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副词英语

名著中有程度副词加名词的现象吗
1个回答2022-08-07 01:12
这种现象正能体现出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虽然一般语法书上在总结现代汉语名词特点时会说“名词不能用‘很’等副词修饰。”但这些规律是在静态的情况下分析的,而名词一旦放入动态的句子中就会具有很多特殊现象。
“很”加名词中的“名词”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是说所有的名词都能用在这里。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中,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例如“很绅士” 中的“绅士”一词就有“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等语义特征。“很雷锋”中的“雷锋”也不简单的名字,他也一类人的代名词,具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也不是任何句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求三副对联,意思也要。速度!
1个回答2022-11-30 19:17
什么类型的对联?
怎么画一副欢度国庆的画?(要快)
1个回答2024-05-30 10:26
画天安门、华表(就是中华烟上的那玩意)【华表难度较大,建议新手不要尝试】、3-5个跳舞的小盆友,背景有许多烟花,和庆国庆三个大字。建议多用红、黄、橙等鲜艳的颜色,比较带感。
我们老师从一年级开始每次国庆都让我们画庆国庆的画,我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其他问题尽管追问。
自由度计算,哪些是低副哪些是高副啊。
2个回答2022-08-04 22:20
凸轮接触是高副,剩下转动滑动是低副
求一副成都市“四大基础工程”相关的对联
1个回答2022-12-15 02:45
哪四大基础工程?
听力的程度分几级?
1个回答2024-03-06 17:33

国家听力残疾评定标准是分为四级的,以500Hz,1KHz,2KHz,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程度来划分:一级>90dB 二级:81~90dB,dg 三级:61~80dB, 四级:41~60dB.

听力的程度分几级?
1个回答2024-03-09 23:28

听力的程度分六级。

听力,拼音:tīng lì,英文:hearing,是指启动听觉器官,接收语音信息的一种能力。其能力运用的有效性一般取决于倾听是否专心。此外,听力还是英语考试的一项,考察考生对该语言的听话能力。

听力保护:

1、听耳机声音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许多学生喜欢把MP3的声音调得非常大,而且喜欢长时间地听,这都是错误的。中学生听耳机的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不能超过60分贝。”

2、不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边听音乐边做作业,要高度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养成好的习惯。

3、听力受损应及早就医。中学生在听MP3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耳朵发痒、耳鸣,说话不得不提高嗓门的情况,这就是听力受损的征兆,学生们应该及早就医,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4、噪音环境引起的听力损失应在三周内解决。市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听力,如避免长期待在喧嚣场所等。一旦发生因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应该立即到专科医院就诊,听神经受损伤水肿时间过长(超过三周),就会出现神经变性、坏死,丧失听觉功能等症状。

程度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5 05:37
“程度”是定中结构的偏正式短语,“程”指事物的进展,“度”指事物达到的限度,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切知识、能力、技巧、事物等高下的层次或事物发展变化达到的状况。
童年对外祖父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6-23 07:42
童年,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必管人世间的险恶纷争,也不必管社会的黑暗腐-败……而高尔基的《童年》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没有孩子的天真,活泼,只有每天数不尽的工作,受尽外祖父的虐-待,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让我感慨万千。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岁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地的小天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么悲惨啊: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 ——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字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生活多么黑暗啊,就像他的家庭一样——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等一些小事争吵、斗殴……。周围的人贪婪、残忍、愚昧。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劳、坚强、善良,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服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童年的灿烂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品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被人欺负,家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人一番……但拥有着这些,我们似乎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珍惜童年,珍惜如今这美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