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伯的有声小说二号首长2

角哀伯桃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5:40
“舍命之交”故事源于《烈士传》。因此《传》已散失,故祗能从唐李善《文选注》与《建康志》的引文中得知一些故事的梗概:《文选注》的引文是:“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并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建康志》的引文是:“羊、左燕人,为死友。闻楚王好贤,同入楚,至梁山,值雨雪。伯桃并衣粮与哀,令往事楚,自饿死空树中。哀至楚为上大夫,乃告楚王,备礼葬之。
角哀伯桃怎么读
1个回答2023-11-23 20:19

角哀伯桃的读音是:jiǎo āi bó táo。

一、角哀伯桃的故事

角哀伯桃是指春秋时期燕国人左伯桃与羊角哀之间的故事。左伯桃与羊角哀结伴去楚国,路遇大雪天气,而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

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物是知心朋友,他们之间的友谊被视为深厚且忠诚。

二、角哀伯桃的出处

羊左并提出自《文选·刘峻·广绝交论》:“莫不缔恩狎,结绸缪,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唐代李善注:“《烈士传》曰:‘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倂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

角哀伯桃的故事的启示:

一、真挚的友谊

角哀伯桃与羊角哀之间的友谊被描绘为一种真挚而忠诚的情感。他们不仅在生活上互相扶持,更在面临生死抉择时,为对方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奉献精神,让我们认识到真正的朋友是无私的,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

二、牺牲与忠诚

在故事中,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选择了自杀,这是一种极大的牺牲和忠诚的表现。他的行为展示了对他人的关爱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时也突显了朋友之间的信任和忠诚。这种精神教会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奉献和付出的意识,尤其是为了我们所珍视的人和事。

三、知恩图报

羊角哀在左伯桃死后继续走完了这段旅程,并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用自己的成功来回报左伯桃的牺牲和忠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珍惜那些对我们付出的人,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报他们的好意和付出。


左伯桃和羊角哀
1个回答2024-03-02 03:03
楚元王死于公元前179 是汉初 他是高祖的弟弟 荆柯是死于公元前227 所以羊左时间稳合 如果是春秋楚平王的公元前500多年就不靠谱了 冯梦龙的书中也说是先有的荆柯墓和庙
羊角哀、左伯桃的故事发生在何时?
1个回答2024-03-06 03:15
这是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一个故事,原来叫羊角哀舍命全交.时间上的问题是古人弄错了.这个很正常,君不见马致远的汉宫秋中汉时人还口出元时诗呢.
羊角哀与左伯桃是什么之交
1个回答2023-12-14 07:01
羊角哀与左伯桃是八拜之交,意思是指结拜为异姓兄弟姐妹关系,比喻关系极为密切。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
羊角哀(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燕国人(另有春秋时人、汉初时人之说),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值雨雪粮少,伯桃遂并衣食与哀,入树中死。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启树发伯桃尸改葬之,后亦自杀。有成语“羊左之交”。
左伯桃(生卒年不详),战国末年燕地人(另有春秋时人、汉初时人之说),因其与羊角哀之间的感人故事而为人所知,有成语“羊左之交”。
入楚时结交羊角哀为友,齐赴楚国谋取前途。不料途中遭大风雪,粮少受困,为免两人同陷绝境,左伯桃遂舍衣食与羊角哀,入树中死。后羊角哀仕楚,改葬伯桃,并自杀殉义。
羊角哀左伯桃的故事中为什么有荆轲?
1个回答2024-02-14 09:08

冯梦龙写了个羊角哀和左伯桃的故事,说左伯桃死后,因为墓和荆轲墓相连,因此经常受到荆的欺负,因此羊角哀也毅然赴死和好友一起对抗荆轲。

左伯桃和羊角哀是朋友,去楚国途中突遇大雪,迷失道路,粮食且尽,饥寒交迫,甚是危急,左伯桃让羊角哀前去探路,待其转回,左伯桃已除去衣服,冻死在树洞中了。羊角哀拜别老友,披其衣,持余粮,竟走出了梁山。

左伯桃后来托梦给朋友羊角哀说是他旁边是荆轲墓,荆轲晚上欺负他,羊角哀自刎于左伯桃墓前,双鬼战荆轲,朋友中的千古绝唱。

荆轲墓,一说在在朝歌城南,荆轲被害后,尸骨被草草掩埋于咸阳附近,后来淇人为其义行壮举所感动,将其尸骨秘密迁回朝歌埋葬。

据淇县南关老人回忆,过去南关南堂庙里有一块石碑,上有“携其骸骨移葬故乡”等文字,可惜现已不存。另据《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记载,荆轲墓“在淇县南一公里折胫河北岸,墓呈金字塔形土冢,高六米,占地约三十平方米,墓北有观音堂庙,庙碑刻亦记‘荆轲墓,庙南’字样”。

纪伯伦《欢乐和悲哀》
1个回答2023-12-01 00:59
你的欢乐,乃是你不戴面具的悲哀。

你的欢乐及从中升腾起的井泉,就是时常充满了你泪水的同一口井。

悲哀在你身心铭刻得越深,你能容纳的欢乐便越多。

你盛酒的杯子,岂不是在陶工的窑中燃烧的那个杯子吗?

使你怡神悦性的琵琶,岂不是用刀子挖空的木头吗?

当你喜悦的时候,再探究你的内心深处,你就会发现,现在正给你欢乐的,只不过是当初曾使你悲哀的事物。

当你喜悦的时候,再探究你的内心,你就会看到,事实上你是在为那曾经使你喜悦的事物而哀哀啜泣。

你们有些人说:“欢乐大于悲哀。”其他的人则说:“不,比较起来,悲哀更大。”然而,我要跟你们说,欢乐和悲哀相连相系,是分不开的。

他们一同来临,这一个独自和你同席用餐时,你可要记住,那一个正在你的床上酣睡。

毫无疑问,你像天平一样悬在你的悲哀和你的欢乐之间。

只有在空虚无物时,你才是静止的、平衡的。

司库把你举起来权衡他的金银时,你的欢乐和悲哀就必须有所升降了。

一个人的欢乐或哀愁变大时,世界就变小了。

欢乐降临时,就尽情欢笑。

悲哀落地时,就挥洒泪水。

因为,转瞬而逝的欢乐会带来悲哀,悲哀过后,也会有欢乐。

有时候,欢乐只能被感受,很少能被记录。悲哀往往使人长于思考。

欢乐是需要和人一起分享的,悲哀可自行料理。

没有人一起分享欢乐是另外一种悲哀。

悲哀在你身心铭刻得越深,你能容纳的欢乐便越多。

悲伤是体会人生的一种方式。学会在悲伤中享受快乐的时光,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中怎么还有荆柯?
1个回答2024-03-02 03:28
左伯桃和羊角哀是朋友,去楚国途中突遇大雪,迷失道路,
粮食且尽,饥寒交迫,甚是危急,左伯桃让羊角哀前去探路,待其转回,
左伯桃已除去衣服,冻死在树洞中了。
羊角哀拜别老友,披其衣,持余粮,竟走出了梁山。左伯桃后来托梦给朋友羊角哀说是他旁边是荆轲墓,荆轲晚上欺负他,羊角哀自刎于左伯桃墓前,双鬼战荆轲,朋友中的千古绝唱
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中怎么还有荆柯
1个回答2024-03-02 02:24
左伯桃和羊角哀是朋友,去楚国途中突遇大雪,迷失道路, 粮食且尽,饥寒交迫,甚是危急,左伯桃让羊角哀前去探路,待其转回, 左伯桃已除去衣服,冻死在树洞中了。
羊角哀拜别老友,披其衣,持余粮,竟走出了梁山。左伯桃后来托梦给朋友羊角哀说是他旁边是荆轲墓,荆轲晚上欺负他,羊角哀自刎于左伯桃墓前,双鬼战荆轲,朋友中的千古绝唱
左伯桃与羊角哀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1-08 00:05

左伯桃与羊角哀的典故,叫做《羊左之交》。

一、典故内容

战国时期,燕国的羊角哀和左伯桃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楚国的国君贤明,便相互约定一起到楚国去求官他俩在去楚国的途中被大雪阻挡住了去路。由于缺衣少食,两个人都有被冻饿而死的危险。

左伯桃认为自己的学问、才能赶不上羊角哀,就把衣服和粮食都送给羊角哀,让他赶快上路前行,而他自己却在一个树洞中冻饿而死了。羊角哀辗转到了楚国后被楚王重用。后来,他找到左伯桃死的地方,伐掉树木,取出尸体予以厚葬。

羊角哀十分悲痛地说:“我的朋友之所以死去,是因为担心我们二人都死了,天下就无人知晓我们的名声了。现在我还活着干什么呢?”于是,羊角哀也自杀了。

二、后世纪念

楚国人民为了纪念羊角哀和左伯桃,在今草场南合河口修建了一座寺庙,名为羊角寺。羊角哀与左伯桃手足情深的故事流传至今。

明代大儒李东阳一首《咏羊左》诗颂扬羊左精神:“山深雪寒路坎坷,两死何如一生可?桃才自信不如哀,君若有功何必我?楚王好士得燕才,燕家未筑黄金台。当时同室何为哉?吁嗟乎!树中饿死安足戚?何似西北采薇食!”

其他历史典故

1、炎黄子孙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号轩辕氏)联合炎帝(号神农氏)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被俘后称之为“黎民”。之后黄帝又打败炎帝的部族,两个部落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族。所以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禅让

尧是黄帝之后比较著名部落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却推举舜为帝。历史上称为“禅让”。

3、大禹治水

鲧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