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内黄县天气

黄县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10 12:28

西汉时,方士李少君因懂得祭祀灶神求福、种谷得金、长生不老的方术而得到汉武帝的尊重。
有一次,李少君拜见皇上,皇上有一件古铜器,拿出来问少君。少君说:“这件铜器,齐桓公十年时陈列在柏寝台。”过后查验铜器上的铭文,果真是齐桓公时的器物。整个宫中都大为吃惊,以为少君就是神,已经有几百岁了。李少君对皇上说道:“祭祀灶神就能招来鬼神,招来鬼神后朱砂就可以炼成黄金,黄金炼成了用它打造饮食器具,使用后就能延年益寿。寿命长了就可以见到东海里的蓬莱岛仙人,见到仙人后再举行封禅典礼就可以长生不死了,黄帝就是这样的。我曾经在海上游历,见到过安期生,他给我枣吃,那枣儿象瓜一样大。安期生是仙人,来往于蓬莱岛的山中;跟他投合的,他就出来相见,不投合的就躲起来不见。”于是汉武帝开始亲自祭祀灶神,并派遣方术之士到东海访求安期生之类的仙人,同时干起用丹砂等各种药剂提炼黄金的事来了。
过了许久,李少君病死了。天子以为他是成仙而去并不是死了,就命令黄县、锤县的佐吏宽舒学习他的方术。访求蓬莱仙人安期生,没有人能找到,而燕、齐沿海一带许多荒唐迂腐的方士却有许多人仿效李少君,纷纷前来谈论神仙之类的事情。
【相关记载】《史记·孝武本纪》:“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矣。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而使黄(指黄县)锤(指锤县)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黄梅县古代有名人吗?
1个回答2024-03-17 00:40
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开皇

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黄梅县,距今有1450年历史。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鄂东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 “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挑花之乡”、“白头鹤之乡”。“唯楚有才,鄂东为最”。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走出了中国近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孕育了当代教育家、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我国著名法学家、东京审判的国际大法官梅汝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中国最高法院院长周强等。
黄陵县的文化
1个回答2024-04-15 21:18

黄陵县戏剧(曲)艺术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末和清初。当时在陕西、甘肃一带兴起修庙宇祭神灵的风气,黄陵县境内凡有庙宇的地方都建有戏楼,这些庙宇、戏楼,一律砖木结构,飞檐筒瓦、雕梁画栋,非常讲究。凡“龙王庙”、“山神庙”、“娘娘庙”、“关帝庙”、“文庙”等每年定期有庙会,过庙会时必然要唱3天4夜大戏。这样年深月久,相约成俗,一直流传下来。黄陵县典型的戏剧庙会有:农历(以下同)二月十五日县城庙会,三月三日店头街庙会,三月初六隆坊街庙会,三月初十太贤村庙会,三月十八日上官村庙会,三月二十二日田庄街庙会,三月二十六日土桥子庙会。还有“长寿山”、“老爷山”、“忠义山”、“晋公庙”、“普乐寺”、“栳栳寺”等处不定期的庙会,都要演戏祭神。这些戏剧演出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每逢遇庙会唱戏时,周围数十里地的群众拖儿带女全家出动。既向神灵烧香献供,又看戏观光,以饱眼福。即使一些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也修建有各种名堂的小型庙宇,群众为了表示善心诚意,唱不起大戏时,也要设法唱上3天4夜“皮影戏”、“线胡戏”或“木偶戏”。
黄陵县群众习惯把首场演出称为“挂灯”,把末场演出称为“落台戏”。每次庙会祭神,各家各户都自觉捐钱,多少不限,群众俗称给神上“随心布施”。各家各户还要按男性(男丁)给戏班子艺人管饭。 上畛子汉墓群:位于黄陵县西73公里处的上畛子。1981年10月文物普查发现,该汉墓群位于沮河南岸,西距上畛子村1公里,三个墓室均为砖砌,系青砖平铺与人字形间隔砖法,大小高低不等,但墓室上下砖外都铺有20厘米厚的木炭层,其中一墓带有耳墓,一墓为夫妻合葬墓。
双龙西汉墓:位于双龙乡双龙村中。1988年文物普查发现,该墓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南为沮河,东西至村两边,北靠山脚,长2米,宽1.7米,高1米。1986年群众修建时挖开,出土文物有汉罐4个、铜锅4个、铜铃9个,为西汉时墓葬。
李东垣墓:李东垣,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金元时期中医四大家之一。主要论著有《脾胃论》三卷,因发明“内伤”一证,后世称他为“补土”《脾胃》派的创始人。其墓位于阿党乡阿党村正西500米处。该墓地距原畔100米,北为农田公路,南距沟沿。墓前原立有石旗杆,上刻“精歧黄之业起死回生德泽被土庶君臣,建元戌之勋护国保民声名播东西南北”。现旗杆已毁。

黄冈英山县有多少名人?英山名人谁知道呀?
1个回答2024-04-28 23:16
建议你访问下 英山热线这个网站
黄平县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3-02 17:15

张子纲
张子纲(1904-1939)又名人纪,黄平县旧州镇人。1925年投身行伍,北伐军攻克南京后,选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班第一期进修。后历任排、连、营长、少将游击司令等职。1939年,赴古河镇与友军交换敌情途中,被帮会组织杀害,时年仅35岁。
卢晴川
卢晴川(1870-1962)出生于江西省新干县荷浦村。1910年,经李烈钧介绍加入同盟会。解放前曾任旧州中学校董会校董,地方知名人士。
吴少峰
吴少峰(1887-1976)名鸿基,黄平县旧州镇人。民主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少峰历任黄平县第1-5届人大代表,贵州省政协委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1960年曾出席北京全国政协会议。

黄梅县古代有名人吗?
1个回答2024-03-04 03:01
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开皇

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黄梅县,距今有1450年历史。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鄂东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 “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挑花之乡”、“白头鹤之乡”。“唯楚有才,鄂东为最”。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走出了中国近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孕育了当代教育家、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我国著名法学家、东京审判的国际大法官梅汝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中国最高法院院长周强等。
黄安县名称来历
1个回答2024-02-06 12:18
红安别称将军县,原名黄安,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邻接河南省。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麻城、黄冈、黄陂三县析置黄安县。以“地方安谧,生民安妥”之意得名。1927年爆发了黄麻起义,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夺取县城后,改为红安。1947年复置黄安县。红安的红——红色政权的红。
黄梅县方言有何特点
1个回答2024-03-25 07:36
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黄梅年轻人不会说黄梅话,很是忧虑,因此,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有些不正确,欢迎大家更正,也欢迎大家来这里补充。

一、 称谓篇

我 恩哦(连读)

你 恩

他 Kai( 上乡)、 Kei (下乡)

我们 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 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 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 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 恩妈

爷爷 嗲dia(上乡)公 (下乡)

奶奶 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 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 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 母 (第二声)

舅娘: 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 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 姨娘

中年妇女: 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 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 假(上乡)、姐(下乡)

妹妹: 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

弟弟: 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

小孩子: 细恩阿儿(上乡),小板

二、人体部位:

眼睛: 恩安今

眼镜: 恩安镜(进)

牙齿: 恩阿 齿

膝盖: 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

肋骨: 豆板骨

额头: 恩哎孔

腋下: 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

胯下: 卡裆

脚踝骨 螺丝骨

头发: 头毛

指甲: 织蓬儿

理发: 剃头

三、 日常用品

鞋子: 孩子

背心: 搭乃

毛线衣: 绳乃袄(上乡)

口袋: 荷包

内裤: 裤头乃 、裤叉乃

上衣: 褂乃



四、 方位

这里: 带地(上乡)、对地(下乡)

那里: 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

这样: 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

那样: 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

上面: 上头

下面: 哈头

里面: 里头

外面: 外头



轮子:多平乃 梅花:迷花 巷子:龙(四声)乃 下雨:哈而 鸟:吊(3声)乃 玉米:儿(四声)楼)吃饭:过夜

昨天:撮日,明天:门奏

前天:切日,后天:老后日

上午:上奏,下午:哈奏,晚上:呀地

怎么办:将是莫改,惨脱丢

细米小俺乃,米俺米摞的。
黄梅县方言有何特点
1个回答2024-05-23 11:04
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黄梅年轻人不会说黄梅话,很是忧虑,因此,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有些不正确,欢迎大家更正,也欢迎大家来这里补充。

一、 称谓篇

我 恩哦(连读)

你 恩

他 Kai( 上乡)、 Kei (下乡)

我们 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 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 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 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 恩妈

爷爷 嗲dia(上乡)公 (下乡)

奶奶 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 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 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 母 (第二声)

舅娘: 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 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 姨娘

中年妇女: 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 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 假(上乡)、姐(下乡)

妹妹: 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

弟弟: 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

小孩子: 细恩阿儿(上乡),小板

二、人体部位:

眼睛: 恩安今

眼镜: 恩安镜(进)

牙齿: 恩阿 齿

膝盖: 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

肋骨: 豆板骨

额头: 恩哎孔

腋下: 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

胯下: 卡裆

脚踝骨 螺丝骨

头发: 头毛

指甲: 织蓬儿

理发: 剃头

三、 日常用品

鞋子: 孩子

背心: 搭乃

毛线衣: 绳乃袄(上乡)

口袋: 荷包

内裤: 裤头乃 、裤叉乃

上衣: 褂乃



四、 方位

这里: 带地(上乡)、对地(下乡)

那里: 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

这样: 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

那样: 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

上面: 上头

下面: 哈头

里面: 里头

外面: 外头



轮子:多平乃 梅花:迷花 巷子:龙(四声)乃 下雨:哈而 鸟:吊(3声)乃 玉米:儿(四声)楼)吃饭:过夜

昨天:撮日,明天:门奏

前天:切日,后天:老后日

上午:上奏,下午:哈奏,晚上:呀地

怎么办:将是莫改,惨脱丢

细米小俺乃,米俺米摞的。
黄梅县方言有何特点
1个回答2024-03-31 22:08
  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黄梅年轻人不会说黄梅话,很是忧虑,因此,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有些不正确,欢迎大家更正,也欢迎大家来这里补充。
  一、 称谓篇
  我 恩哦(连读)
  你 恩
  他 Kai( 上乡)、 Kei (下乡)
  我们 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 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 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 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 恩妈
  爷爷 嗲dia(上乡)公 (下乡)
  奶奶 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 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 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 母 (第二声)
  舅娘: 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 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 姨娘
  中年妇女: 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 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 假(上乡)、姐(下乡)
  妹妹: 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
  弟弟: 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
  小孩子: 细恩阿儿(上乡),小板
  二、人体部位:
  眼睛: 恩安今
  眼镜: 恩安镜(进)
  牙齿: 恩阿 齿
  膝盖: 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
  肋骨: 豆板骨
  额头: 恩哎孔
  腋下: 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
  胯下: 卡裆
  脚踝骨 螺丝骨
  头发: 头毛
  指甲: 织蓬儿
  理发: 剃头
  三、 日常用品
  鞋子: 孩子
  背心: 搭乃
  毛线衣: 绳乃袄(上乡)
  口袋: 荷包
  内裤: 裤头乃 、裤叉乃
  上衣: 褂乃

  四、 方位
  这里: 带地(上乡)、对地(下乡)
  那里: 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
  这样: 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
  那样: 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
  上面: 上头
  下面: 哈头
  里面: 里头
  外面: 外头

  轮子:多平乃 梅花:迷花 巷子:龙(四声)乃 下雨:哈而 鸟:吊(3声)乃 玉米:儿(四声)楼)吃饭:过夜
  昨天:撮日,明天:门奏
  前天:切日,后天:老后日
  上午:上奏,下午:哈奏,晚上:呀地
  怎么办:将是莫改,惨脱丢
  细米小俺乃,米俺米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