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姑落难

落难的王子中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1个回答2024-03-08 11:37
王子曾为别人落难而感到同情、悲哀,终于有一天,他父王被杀,母亲受辱自尽,他也被逼当奴隶,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逃脱,只可惜成了废人一个,最后只能流浪街头。(都是自己打的)
姑嫂关系,姑嫂的关系真的就很难相处吗
1个回答2022-12-24 08:35
大部分不见得好
李萍故事中的难得
1个回答2023-11-19 23:55
    昆明梁艳分享第四十八天。网络五期初级。

    1.难得李萍在高中时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

    2.难得李萍将自己的“隐私”(割腕)行为倾诉给班长,需求帮助。

    3.难得李萍心情那么糟糕(不自觉割腕)的情况下,愿意来咨询室做咨询。

    4.难得李萍大一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说明她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好学生。

    5.难得李萍在成绩下滑时(三四十名),没有自暴自弃,还是担心自己将来考不上研究生。

    6.难得李萍在担心成绩不好,焦虑考不上研究生时,还会考虑父母的感受,不能为父母争光。

    7.难得李萍的母亲知道她成绩不好时,没有责备她。

    8.难得李萍心情不好时,也能理解父母偏爱研究生的哥哥。

    9.难得李萍母亲看到女儿不开心,找女儿谈话。

    10.难得李萍觉得父母不了解她,不欣赏她,偏心哥哥而没有和父母发生冲突。

    11.难得李萍心情不好时,好朋友需要帮忙,她会尽力帮忙。

    12.难得李萍的好朋友担心耽误李萍的读书时间,看电影时没有叫她。

    13.难得李萍成绩差时,没有放弃自己的择友观和班里的差生混在一起。

    14.难得李萍成绩差时,她的好朋友没有疏远她。

    15.难得李萍在人生低谷时,还保持正常的恋爱观和正常青春期对异性的表现(喜欢系里的长得帅的风云人物男孩,见到男孩不对劲)。

    16.难得李萍喜欢隔壁班男孩时,没有冲动地去表白,而是思量两人的差距。

    17.难得隔壁班男孩知道李萍喜欢自己而自己不喜欢李萍,没有直接说明,伤害李萍的自尊心。

    18.难得李萍在成绩不理想时,每天还都坚持看书。

    19.难得李萍在看书难,看不懂时睡觉,感到自责,说明她还希望自己努力上进。

    20.难得李萍只有在心情一直不好,才会割腕。

    21.难得李萍对自己惩罚自己的过激行为,事后有反思。

    22.难得李萍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决心改变。

    23.总览全文难得李萍除了学习成绩差困扰自己外,再无其他不良行为。

    从焦点的角度分析李萍的故事:

  一是从聚焦正向看,李萍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孩子。在成绩较差的情况下,一直有想改变的诉求。尽管成绩不好一直困扰着她的心情,加之父亲对她一贯的高要求,父母的偏心,同学的取笑,以及自己感觉学习上的困难,而将这些问题积压在心里,没有主动找人去倾诉,更没有找到自我宣泄(舒解)方式或途径,最终导致产生极端的暂时发泄情绪方法--割腕(应该已是心里问题)。即使这样,她始终都没有放弃学习,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此时应庆幸李萍还好没有发展到“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二是从聚焦成功经验来看。李萍高中和大一时,应该是一个成绩很好,很优秀的学生。如果高中学习不好,就不会考上大学。她大一时,在班上名列前茅。

    三是从聚焦一小步来看。李萍最后在班长的陪同学下,走进咨询室。说明她认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能迈出这一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对李萍来说实属不易,所以应该鼓励和点赞。

四是关注解决。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解决方法不当导致问题。李萍的故事告诉我们,赋能是关键。相信李萍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引导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升她的自信心,鼓励她寻找自身力量、智慧及经验改变自己。

    补充李萍故事中的难得。(课堂上收获)

    1.难得母亲关心她,常常找她谈话,安慰她别想那么多。

    2.难得父亲关心她,早晚提醒她多念书。

    3.难得李萍上进心强,希望和哥哥一样为父母争光。

    4.难得李萍与班里同学关系相处不错,同学们还关注她。(同学发现她看到那个男孩就不对劲,闹她,笑她)

    5.难得李萍觉得都世界末日了,还能力的活着。

    6.难得李萍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下,还自省、反思,希望活的有价值、有自制力、被人看得起。

    7.难得李萍不是故意拿起刀片割腕(不自觉拿起),而不是一死了之。

    8.难得李萍都到了割腕地步,没有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
难忘李萍,在海口时的一幕幕
1个回答2024-01-25 21:16
这个只能当做美好的回忆了·

那么现在既然难忘·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再重温一次呢·

只要你可能努力的去面对生活·

我相信生活中会给你想要的一切的·
落难的王子
1个回答2024-01-29 12:21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承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落难的王子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19 15:41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有软弱的时候,都会遇到种种的困难,我们要迎接上去,去战胜它,去克服它。生在人间,当苦难不期而至时,不要逃跑,承受它! 虽然遭遇厄运是坏事,但是它能使脆弱的人变得更加坚强,而且敢于挑战命运! 人与动物一样,趋利避害,都愿意拥有财产,而不愿意贫穷;都希望永远幸福,不愿意遭受厄运。但事情又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虽拥有财富,有时却可能会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虽遭受了厄运,但有时又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似乎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1个回答2024-02-24 06:40
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2、朗读、默读课文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3、整体感知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有些问题没有直接体验,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还是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为好。3、讨论题: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5、问题研究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备案引导: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揭示中心。[提示]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比较阅读4、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5、体验与反思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6、小结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7、作业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落难的王子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07 14:09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落难的王子》剧本
1个回答2024-02-07 22:33
  人物:落难的王子
  时间:战争后,王子落难时
  地点:异国他乡的大街上
  大街上,落难的王子正在行乞。走到路人面前。
  王子(向路人伸着手):先生,行行好,给一点吃的吧。
  路人(打量):兄弟,我见你相貌不凡,你的身世如何呀?一定有什么不平凡的经历吧!
  王子(惊讶):是呀,先生。(停顿)我以前是一个王子。可是,后来……
  路人(着急):后来怎么了?小兄弟,说出来,看我帮不帮得上你的忙!
  王子(轻轻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不用了,好心的先生。您帮不上忙的。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我的父王被别人杀害了。我的母后也受辱自尽了。我呢?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天天挨打、挨骂、还没有饭吃、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路人(同情地询问):小兄弟,那你是怎么出来的呀?
  王子(想了想):我?我是趁人不注意,从牢里爬出来的。当时,我摔了一跤,腿骨折了、成了残废。后来逃到这里来,靠着行乞过日子。
  路人(十分同情而又担心地叫道):天啊,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王子(一本正经):其实我以前也和你一样多愁善感,总是害怕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自己会受不了。但是,我错了。我直到自己落难时才明白,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说完后,一拐一拐地走了,留下路人还在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