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销骨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
1个回答2024-02-27 20:47
红楼梦,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讲出的
题目:君埋泉下泥销骨的下句?
1个回答2023-05-29 00:48
我寄人间雪满头。
白居易《》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01 15:05
一、这是很具有古风色彩的一段话,也算是一副不太规范侍粗的对联结构的情话,是一个女子爱的宣言;
二、解释这一段话:
上一句说的是,我的爱人啊,你已经永远的离凯谈春我远去了,你深埋在地下的骨头都已经腐烂,但是我还孤零零的生存在这个孤独盯耐的人世间,我的头发全都白了,那是我思念你的纷纷扬扬的雪花啊!
三、这表明了这二人之间真挚到极点的爱情!表明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关于泥塑中骨架的问题
1个回答2024-01-24 17:53
呵呵,1、泥塑用泥的准备。 第一步,将泥土放置于木盆或其他容器中,加水和成泥浆,用丝网将泥土中的沙石和杂物去掉,然后把泥浆置于太阳下,将多余水份蒸发掉,使塑泥的软硬程度适中。第二步,将塑泥切成块状,用塑料布包好备用。2、制作泥塑用的塑刀。取长度和宽度不同的竹签若干,将竹签的一头削尖,并打磨光滑,用这种方法制作大、中、小号塑刀数把。3、制作泥塑的骨架。根据泥塑的造型,制作木制或铁制的骨架,骨架可增加泥塑的坚固程度和造型的复杂程度。4、开始实质性的泥塑制作。 泥塑俗称“彩塑”。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秃上底粉,再施彩绘。 泥塑的产生可追溯到距今2OOO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战国策》中苏泰阻益尝君入秦故事有传泥作上偶的记载。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货”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种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现代著名艺人有胡新明、王忠富、于庆成等人。此外,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
积毁销骨的前一句
1个回答2024-02-20 02:00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槐世余臣闻之,积羽沉舟,羣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宋 杨万里 《答陈国材书》:“一事未作,羣咻至积毁销骨,其何可当!” 鲁迅 《集外集拾遗·题》:“积毁可销骨铅滚,空留纸上声。”亦作“ 积毁消骨 ”。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三》:“昔 鲁 听 季孙 之说逐 孔子 , 宋 信 子冉 之计逐 墨翟 ,以 孔 墨 之辩而不能自免,何则?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序》:“ 孟轲 云:‘ 尧 舜 不胜其美, 桀 纣 不胜其恶。’传言失指,图景失形。众口铄金,积毁消骨,久矣其患返歼之也。” 宋 苏轼 《代滕甫辨谤乞郡书》:“积毁消骨,巧言铄金,市虎成於三人,投杼起於屡至。”
形销骨立意思
1个回答2023-12-20 10:22

形销骨立的意思是: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形销骨立和骨瘦如柴的区别。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骨瘦如柴:形容非常瘦(多用于人)。形销骨立和骨瘦如柴都用于形容人的瘦弱,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形销骨立侧重于描述人因为某种原因(比如疾病、痛苦、压力等)导致身体消瘦,精神憔悴,看起来非常瘦弱。这个成语透露出一种疲鱼和憔悴的感觉。

骨瘦如柴则更侧重于描述人因为长期缺乏食物或营养而导致的身体消瘦,没有肉,骨头看起来像柴火一样。它强调的是一种贫困、饥饿的状态,通常带有一种同情或悲悯的情感色彩。形销骨立和骨瘦如柴都描述了人的瘦弱状态,但侧重点不同。

形销骨立的近义词。形销骨瘦:形容身体极其消瘦,与形销骨立意思相近。骨瘦如柴:意思相近形容消瘦到极点,与骨瘦如柴。枯瘦如柴:形容身体枯瘦,如同柴火一样。瘦骨嵘峰: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形销骨立的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近义词有:瘦骨嶙峋、瘦骨伶仃。

反义词有: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形销骨立是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有没有个成语叫“积毁销骨”?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4-02-02 00:11
【成语词条】积毁销骨
【成语拼音】jī huǐ xiāo gǔ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结构】联合式
【感情色彩】中性词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积毁:多次毁谤;销:销毁。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常与“众口铄金”连用
【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应用举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他人又心高气傲,不~,无疾而终也差不多少了。”
【近义词】人言可畏 积谗磨骨
【英文解释】Repeated calumny can bring about one's ruin.

【成语词条】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成语拼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
【常用程度】一般
【成语结构】复句式
【感情色彩】中性词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应用举例】唐弢《硝忆》:“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理埋没。”
【近义词】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积毁销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0 09:13
语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张仪言于魏王曰:“臣闻羽毛量多,其重可使舟沉。物轻量大,亦可使轴断。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多人毁谤,纵骨肉亦遭毁灭。故望大王慎定策略,且允吾归,助魏与秦善。”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原指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喻舆论作用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致人于死地。
请问“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26 14:43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指的什么生肖?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5-25 12:18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