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苏洵和苏辙的六国论观点有何不同
1个回答2024-02-17 17:06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是灭亡的原因。六国不贿赂秦国等于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苏辙《六国论》: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苏辙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和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不会至于此地。六国另一个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各国谋士的目光短浅。

苏辙《六国论》准确翻译
1个回答2022-09-25 15:43
这个有点难度
苏洵的《六国论》与苏辙的《六国论》中心论点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6 04:21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辙《六国论》: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李桢和苏辙的六国论区别分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2-19 06:12
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其它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李桢却不同于小苏之见,他一方面说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另一方面又唯心地说秦国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的失败是因为“失天助”。
李桢和苏辙的六国论区别分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5 20:14
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其它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李桢却不同于小苏之见,他一方面说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另一方面又唯心地说秦国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的失败是因为“失天助”。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1个回答2024-03-09 13:32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六国论》是苏洵政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下面,我为大家提供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肴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末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说来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末,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象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
涸辙之鲋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4 23:14
1、伦;沦
2、本意: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
3、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做无效的事
讽刺世人不从实际出发,做无数的事
4、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
庖丁解牛:牛无疑也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机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机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苏洵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2 12:30
苏洵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不赂者以赂者丧。”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学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苏轼与苏辙名字有什么含义(苏轼和苏辙的名字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6 07:35

我们经常说,“人如其名”,一个人和他的名字之间,或许会有着某种联系,因为名字寄托着他的家人对他的期望和培养,所以他也就会照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去发展。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族“三苏”,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弟弟苏辙,这三个人在文坛上都是相当厉害的人物,但是我们所知道的,却是苏轼名气最大,而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就与苏洵给他们起的名字有关,那你知道,苏轼苏辙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1.苏轼

首先,来看看我们都知道的苏轼。苏轼,字子瞻,“轼”在古代是车前面乘车人用来扶手的横木,“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洵认为,轼这种东西,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用,但是如果没有,又好像缺了点什么,既然轼拥有这样的特点,那也就只能作为装饰品了。所以苏洵对苏轼的希望就是,要懂得把自己真实的想法掩藏起来,不要太冲动,对人也不要太坦诚,多自己不多,少自己不少。

当然,也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那就不是苏洵的原话,而是苏轼的字子瞻。“瞻”字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意味,也有点乘风破浪,首当其冲的意思,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做一辆车最前面的那个“轼”,出人头地。其实这样的解释与上面所说有些矛盾,但也不是说不通,或许苏洵两种意思都有呢。

2.苏辙

而苏辙,字子由。“辙”指的就是车子走过之后,留下来的车辙印,这个车辙印看起来更是微不足道,雁过留影,不管是什么东西走过,都会留下印记,车子走过之后自然也会留下车辙印,后面的车会跟随着前面的车辙印往前走,不管车子怎么样,是好是坏,是立了功还是闯了祸,都与车辙印没有关系,他其实也希望苏辙这一生能够平平安安,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平稳过完一生就好。

与子瞻相对的,也有人认为,“子由”就是让苏辙“人云亦云”,不要那么出风头,这些交给苏轼去做就好了,你就跟着做做,不要拔尖出头,收敛锋芒。就像做一个车辙印一样,“子由”,看着别人做什么,自己跟着做就行了,出人头地的事情,交给哥哥苏轼去做就行了。所以说,从名字上来看,苏洵对于兄弟俩还有不同的愿望,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苏洵要这样想呢?

3.苏洵的经历

苏洵,字明允,青年时期游荡了不少地方,虽然几次三番想要发奋读书,但是总归是没多久就学不成,也就放弃了。而他第一次参加乡试的时候,不幸落第,惨痛的失败让他不由得正视起自己,从头开始痛定思痛,而这个时候的苏洵,已经是二十七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洵终于学成,只是他仍旧难以考取功名,因为他的风格与当时流行的风格不一样,而且他经常议论政治,又不愿结交地方官员,仕途不顺也是当然。

后来他来到京城,终于赢得好的形势,然而他的傲却又为他树了很多敌人,所以仍旧没办法。也许正是他一生的不顺遂,所以对两个儿子有不同的期望,而他们的人生,也的确如苏洵所猜想的那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