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课件

小学课文《寒号鸟》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3-12-02 21:11
诶!我感觉没学过!
读了第13课寒号鸟的故事,你有何想法?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5 19:05
不能像寒号鸟一样,当我们有了目标以后要立即去做。
寒候鸟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7 05:48

寒号鸟。让我们懂得了,要听从别人善意的劝告,不能固执己见。要做勤劳的人,要有危机意识,不能贪图眼前的享乐,不顾长远的发展,得过且过。

小学二年级上部编课文《寒号鸟》
1个回答2024-03-03 23:36
寒号鸟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液腊,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瞎埋拍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磨羡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鸟。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5-30 00:35
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第13课。寒号鸟。做的对吗?
1个回答2023-12-01 03:31
寒号鸟做得不对,他懒惰,得过且过,全然不顾后果。
《寒号鸟》这篇课文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讲述了寒号鸟得过且过,不肯盖窝,结果在半夜冻死的故事。通过该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金奖章课文中童话中的鸟国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个回答2024-01-28 04:27
鸟国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地球环境保护组织要派使者到鸟国来颁发一枚金奖章,群鸟得知消息后,纷纷争说奖章应该属于自己,只有乌鸦在一旁不声不响地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使者宣布地球环境保护组织决定把奖章颁发给地球的清道夫——乌鸦。大家都把尊敬的目光投向了乌鸦。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1个回答2024-02-15 07:40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珍珠鸟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5-23 13:35

这篇课文很生动地描描述了珍珠鸟在冯骥才的细心照料下,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任何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表达了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特别是最后一个自然段,“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更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就会有更美好的生活。 说实话我很羡慕冯骥才,它能和动物相处那样融洽。能不喜欢冯骥才的《珍珠鸟〉吗? 下面那位叫“传说中的巨人”你干嘛抄我的呀,你能给自己一点自尊吗我打了很久耶!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时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盖在鸟笼上,他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来,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他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有疏格的笼子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其先,这小家伙只是在笼子的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的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接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腊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在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___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有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外阅读火云鸟: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3-13 11:13

讲了红军战士王得发执行任务回来后,正好路过彪水岩,看见了不少小鸟在岩石上跳上跳下,一看,是一个“小鬼”。

王德发后来得知小鬼会不同的鸟叫声,便把他带回了连部。不久,王德发要执行一个新的侦查任务,小鬼要求和他一起去。他们在分散侦查时,小鬼常用不同的鸟叫声把情报告诉王德发。后来敌人不断地打了败仗,一直找不到原因,又花钱找了何团增援,但这支何团也连吃败仗。一天,小鬼再何团营地旁放牛,引起了鬼子的注意······最后红军消灭了何团,但小鬼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