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奇遇速成多的有声小说

怎么样可以快速遇到自已的姻缘
2个回答2023-01-29 07:21
如何快速找到结婚对象 教你正确打开方式

在我看来,相亲之所以难成事,或者一开始就抱着一定要结婚的目的,全盘考虑家人是否满意,同事是否羡慕,考虑外貌,考虑身材,对方工作,对方前途,身体状况,家庭负担……这样考虑看似周全,但是也会让人几乎无法开始一段关系,这样一来,不但无法找到结婚对象,甚至就连朋友也做不成!更糟的是,过多考虑这些条件,最后常会让人错失真爱。

因为如果考虑太多的话,我们难以彼此信任、依赖,更不用提亲密,依恋,这样心里就像有个算盘,一直在盘算着这份感情对不对等,是赚是赔。这样我们就会活在恐惧与焦虑中,感觉自己配不上对方,担心对方会抛弃自己,担心守不住这段关系,担心融不进对方家庭……总之,会有各种的担心就对了。而且,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意见相左,没有真爱“庇护”,容易导致彼此难以友好协商,不能互相体谅,难以理解,无法宽容,最终,亲密关系就会出现问题。而且,出了问题之后,会导致更大的担忧,陷入恶性循环,一种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倘若带着惊慌、恐惧进入关系,不能信任,无法依赖,人是无法体验到真爱的。于是,最后这些人可能就不敢去谈恋爱了。

所以,我想说的却是,只有将自己交出去,敞开自己,甘于付出,与人为善,乐于交往,去让彼此逐渐成为可以信赖的,依恋的朋友,去让彼此在生活、工作中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擦出爱的火花,享受激情之爱之后,最后回归到亲密伙伴中,让彼此去成为“密不可分,纠缠不清”的藤蔓,这样,我们就能无惧无怖地投入到亲密关系中,最终成为亲密爱人。

三毛曾说:如果我不喜欢,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喜欢,千万富翁也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如果你想拥有一段真爱,请你抛开顾忌,去认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三观相似的,善良的、聪明的朋友,是的,我会更加看重这个;善良,聪明,然后去和她们中的那一个人,你命中注定的那一个人,擦出爱的火花,这事得信点儿缘分,但你得给缘分一个表现机会,然后得以相伴相守,共度此生,至于其他条件,真的不必过于担忧,相信真爱会解决这一切。

请离开父母,去寻找属于你的肋骨,去与对方融为一体吧。这是很多得到幸福的人在爱中所做的实践。总而言之,两个人能不能结婚,那是恋爱后考虑的事儿,你连恋爱都不敢去好好地谈一场,连个能交心的朋友都没有,拿什么来谈结婚嘛?!最后还要交代一下,不要害怕失去,失去让人成长,关于这点,我已经谈过很多了。追女生技巧、摆脱单身、吸引女神、失恋挽回、形象改造
女子遇高速堵路顺利生产了吗?
1个回答2024-03-04 04:43

据报道,在雅西高速泥巴山隧道路段,由于前方车辆车祸,孕妇阿丽(化名)乘坐的面包车被堵在高速路上。而就在堵车时,阿丽突然早产。

经过现场医护人员的紧急处理,孕妇阿丽和新生儿被送往附近的汉源县中医院,目前母子平安。“没想到半路生产了,真的非常感谢高速执法人员和医护人员。”昨晚,躺在病床上的阿丽说。

产妇阿丽介绍说,她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人,今年34岁,本来预产期还有10多天,当天准备前往成都再转车去重庆找她的丈夫,没想到半路就生产了。“真的非常感谢高速执法人员和医生护士,让我顺利生产。”她说。

歌词:他遇到长途车,加速跑却引来车祸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11 06:47
是这个吧?!
《红绿灯》——周子琰

同样的目的地

可能因为一个红灯

会有不同的路程

有人按图索骥

有人选择了小胡同

走了不同的里程

他遇到场堵车 加速跑却引来车祸

你一路很畅通 最先到达了目的地 却没空欣赏过程

北京纽约 都堵在早晨九点

司机抽着烟 乘客黑着脸

广播嘻嘻哈哈话早间 一天接一年

爱人敌人 随时都可能碰面

一会儿红着脸 一会儿青着脸

透过玻璃车窗看世界 每天都在变

斑马线的白色

间隔了故事的离合

是谁在踩下离合

道路越来越多

那些结伴而行的人

在汹涌中走散了

他骑单车经过 那些曾喧哗的角落

你在地铁穿梭 城市最黑暗的脉络 没有信号闪烁

北京纽约 都堵在早晨九点

司机抽着烟 乘客黑着脸

广播嘻嘻哈哈话早间 一天接一年

爱人敌人 随时都可能碰面

一会儿红着脸 一会儿青着脸

透过玻璃车窗看世界 每天都在变

交替之间 有几秒绿灯出现

有人停下来 有人走向前

谁与你我打了个照面

就在 一念之间
人生最难熬是遇上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4 02:13

人生最难熬是遇上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

人生最难熬是遇上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到更深刻的哲学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不速之客”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与它们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不速之客”的含义。通常,“不速之客”指的是未受邀请或不经意间闯入某个地方或某个场合的人或事物。例如,一个毒蜂突然闯入了您的家里(也许通过墙壁或开着的窗户),或者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预见的挑战(比如计算机系统崩溃)。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能遭遇“不速之客”。但重要的是明白它们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普遍存在的事情。因此,就像准备备用电源一样,需要对这种潜在干扰进行适当的准备。

在个人层面上,遇到“不速之客”可能导致焦虑、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对于那些爱好规划的人来说,事先有条理地规划好一切并掌握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很重要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无法预测或控制的事情仍然会发生,这时就需要采取灵活应对。“不速之客”也可以促使我们认真思考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以更好地面对挑战。

在组织层面上,管理人员需要培养员工强大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以帮助他们应对“不速之客”。同时,组织也需要积极跟进新技术、流程和趋势,以避免过时和落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组织可能面临不同类型的“不速之客”,但对策是通用的:建立紧密的团队和集体意识,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

最后,扼杀“不速之客”的最好方法就是预测它们,并有准备应对。只有在个人和组织准备好应对意外事件时,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和可靠。

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怎么算?
1个回答2023-08-18 12:07

相遇问题公式: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4、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5、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的速度。

6、甲的路程=相遇路程-乙走的路程。

相遇问题的解题技巧

要正确的解答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如运动的方向(相向,相背,同向),出发的时间(同时,不同时),出发的地点(同地顷辩模,不雀缓同地),运动的路线(封闭,不封闭),运动的结果(相遇、相距多少、交错而过、追及)。

两个物体运动时,运动的方向与运动的速度有着很大关系,当两个物体“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时,此时的运动速度都是“两个物体运动速灶旁度的和”(简称速度和),当两个物体“同向运动”时,此时两个物体的追及的速度就变为了“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差”(简称速度差)。

共速时遇见不应该已经撞上了嘛,这里为什么是共速时相遇刚好没有想撞?
3个回答2023-06-09 01:35
共速时遇见不应该已经撞上了嘛,这里为什么是共速时相遇刚好没有想撞,共速也不可能相撞的。
开车总是遇到减速带,减速带不减速会对车有什么伤害?
2个回答2022-12-21 22:54
过减速带不减速,这样汽车悬架、轮毂、内饰件会产生异响,频繁的不减速通过减速带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是车在减速带上, 状态的时刻是轮胎被压扁, 然后到车轮上, 再回到路上, 每次这样的驾驶都会在一年内与轮毂相撞, 自然会对轮毂造成损害 ", 因为这种由车轮引起的驾驶方式不是少量的圆形。
遇见喜欢的人作文求速度
1个回答2022-12-21 15:54
而当你遇见对的人时候,你不会有患得患失的感觉,不会害怕失去,因为你们心有灵犀,彼此坚定,和他在一起,你会感觉很踏实,很幸福,眼中重新唤起了光芒,坚定而有力。作家杨大侠说道,有种幸福叫做稳心。
【快速阅读227/300】《当我遇见一个人》
1个回答2023-12-02 16:35
【快速阅读227/300】《当我遇见一个人》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爱孩子,也是爱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你必须去感受,才能获得疗愈。看见是疗愈的开始,看见是真正的爱。

第一章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

        如果顺从天性的亲密育儿反而会使妈妈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她的心里一定有一个糟糕的内在婴儿。母婴关系的影响会伴随我们一生,认识它,我们便有自由去改写自己和孩子的命运。陪伴我们自己,回顾生命最初。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故事多一分理解,对孩子就会少一分评价和要求,多一分看见和疗愈。

1、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孩子越小,与扶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最难疗愈的是母婴关系中的创伤。婴儿出生后,处在和母亲一体的感觉中。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回应。没有回应,孩子的世界将是漆黑一片,而亲密也可以疗愈一切。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2、孩子夜哭,因为需要你。可能是感受不到妈妈的存在,顺着母亲的本能去安慰TA。妈妈平时多去感受婴儿,去联结,让情绪自由流动。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让曾经受伤的自己和孩子共同长大,再一次用心灵去生活。父母自己内心安静,孩子自然会在安全的能量场中睡着。不存在婴儿,只存在母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婴儿都无法单独存活,婴儿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精准地反映母婴关系的质量。

真正的陪伴是身心临在。跟随婴儿,跟随当下,不去控制和改变,这是妈妈能给婴儿的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妈妈自己巨大的滋养。

3、孩子最渴望的是被看见——被父母看见真实的自己。婴儿是父母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婴儿是极其敏感的存在,他像镜子一样反映父母的内心世界。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的内在婴儿,亲密育儿收益最大的是妈妈。照顾好自己,及时求助。真正的陪伴是身心临在(有觉察力地安住于当下)。哭泣是婴儿表达内心情绪感受的方式,不应被阻止,而是被呵护、陪伴,被充分允许。跟随婴儿,跟随当下这是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妈妈自己巨大的滋养。

4、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来自于父母从小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是被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被及时满足的孩子更懂得珍惜和享受当下。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及时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难,不必勉强,跟孩子解释原因即可。放下焦虑的头脑,不在评判孩子,以一颗谦卑之心,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玩耍,享受当下的生命。因为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学会享受当下的幸福。

5、退行,内在疗愈的种子在发芽。尽量满足孩子的依赖,允许他能力退化,允许他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强迫他对其他人友好。允许退行,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有成长在进行。

第二章 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不打扰,是一种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节律的大智慧。父母不用惯性思维框住孩子,孩子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体验属于他的无限可能。若父母用自己全部认知去教育孩子,最好的情况孩子也不会超过父母;若父母对孩子的灵魂心怀敬畏,只是给予关注、陪伴,而不打扰,孩子自然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奇迹。你过去走过的弯路,可能正是孩子未来开拓的蓝海。孩子的出生,是来引领我们回归心灵的生活。培养一个天才很容易,父母只要不用自己僵化的、自以为是的头脑试图教导孩子即可。

1、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孩子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有着神圣的内在规律,孩子会天然去体验各种事物,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

2、限制是伪造的爱,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越禁止越逆反,学会正向给孩子下指令,例如(我让你“不要想一头粉色大象”,可是在你脑海中留下的确实一头粉色大象。正向表达去想一头灰色大象,明确说出你的目的)。

3、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孩子无需刻意培养,给予充足的爱,放在孩子自由发展,他就会展现无限的可能性。规矩只有在涉及两个以及以上的人的时候才有意义。脱离感受的规则冷冰冰,规则不是被训练要求来的,而是在感受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给孩子的爱,再多也不为过,两个清楚自己感受的人之间自然形成规则,而且是流动的、灵活自在的规则,我们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由选择,成为他自己。

4、智力发展来自于体验而非知识。请给孩子空间,让他自由感受、体验各种事物,别用我们狭隘的头脑来限制孩子的无限可能。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真正的好习惯其实无法靠训练养成。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无须训练。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自发、自然的选择。任何顽固坏习惯背后都是在呼唤爱。

5、不期望改变。无论父母的话说得多漂亮,貌似多尊重孩子,但只要起心动念想要改变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爱,而是能量被阻塞。当我们有了足够高的觉知,就会发现每个人当下的体验就是他最需要的体验,而只有无评判的觉知和关注,才会点亮对方的心。

6、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地把负面的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看见孩子的闪光点,正面去强化。

7、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改变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我们不用抱怨社会,父母的自我成长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第三章 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父母和孩子建立怎样的沟通模式,孩子在未来就会重复怎样的关系模式。无所隐藏,正是精神分析所做的事,然而让真相呈现的,并不是分析,而是爱的照见。请用最大的善意呵护孩子无所隐藏的状态,莫要让评判裹住他的本心,莫要让他因受伤关闭心门。关上的一刹那,我们就真的错过了。

1、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类型:共振互动型、以母亲为中心型、无关反应型和情感逆转型,其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共振互动型,婴儿自主的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地对婴儿微笑;婴儿夜半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会同时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

2、不评判,只确认感受。如果父母是在“无关反应”和“情感逆转”的环境中长大的,那么很难与孩子产生自然丰沛的情感呼应,但至少可以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反应模式。拒绝不等于伤害,让孩子受伤的是附带的评判,没有评判的拒绝,没有委屈的付出,爱依然可以流动。

3、孩子间的冲突不会引发创伤,但父母的干预会。冲突是生命历程中必然的体验,是孩子生命张力的体现,如果父母制止和评判,就会让冲突真正的变成阻碍成长的坏事。不出现危险家长最好不干预和评判。

4、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的多寡,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通过觉知培养陪伴的品质,父母要通过自我觉醒与成长提高陪伴的品质,更好的活在当下,更好的临在。不改变,才能真正的陪伴。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看见我们头脑中想像出来的“正确”的对方。通过觉知培养陪伴的品质:觉知头脑中的妄想,真正的共情,和对方交谈,交谈的核心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而不是自己的想法。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禁止孩子表达情绪,是造成孩子意识和潜意识的分离,这才是形成心理创伤的基础。

第四章 会痛的不是爱

        轮回有巨大的推动力,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会把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无论我们在意识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潜意识却总在制造相同的陷阱。有的父母秉承“爱与自由”的理念,却经常遭到周围人的攻击,这是因为人类潜意识。没有觉知的人看不得享受爱与自由的孩子,那样会触发他们旧有的创伤。做好父母,需要强大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意愿,然后像母狮子一样充满力量,捍卫自己的孩子。

1、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没有界限,不是因为无私;没有界限,哪怕是付出,也是自私的行为。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真正的好心,是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只有当别人希望听取我们的意见时,我们才真诚的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好心必然得到善意的反馈。

2、孩子不必为父母的错买单,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承担后果。

3、可以不原谅父母,我们不是一定要和父母修复关系才能自我成长。父母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真有能力真正看见孩子,但我们依然可以成长,并且拥有爱和不爱父母的自由。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决定孩子的性格。

4、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温和而坚定地“反控制”,做自己,可以参考《不要用爱控制我》。家庭秩序不可错位,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定海神针”。告诉孩子父母的事会自己处理,跟你没关系,孩子会有踏实的安全感,能够专心发展自己,同时学习到父母自我负责的态度。

5、在人的攻击行为背后,是对爱的强烈渴望——渴望有一个人能够宽容自己所有的攻击,能够无条件的爱自己,能够把自己从无尽的痛苦中拯救出来。所有已经发生的苦难,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觉察是起点也是终点。把能量集中向内,觉知自己的情绪感受,安抚自己的内心婴儿,所有对别人的指控,都是自我指控。孩子是帮助父母走向自我认识的桥梁,有意识的逐步提升觉知力,是做好父母的根本法。抗拒让能量固结,而接纳让一切自然流动,呈现完美的安排。觉知就是全然的体验。

第五章 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破除潜意识中的限制性信念,未来的发展才不会受制约。

1、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童年的匮乏影响孩子的一生。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

2、认为自己值得,财富就会追随你。父母若对金钱没有匮乏感,在能力范围内全然满足孩子,孩子未来和金钱的关系自然轻松丰盛。一个人能拥有多少财富,取决于他的潜意识认为自己配得上多少财富。所有关于成功的信念都制约你成功。

3、给孩子丰盛的人生:听见孩子的欲求;及时回应,诚实回应,无条件给予。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欲求,创造接触满足,满足后退回。守住自己的初心。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