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的栗

不寒而栗主人公,不寒而栗歇后语
1个回答2024-03-14 04:17
不寒而栗主人公:义纵歇后语:1、炎夏天打冷战——不寒而栗 2、躲在暖房的小偷——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出自哪部古籍 不寒而栗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3-06 22:24
不寒而栗(bù hán ér lì):指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出自 《史记·酷吏列传》。
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啊
2个回答2023-01-13 16:25
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
不冷

打颤,
形容害怕
不寒而栗,是啥意思?
1个回答2023-01-06 12:36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11-29 17:12
就是指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
不寒而栗是啥意思?
1个回答2023-06-07 01:00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20 09:19

不寒而栗的意思是: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不寒而栗(拼音:bù hán ér l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不,汉语一级字,读作bù或者fǒu,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名词,代表否定字,指未经缔结构造而直接使用的树杈上的原始巢居。

寒(拼音:há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人垫着、盖着草待在屋子里,外边有冰,本义即寒冷。贫穷的人一般要忍受饥饿和寒冷,因此“寒”有贫困的意思。寒冷使人不适,所以“寒”字引申指悲伤、畏惧、害怕。

而(拼音:ér)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人的下巴、面颊上的胡须。本义指胡须或面颊上的毛。“而”在古文中常常被借作代词,后来被假借为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

栗(拼音:lì),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结满球形果实的果树,果实上长满了刺,本义指栗树或栗树的果实。凓烈(寒冷)的凓和战栗(因害怕或寒冷而发抖)的栗栗,本来都借“栗树”的“栗”表示。

不寒而栗造句:

1、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真教人不寒而栗。

2、这个人臼头花钿,叫人看了不寒而栗。

3、老婆死后,张老汉一想到今后的生活就不寒而栗。

4、他一想到不久后将被捕判刑,就会不寒而栗,冷汗淋漓。

5、半夜里听到声声狼嚎,人人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8 23:13
不寒而栗成语人物是西汉的义纵,因强悍的作风、不讲情面、不怕得罪权势,让人听到都吓得不寒而栗。明王铎《拟山园选集·拔姜尧章雪竹图》:“笔情入神,睢阳袁石寓(袁可立子)赠予己二十年。予有郁怫,命僮悬之梧桐岛,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8 09:18

【解释】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近义词】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提心吊胆、屁滚尿流、小心翼翼、胆颤心惊。

【反义词】临危不惧

【拼音】[ lín wēi bù jù ]

【解释】临:碰到,面对。面对危难,一点也不害怕。也作“临危不顾”。

【近义词】大义凛然、见义勇为、无私无畏、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反义词】不可终日、惊惶失措、惶惶不可终日、如临大敌、贪生怕死、望风而逃、惊慌失措、不寒而栗、临阵脱逃。

“不寒而栗”成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5 03:59

你好,我是【心事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很高兴为你解答。不寒而栗 [bù hán ér lì] [释义] 栗:畏惧,发抖。 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