧显率众从海盐败走浙江,逃到象山三岳山。刘恩至与指挥张四维率领水师巧设伏兵,在普陀山与朱家尖两岛之间的洛迦山莲花洋,以奇兵出其不意迎战倭寇。倭寇一战即溃,继续仓皇败逃。刘恩至一路狂追,不久又与指挥潘亨会兵再胜倭寇,余倭从赭山逃往定海王家团。刘恩至再率官兵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三江,并在龙山挫败他们,后来又围困倭寇于定海。最后,刘恩至与参将卢镗、把总张四维等分道夹攻,在慈溪境内斩杀萧显。当年十月,刘恩至又被紧急调往直隶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金山卫镇),任总督备倭署都指挥佥事,以应对当地日益严峻的倭患。十一月二十五日,有倭寇从柘林(今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出发,劫掠嘉兴、湖州两府,刘恩至迎战于嘉兴县,打得他们疯狂逃窜。
在明朝抗倭初期,官兵军纪松弛、斗志低迷,甚至都不敢与倭寇接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恩至却率领军队先后在岑港、芦花港、洛迦山、茶山、三岳山、龙山、嘉兴等处连战连捷,谱写了抗倭史上光辉的一页,难能可贵。他的功绩受到朝廷认可,并得到嘉奖。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他由金山总督备倭署都指挥佥事升任分守浙江嘉(兴)湖(州)等处参将。
舟山百姓也特别感念刘恩至,清代舟山方志为其立传。清《光绪定海厅志》以刘恩至的抗倭事迹作为沈家门山的地理文化标志,记曰:“沈家门山,县东九十里,内障芦花等岙,外通莲花洋,最为要地。嘉靖间,指挥刘恩至伏兵于此,以败普陀之倭。明设水寨,今置讯防。”百姓在沈家门圣母庙中立了刘恩至塑像,将他与戚继光、李应诏、张可大等抗倭名将放在一起祭祀。可惜的是,1939年日寇入侵舟山时,将此庙付之一炬。
明朝对江南那么坏为什么明末还抗清
1个回答2023-06-06 22:03
剃发令···
讲诚信的名言警句
1个回答2024-06-19 13:48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