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密祉乡的旅游景点
1个回答2023-12-04 14:24

1、古驿道风貌
文盛街茶马古驿道,因地制宜,依山布局,打破了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的建筑风格,道路(巷道)随山势曲直而布置,房屋就地势的高低而组合。居所、民居建筑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也有“一颗印”式院落,土木结构,青瓦屋顶。房屋依山而建,一般由主房、厢房、面房、耳房组成,主房依山就势而建,高于面房和耳房,主房的前面为面房,两山侧为耳房,主房下两边为厢房。解放前,大多数是木屋草顶,现98%为土木结构,瓦屋面。按传统习俗,主房所有权属父亲,面房属母亲,耳房属儿女。文盛街市井设计,石板古道依山势布局,有主街,有巷道,有沟渠也有暗沟,街依沟延伸。高低错落,酷似江南集镇,又近于山镇特征,别具一格,如一幅迷人的风景画,有一种自然和人工巧合之完美,可算高原山区建筑风格的一大特色。
2、魁阁(又称魁星阁)
位于文盛街北出口处,青瓦覆盖,钩角飞檐,红栓(今已剥蚀)顶层高高挂着“魁星阁”匾,古朴庄严。它坐北朝南,大门敞开,四级古台阶,上至楼底平台,台上由大长古镶边砌成。跨入高门坎,阁内有一泥塑像。这神像一脚独踩鳌头,一脚高跷顶斗,双手高举,分举笔砚,圆眼环睁,作圈
密祉镇点状,甚为威严,象征对文人的考核,传说,他就是掌管科举选儒大权之魁星神。成语“独占鳌头”即源于此。科举时代喻为中状元者,现多用于形容考试名列榜首之人。站在魁阁楼凭窗远望,文盛街,密祉坝,东边的村落可尽收眼底。阁楼四周的竹、桃、柳、塔汁树及园圃,与阁楼构成一幅郁有葱葱,富有乡村园林情趣的天然画图。
3、土主庙
在魁阁西侧的三十米处,是一院三坊一照壁古色古香的建筑。大门虽简朴,但是不失古建典雅风格。进入大门,满院花木,交相争艳。花木皆 植于约三米长,一米高的大花台上木锦花树遮了半个院子,紫薇花树高出院墙,花团锦簇,艳丽多姿,耀眼夺目。南厢房三间,北厢房三间,均衡排列。雕画显目的下殿,立有各色泥塑佛像,中间一尊,传说是保一方平安的土主神像,古代常常在此祭祀,香火不断。清代时期,文盛街利用此庙为义学,私塾。教师是本街贡生李元阳先生,在当时重男轻女的时代,李贡生打破教男不教女的封建陈规,学生实行男女均收,教的是“忠”、“孝”、“仁”、“爱”、“礼”、“乐”,许多现在八九十高龄的老人,都在上过学。上辈老人讲,每每挑水或路过此庙,里面常传出朗朗读书声,令人驻足神往。它给文盛街增添了文化书香气息,传播下文化种子。经岁月的风雨剥蚀,现已失去了当年的光彩,除紫薇树依然傲立开放外,房屋已残破并改作它用。
4、文宫(今永和完小)
位于土主庙上方西侧,从土主庙大门西上石块铺砌的小坡约百米到坡头,即到文宫前平坦场地。登七级台阶,进入文宫大门,便是四合院一进两天井,古代是传统艺术建筑风格的大院。主院为一殿三厢楼房,东大门楼,是三层砖瓦土木结构的大楼,是文盛街“大木匠”刘京安负责设计建造的传统建筑。此楼高大,美观而坚固,北厢房三间,有会客厅,办公室,还有宿舍,北角侧门进去,又是三方小院,用一敞院,西边和南边有一厢瓦房,东边南边是围墙,此院既是花园休闲场所,又有教室、工作室。主院内有两棵桂花树,北边一棵为金桂,南边的是银桂(后枯死)。正殿就是“孔圣先师”大殿。沿十级石梯登堂,两侧大柱有色彩,巨龙盘绕,大屋顶画栋雕梁,各色图案,五彩缤纷。殿前走廊各扇屏门,雕刻有龙、凤、狮、虎和各类花鸟古代民间故事人物,山水形象各异,工笔精巧,栩栩如生。大殿神龛上除文昌帝君塑像外,又有檀香木精细雕刻的孔子牌位,两旁是一副述说孔子生平业绩的对联:“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逢祭孔节日,许多乡绅文士教师都来此殿顶膜拜,唱颂赞歌。此礼节纪念活动,解放后自然消失。文宫经多次易名,这所学校历史悠久的“百年小学”培养出不少人才,在此读书的学生中,有许多都在国家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中成了骨干和中坚力量,有的在大学、中学、小学任教;有的在省、州、市、县级国家机关任职;有的在军队中担任保卫国家安全之军职。崇文重教的文宫,现在真正成了桃李芬芳,欣欣向荣,育人兴国之福址。
5、聂家马店
位于文盛街古道上方,离村委会100米。聂家马店是当时茶马古驿道上最大的一家马店,面积3200㎡,从平面布局来看,为四合院、土木结构、青瓦屋顶,由主房、厢房、面房、耳房组成主房座西朝东,两侧为厢房,院内走道2.5米,长80m,走道两边有客房5间,供客商歇脚之用,后院有一过厅,主房两侧为马厩有一口古井,深为20m,直径0.8m。从功能上看,该马店设施齐备,不愧为当时较为繁华的马店。
6、杨家桂花店
位于文盛街古道上方,因院落中有一棵直径约0.3m,10m的大桂花而得名,是古驿道上占地面积最大(4000㎡)的马店,房屋布局错落有致,构造较为复杂,房中有房,巷道环房屋布局,长110m,宽3m,房屋土木结构,正房左侧与二房住入,右侧有一过厅直进后院,为马帮首领的豪宅区,厢房是客商住处,正房前有马厩三间,且有单间马厩和单间住宿,方便马夫管马。
7、古戏台
位于古驿道上,土木结构,上下两层,走道居于整个楼台中央,两侧均有楼梯可上下戏台,戏台前用雕刻装饰,上层为表演区域,下层供化妆准备用,后院供人住,占地450㎡,古戏台是集文化交流和戏曲艺术欣赏的集聚地,来往客商常聚于此,欣赏地方文化和解旅途之疲劳。
8、石家耕读大院
位于古驿道中间段,大院整体为“三方一照壁”,前面是过厅夹一小院,大门过厅再进二门到后院,三进至布局,形成了风情浓郁,优雅的古朴风貌。石姓家族从南京经德苴阿助迁徒到密祉文盛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此院落里,历代石姓老人都非常重视“耕读”且文风很盛,家教甚严,故人才辈出,学子比比皆是,并获 “太学生”匾额。清代出秀才,民国时有4个大学生,现代大学生达20多人,并有石绍程、石贤才、石天才、石兴才等一批文化人、被乡人誉为“鸡枞窝”和紫竹林中的“文化大院”。
9、尹宜公故居
弥渡早期中共地下负责人,民歌《小河淌水》的收集整理者尹宜公,其故居也在文盛街中央,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顶,长30.2米,宽11.6米,占地350.32㎡。由于历史因素,部分房屋无人居住,急待修缮,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下,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10、周家巷道
主巷道长420米,支干道一条与张家、戴家、杨家各大院相通到文盛街入口,长1100米。一条经过张家大厂分岔至李玉池、李玉正家大院长300米。巷道犹如鸡肠子、“迷魂阵”,弯弯曲曲,依房屋布局,把古驿道上排建筑融会贯通,户户相交,此路在古代的设计理念也居于在抵御外来侵入方便反抗或隐蔽,也因此,巷道深厚的文化成了旅游景点的又一大亮点。
11、李家大院
此院占地面积较大,房建结构较规范,并与其南的单院房相联共进一大门。四枋房建完整,南北耳房健全。此院落为正东西向,主房座西向东,据实地考察其木作结构及木料质地,当为清末新建,局部枋、檩、雕刻已有糟朽。此院各房均为重檐,且外走廊部分(俗称厦裆)均已被从檐柱一线装修利用,仅留60cm左右坎沿。院天井较大,东西1013cm,南北913cm,基本呈正方形,故此院落呈“一颗印”格局。
12、碧云庵
原名“飞来寺”,革命根据地之一,是文盛街后山坡上风光奇旎的古代佛教胜地。坐西朝东,屹立在古柏、桃李、桂林中,前面是层层梯田,下面是古木森森的梅家阱,南面是葱笼秀美的打箐苗山,面是松林莽莽的凤凰山,面近邻仁和里(新村)。碧云庵寺为一祖宗教建筑群,建筑群沿西依山建有照壁,大雄宝殿,西侧有祖公坛、玉皇阁。“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建筑,檐下为不雕垂花构件斗拱,其斗拱,檐枋等雕刻精美。殿内主要有用黄铜塑的“释迦牟尼”像和用乌铜塑的“闺佗”像,其余为太上老君、孔子等二十余尊塑像,形成了三教同殿的宗教信仰。在“大雄宝殿”东西侧,均有过厅,南面厢房为“祖公坛“,后为菜园,西面厢房为客房,后为花园,花园内有古茶花“九仙十八瓣”、玉兰、松柏等古树名花数十种,有10㎡左右的圆池,内设假山,花园集观赏游乐为一体,常有文人骚客聚于此,品棋诗画山水。大殿东西房及正门过厅均为二重歇山殿阁式建筑,庄严古朴,错落有致。每逢民间太阳会、光阳会等会期,香客不止,络绎不绝,正月十五期间,文盛街在此编扎龙灯。
13、水碾、水磨、水碓房
坐落在街南端玉帝山脚,小赖坡旁100米。始建年代无法考证。它的构造,为前辈人世代造福的功能至今在人们头脑中仍难以磨灭。它是利用丫口子(安乐村)奔流而来的亚溪河水分流作动力碾米、磨面、冲碓的。整个建筑分三层,象一座多层楼台式的上层是大碾户,内有一个大圆盘石槽,石碾通过下面的水轮旋转,传到轴杆,驱动石碾沿石槽内转动碾压而出米粒,由碾子碾出的米光泽好,颗粒不碎。人多的大家庭,多数到碾房碾米,连接碾房下面的是磨房,是继续利用碾房流下来的水,冲入磨水槽,带动轴推磨旋转磨出面粉的,磨面的种类有:小麦、大麦、荞子、高梁、蚕豆、豌豆、包谷等。再下一层是碓房,是再利用磨房流出来水用渡槽引下冲动碓房的大水轮转动,使水轮轴上的方板下下敲打碓尾,以此启动碓嘴石冲臼窝里的谷物。碓有四张,碓的使用较灵活,谷多的要四张,谷少的可视情况用一或二三张,大小户人家都适用。文盛街这座由碾、磨、碓三连贯组合的农产品加工作坊,在没有电碾磨之前,它不但减轻了人冲、人磨的劳动强度,造福了本街附近一些村子的村民。这座三用加工作坊,现虽已成为历史,但当时前人科学利用水资源服务生产、生活的智慧及创造力却深深的为文盛街后背人们怀念和敬佩。
14、珍珠泉
位于文盛街最南端,之所以得此盛名,是他与其他村镇多数大小水井相比有如下一些特点:其一、具有乡村园林建筑特色。井坐落在葱葱郁郁绿草、柳林之中,旁边是哗哗奔流的亚溪河,两岸是碧树葱笼、绿柳婆娑了、幽幽含烟,珍珠泉旬镶嵌在河畔的一颗明珠,井为正文形,由条形正面石砌成。深约三米多,四边各长2.5米,井面栏用整块长条大正面石铺成,挑水男女沿石板而行平衡不滑。其二、水质清纯,由地底层冒出的天然矿泉水冬暖夏凉,清沏见底,洁净清甘、爽口,用它制作豆腐、黄豆粉、甜米酒、酱菜等,外观色泽、品质最佳,食之甘味。为全密祉市场及县境内外消费者所青睐。水质标准符合国内国际指标要求。其三、出水量大,一年四季水象晶莹的一串串珍珠源源不断从井底冲向水面,大旱之年,亦然如此,不会干涸,以其永不休止的甘泉滋润着文盛街世代繁衍发展的子孙。
15、凤凰桥
与珍珠泉相伴,是古驿道上极负盛名的古桥梁之一,呈东方民族园林设计风格,双孔青石,桥身长约14米,宽2.1米,桥面全部用宽0.4米的长石条架成,桥两边有石雕柱栏杆作防护,重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造型精巧别致,中间的桥礅成棱形,向桥东西突出,犹如桥的两翼,名为“雁翅”,真正体现了“凤凰桥”的形态内涵,既起到装饰作用,又符合力学的原理,充分体现了当时能工巧匠的才智。为保护古桥,当地人民在古桥东侧修建了现代的钢混桥,一新一旧,一古一现,相映生辉,相得宜彰,体现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历史的尊重。 桥的北头有一棵浓荫如伞的大槐树,开花季节,清香四溢。桥的台面西部立有一尊背东朝西、体重千斤,高1.8米(含底坐),昂首巍坐(非狮、非虎、非麒麟)的大独角兽的石雕旬。
16、文明阁
与凤凰桥相连的,原名“财神阁”,建于四十年代,为重檐攒尖顶,明二暗三层,总高约9.8米,底层高2.8米,古驿道自北向南穿行而过,是古驿道上古驿站关隘的显著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1、密祉花灯
密祉花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追本溯源,它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据历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治国有方,选贤用能,把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据传,为李翠莲冤死一案,他曾魂趋地府,调查了三教九流在生时的所作所为。唐太宗还阳后,举办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大法会做道场,以普度各种受罪的阴灵。在大法会之前,组织了一批能歌善舞、爱唱爱跳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化起妆来,载歌载舞迎接“灯神”,抱“灯神”牌位的唐太宗为了不让他人看出自己,让丞相魏征将自己的眼眶、鼻子、嘴巴都抹白,并穿上黑罩袍,戴上鱼尾帽。这个抱“灯神”的角色在今天叫“老打岔”。水陆大法会期间,人们尽情地欢唱,自编自演,扎起彩灯,舞起狮龙。这就是传说中的花灯起源。
密祉正月十五、十六花灯盛会相传是:古时候,东、西宫皇后因西宫皇后用竹篾扎了一个大脚女人玩花灯,惹恼了东宫大脚皇后而两宫大动干戈,西宫部下被追杀至密祉太极顶,危急中,部分将士跳下峡谷,紧急关头,皇帝得知真情,发急令招安。西宫所余部下回到弥渡,踏歌欢庆,时值正月十五元宵节大放花灯。这就是密祉正月十五、十六元宵灯会的源来。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密祉花灯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晶。密祉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咽喉要地,一条贯通南北的古驿道穿坝而过,交通的便利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文化的交流。经天宝战争,两伐南诏,这里留下了10多万散兵游勇。这些人不仅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苍劲古朴的黄河文化。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的定西岭战役,以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的活动,又带来了大量缠绵婉转的江南文化。正是由于南来北往的文化交流、融合,使弥渡密祉花灯广采南北文化的精华,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在广泛传唱中与当地民歌糅合成本地特有的流派、唱腔、曲调,表演诸方面均具有地方独特风格。
从“灯神”牌位的纪元、称谓看,与其有关的盛会源起,是不会晚于唐南诏时期的。“灯从唐王起,戏从唐王记”就是由此而说。灯会的程序一般分为接灯、耍灯、捂灯、闹灯、卸灯。队伍按先后顺序:扁灯→狮子→日月灯、桶灯→龙→小七姑娘→花瓶灯→白鼻子、大脚婆压阵灯队在供奉灯神牌位处组好队伍,由白鼻子抱灯神牌位走在队伍前,队伍与接灯神时相同,大家一齐唱着灯、跳着灯、耍着灯,到村口接灯神处,到了村口全体对着牌位下跪烧香祭拜,接着报吉利。内容为总结灯队的玩灯情况,并祈求灯神给予一年的保佑。由领狮人撕下狮子、龙身上点过光的地方,剪下一点龙、狮身上的“皮毛”与“老郎神”牌位一起烧掉。将“龙皮”、“狮子”皮解下,收拾好,队伍从现在开始不准敲打鼓,不准唱灯,不准高声喧哗,全部静悄悄地回到供奉灯神处,清点各种服装、道具一并装箱,不再使用。至此,整个灯会结束。组好的队伍要先到供奉“老郎神”—即“灯神”牌位前祈求平安、顺利,才能带着灯队去上会。各村灯队都要到密祉大寺前闹灯,据老艺人讲,因为大寺里供奉着密祉最大的神,所有灯队都必须到这里上会。行进途中,灯队以表演“过街灯”为主,即边走边舞,边走边唱。以花灯小调为“过街灯”表演曲调,到了大寺正前方后,灯队以表演“团场灯”、“簸箕灯”为主。灯场上不分老少,不分长幼,自娱自乐,各显其才。女人们舞的“母龙”,男人舞的“公龙”,还有儿童舞的“娃娃龙”,都在灯场上一显身手。巡捕村的云高台,更是一道特色风景(只在闰年表演)。
2、《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源于密祉。词曲改编作者尹宜公先生,1924年出生于弥渡县的密祉。他回忆1947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作这首曲子时的情景说:“密祉放羊调优美的旋律让我想起家乡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风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来亮汪汪》的歌名。云南大学《教学唱》主编江骛建议用《小河淌水》更好,这首歌发表后,逐渐流传开来。”
1945年“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以后,云南大学先后有两个由革命青年组成的合唱团—“哈哈合唱团”和“南风合唱团”,1947年春季以后,《小河淌水》就在这两个合唱团传唱。1953年黄虹在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歌舞汇演时将原来的男女对唱改为独唱,演唱了此曲,随后又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唱了此曲,以后时乐濛将它改编成管弦乐由总政文工团在许多国家演唱,《小河淌水》便想长了翅膀,驰名于今,传播国内外。

小学四年级关于旅游景点和景点故事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02 00:55
今天, 去了番禺的八大旅游景点之一——南沙天后宫。

一下车, 就看见了一座塔,叫了望塔。过了一会儿,妈妈叫 过去看碑上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南起金龙北起凤,下联是:沙藏碧玉海藏珠,横额是: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接着, 走到了一个殿,殿旁边有一个盆,是净手盆。先用水把手打湿,再使劲搓盆耳。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可以看到盆里的“电动波纹”和“电动水花”。 走进了殿,拜了一下玉皇大帝就出了殿。

来到了第二个殿,殿旁有两座楼,右边的是钟楼,左边的是鼓楼。 先去钟楼,楼里有一口巨大的钟,上面写着:敲钟三下,长寿三年。 每人都敲了三下。接着, 又去了鼓楼。大鼓上写着:敲鼓五下,五福齐来。 又每人敲了五下。

一路上山,来到了塔下面。 坚决要爬上塔,爸爸跟 去了,妈妈鬼鬼祟祟地跟在后面。到了塔顶上,一阵风迎面吹来, 仿佛象一根小草在树叶王国里……

当 向山下走去的时候, 回头看了看在后面的了望塔,感到一点儿留恋。 觉得这雄伟壮观的了望塔,不应该在这儿,应该在历史上出名。

今天, 不只知道了天后宫雄伟壮观的了望塔,还知道这个天后宫是纪念妈祖——林默的
绍兴旅游景点哪里好玩绍兴旅游景点推荐
1个回答2024-04-11 10:45

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秀美的山川美景,众多宝贵的历史遗迹,这里人杰地灵,先后涌现了许多的历史名人,流传着许多颇有趣味的故事,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前来游玩观光。

概况

一说到绍兴,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自然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这个建于夏代,有着2500年深厚历史的文化古城,浙东古运河是她的血脉,会稽山是她的脊梁,鲁迅的书屋、沈园的词、兰亭的书法和绍兴的老街和古桥都让绍兴有了浓浓的书卷气。再坐上乌篷船,在小桥流水间穿梭一回才不枉来一趟绍兴。

最佳旅行时间

绍兴每年3-4月春暖花开,是到绍兴最好的时节。绍兴地区的诸暨市五泄景区以自然风光取胜,每年的4-5月一般为丰水期,尤其遇到暴雨,水量突增,风景尤为秀丽,此时游览效果最佳。而兰亭国际书法节、吼山桃花节等著名节日庆典多于此时举行。度过梅雨时节,待到金秋十月,暑热渐退,所谓“十月小阳春”,正是出游的好时机,而且绍兴黄酒节、湖塘桂花节多在此时举办。

最不适宜旅游季节:绍兴全年平均7月最热,1月最冷。

景点推荐

安昌古镇

绍兴最原汁原味的古镇,依河而建,北岸为商市,南岸是民居,水上众多石桥连接两岸的往来。沿河老街上有扯白糖、箍木桶的手艺人和古老的店铺,最有味道的要属到叙昌酱园参观酱油晒场。还有城隍殿、中国银行旧址等历史建筑,绍兴师爷博物馆展有师爷的历史、生活用物和日记等。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安昌的腊肠和酱油远近闻名,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播出后更是火遍全国。每年元旦3天的腊月风情节,除了乡土气息浓厚的社戏、民间宣卷演唱,还有热闹的水上婚礼船队。

柯岩风景区

位于柯山脚下,包含柯岩、鉴湖、鲁镇三部分,拥有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石潭、石壁等奇景。景区包括石佛、镜水湾、圆善园等四大景点,最特别的是“天工大佛”和“奇云石骨”,神奇的“云骨”头重脚轻,底部处不足一米,已屹立千年。鲁镇本是鲁迅笔下虚构的小镇,鲁镇景区则是为了还原鲁迅笔下的“鲁镇”而建,江南水乡,灰墙黛瓦,没准还能碰到阿Q和祥林嫂。泛舟湖上,看看绍兴的石桥和仙人遗留下来的古纤道;香林景区是大片桂林,里面的桂花糕很值得尝尝。

仓桥直街

仓桥直街位于越子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典型的青石板、湿苔藓、乌篷船,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色。街道两旁是绍兴特有的台门建筑,还有不少商店和餐馆、特色小店和展览馆。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在街头漫步,你会遇到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满满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傍晚的时候,更能感受到老街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拍出的照片也很有感觉。

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是绍兴市内的一条历史街区,是文豪鲁迅先生少年时生活过的地方。景区内保留了当年的老建筑,恢复了先生笔下的土谷祠、寿家台门,再现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小学课本中的场景。可参观鲁迅生平事迹的纪念馆,藏品丰富,里面有先生用过的家具,孩提时的玩具,还有闰土送给他的贝壳。还可去《阿Q正传》中提到的土谷祠和静修庵、《呐喊》中提到的当铺“恒济当”看看,感受一下作品中真实存在的建筑场景。

五一去哪里旅游人少,风景美呢?
1个回答2024-01-29 14:3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的共同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在每年的五一假期都会迎来数百万的旅游者。然而,在五一旅游旺季期间,人们往往会面临高昂的旅游费握燃用、人满为患的景区和长时间的拥堵等问题。因此,一些人开始关注那些不太受欢迎但仍然值得一去的城市。本文将介绍五一旅游期间哪些城市爆冷让你出乎意料。

宁波

宁波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宁波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月湖、天一阁等。此外,宁波还有一些自然景观,如东钱湖、雪窦山等。在五一期间,宁波的铅皮芹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你可以更好地欣赏宁波的文化和自然景观。

湛江

湛江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有着广阔的海岸线和自然景观,如霞山岛、银滩等。此外,湛江还有一些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雷州半岛、石岐关等。在五一期间,湛江的旅游业不是很发达,因此,你可以更好地享受湛江的美丽和宁静。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中国西北地区槐毕的中心城市,也是新疆的首府。作为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城市,乌鲁木齐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如大巴扎、天山天池、博斯腾湖等。在五一期间,由于新疆的旅游业受到了一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乌鲁木齐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你可以更好地体验乌鲁木齐的独特魅力。

丽江

丽江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省,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文化的城市。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保存完整的纳西族传统村落。此外,丽江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虎跳峡、玉龙雪山等。在五一期间,丽江的旅游业相对较为冷门,因此你可以更好地欣赏丽江的美景和文化。

包头

包头位于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在包头,你可以参观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如昆仑文化遗址、蒙古文化公园等。此外,包头还有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大青山、青山湖等。在五一期间,包头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你可以更好地体验包头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总之,在五一旅游旺季期间,大部分人都会前往热门城市,导致景区人满为患、交通拥堵等问题。因此,如果你想避免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前往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美丽的城市。以上介绍的宁波、湛江、乌鲁木齐、丽江和包头是五一期间相对冷门但值得一去的城市。无论你是想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历史文化、还是体验不同的地方风情,这些城市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惊喜和体验。

大年三十有旅游景点大全
1个回答2024-01-18 16:44
大年三十一般都很冷,最好去南边的海岛旅游,像三亚啊什么的都很热门
有哪些电视剧用神话故事讲怎么来的旅游景点
1个回答2024-01-14 08:21
《大汉天子》——酒泉
有没有什么书介绍旅游景点小故事的
1个回答2024-02-09 15:07
《走进北京》

《走进湖南》

《北京自驾游》

《湖南自驾游》

很多的!到书店或者网上找下很多!
西安的旅游景点
1个回答2022-11-28 23:13
大雁塔 秦皇宫
大理旅游景点
1个回答2024-02-16 23:27
云南的大理是很有名的旅游之地,大理景点挺多的,楼主去参考一下逸行旅游网上的昆明、大理、腾冲、怒江大峡谷10日穿越之旅吧,我觉得那路线特别适合跟家人一起去。在弥勒泡温泉,红品红酒,看弥勒大佛,大理景点还有大理古镇的沧山洱海,我觉得那里是大理最美的地方了。还有蝴蝶泉、崇圣寺三塔、南诏风情岛、清碧溪、七龙埋陪女池等等,苍山清碧溪,丽江古镇和玉龙雪山也可以顺路去看看。大理景点最有名的是三塔和蝴蝶泉。蝴蝶泉的水很清澈洁净,是地道的山泉哪。崇圣三塔是大理代性的建筑物。大理最著名的大塔为崇庆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西北 2公里的苍山应乐峰下,为南诏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有规模的佛教寺庙,现寺已毁,三塔犹存,卓然挺秀,俊逸不凡。其实大理最有名的就是洱海,苍山,三塔这三个地方,鸡足山可以去看日出,景色不错,而且那里的日出日落都很美。大理古城,包括洋人街,人民街等景点,重点推荐樱花园的巧克力蛋糕,玉带路,从感通寺,清碧溪,七龙女池 ,凤眼洞,洱源地热国,在那弯谨蠢可以去温泉游泳,茨碧湖。大理最有名的风花雪月,风指下关风,下关风是很出名的哦,“大风起兮云飞扬”也不过如此;花指上关花,上关就是指喜洲镇,云南的花品种繁多,而大晌枝理的茶花啊,杜鹃花啊,美不胜收。雪指苍山雪,苍山顶上终年积雪,在大理这样一个气候温暖的地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苍山独特的地质地貌,为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所赞叹;月指洱海月,秋高气爽之时,天上一轮明月,映衬着洱海平静的水面,泛舟之上,也是一种享受呢。
旅游景点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3-01 19:44
很久以前,王府中有一对忠厚善良的蒙古族和汉族奴隶相亲相爱。王爷却说蒙古族人和汉人不能结合,恶意要拆散他俩。他俩被逼无奈,便逃出虎口,跑到一个仙人洞里住下来。不料被发现,王爷便派管家率兵丁前来捉拿,草原上的百灵鸟飞旋来告急。他俩走出洞口时,女奴随手把一只银环抛下山去。刹时,狂风大作,雷鸣电闪,一对情侣在雷雨中远逸而去。只是银环落地处涌出了滚滚泉水,这就是灵泉。 其二,二百多年以前,呼伦贝尔草原上有一个蒙古族男青年道尔基和汉族女青年桂兰组成的贫苦牧民家庭。桂兰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和道尔基相亲相爱。桂兰的美貌引起牧主的垂涎,便派人抢走桂兰,并且将道尔基赶出家门。从此道尔基四处流浪,长年劳累而疾病缠身,瘦骨嶙嶙,双眼也失明了。他的遭遇感动了上帝,上帝便派一位白发老翁将他带到一眼泉水边。他接老翁指点,捧一口泉水喝下,顿时身强体壮;用泉水洗了双眼,眼睛也豁然明亮。但是他忘记了老翁说的不要告诉别人的嘱咐,竟一口气跑遍草原,把福音告诉给每一个牧民。消息传到牧主的耳朵里,派出家丁从百里之外赶来霸占了泉水。道尔基悔恨莫及,含含恨死去。这个噩耗使桂兰哭得死去活来,整整哭了一个通宵。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倾盆,一夜之一间茫茫草原变成一片汪泽,把牧主淹没其中了。这片汪泽就成了达赉湖。雨过天晴,草原上又恢复了生机。过去的一个泉眼变成了十二个泉眼,泉池形似人身,相传这便是道尔基的化身。 这后一个传说中引入了使呼伦贝尔盟得名的呼伦湖,即达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