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8 01:03
1、南辕北辙: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铅槐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叶公好龙:口返激坦头上表示喜欢或者不喜欢,未必是真实的。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验证这种喜欢或者不喜欢是否真实可信。
3、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漏桐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这则寓言的寓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2 11:09
这个人是傻,但他傻的可爱,因为他还有一丝的怜悯之情(虽然方法不对).当他骑驴的时候没想到驴身上背的正是他和包,驴所承受的负担正是他和包的重量.他是傻,但是他再傻而有比有些聪明人没有的品质
这则寓言的寓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9 12:11
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做出来的事和说出来的话却让人觉得是那么的笨。
求一个寓言的寓意(如不知道意思,可以告诉我寓言的名字)
1个回答2024-03-13 18:50
眼睛是说明没看到财富,手是说不知道创造财富
意思是说,有眼却看不到比黄金(是说手),有手却不知道去创造财富。
对上最后 你现在看到了吧,你十分富有
1、做人不要不思进取 2、没有什么身外物比的上自身
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寓言往往( )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 )
1个回答2024-01-21 01:54
寓言往往(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照书抄的,绝对正确!!!!
寓言故事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1 18:14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双赢的,但在此这前,我们必须要学会付出。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3 17:03
宰相丙吉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
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丙吉问牛而不问人,说明他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宰相丙吉的故事原文: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翻译:
丙吉,西汉宣帝时期丞相。《汉书·丙吉传》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暮春的一天,丙吉外出,遇行人斗殴,其中一人头破血流,横尸路边。丙吉却不闻不问,驱车而过。过一会,当看到老农赶的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时,丙吉却马上让车夫停车询问缘由。下属不解,问丙吉何以如此重畜轻人?丙吉回答说:“丞相是国家的高级官员,所关心的应当是国家大事。行人斗殴,有京兆尹等地方官处理即可,无需一国之相亲理,我只要适时考察地方官的政绩,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就可以了。而问牛的事则不同,现在是春天,天气还不应该太热,如果那牛是因为天太热而喘息,那今天的天气就不太正常,农事势必会受到影响。
汉朝还属于农业社会,农事如果不好,势必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1-19 00:29
亡羊补牢: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南辕北辙: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叶公好龙:口头上表示喜欢或者不喜欢,未必是真实的。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验证这种喜欢或者不喜欢是否真实可信。
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买椟还珠:买下盛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木匣中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郑人买履:讲了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码,到了集市上却忘记拿尺码,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再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他却回答,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从实际出发,信守教条办事呆板的人。
你想要外国的,可以看《伊索寓言》。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30 14:26
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而不考虑他人。懂得关照他人的人就能成为天使,而只为自己的人就只能做个自私鬼!
老办法不行了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4:19

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具体的事情具体对待,不能生搬硬套。

原文: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