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介绍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2-12-21 23:14
撒手刮粘已然谷己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哪里
1个回答2023-08-15 03:34
今东南亚南亚一带
郑和下西洋的感想十个字
1个回答2024-01-18 12:26
郑和下西洋的感想
前天看探索发现的考古节目,是关于湖北发掘的梁庄王墓葬的,其中提到了墓中出土的高等级珠宝系来自郑和下西洋时的收获。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相关的旧事。央视的百家讲坛在评述朱棣的功绩时也提到了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主讲人在高度称赞郑和下西洋的意义的同时也可惜下西洋的档案被毁。
我打小就接受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教育,即看过电视剧也收集过实相关的邮票。所以对郑和是相当的崇敬。尤其是我们的教育机构屡屡把郑和的事迹领先于西方航海家若干年的成就大书特书。那就更加的佩服了。
中国人下西洋,准确的说,应该是以下南洋为主,是很早就有的事情,记得有篇学术文章就提到商代刻甲骨文所用的龟甲有来自于东南亚的马来龟。但真正形成规模的,应该是唐宋时期,那时,福建、广州已有来自于阿拉伯的商人进行远洋贸易。到宋朝被元所灭,有不少汉族不甘被异族统治,选择了跨海流亡到东南亚定居。
可以说,在郑和率领他那庞大的船队下西洋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很了解东南亚了。去东南亚的航线、航海、导航设备、向导、翻译、水手都是现成的。因此,郑和下西洋的难度和西方人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冒险难度相比,不可等量齐观。其历史意义也不能相题并论,并不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骄傲。
郑和下西洋的目地是什么,一向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找寻建文帝的下落,有人说是经贸往来,还有人说是宣扬国威,震摄四夷。各方都有依据,却都证据不足于压倒其余人等。
我觉得,郑和下西洋的目地是一清二楚的:首先,出使西洋的最高指挥是太监郑和,也就是皇帝内廷的代表。而不是政府官员。七次下西洋的消费都是国家出钱,而物质成果归于皇室。政府和民间都没从中获得好处。以至于朱棣死后,下西洋的活动很快被叫停,而朝廷官员更以种种理由加以反对。这应该能够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目地不是为民间贸易开路。其次,郑和在下西洋的途中,只是宣喻天朝上国的威严,鼓励番邦土王朝贡,浩浩荡荡两万人的船队出去,不见郑和在路上设置那怕是一个军事基地,也不见教化夷人、纳土称臣、或者引进外来作物、先进生产技术或经验的内容。可见明王朝并无称霸东南亚的欲望。说穿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活动不过是替明皇室采买珍奇古玩。
现代学术中有人给郑和表彰成了倡导海权的先驱,还提出了郑和船队发现美洲和澳大利亚说。这些理论放在学术范围里还是可以讨论讨论的,但是真要拿出来修改历史则显得苍白无力。郑和七下西洋并不是中国由陆权走向海权的探索之路。恰恰相反,与郑和七下西洋前后配套的官方政策是海禁。下西洋?官方可以,而人民不行。想远洋贸易?先拿脑袋来证明你是良民再说吧。
明王朝的海禁在历史上是出名的愚蠢。自以为聪明的朱皇帝迫使以海为生的百姓为盗为匪。万里海疆尽是真真假假的倭寇横行。郑和下西洋的活动使皇室获得了原来靠贸易就能得到的香料珍宝,但民间万千子民却困顿于人为的海禁政策中。这种统治者享有特权吃龙虾,而人民不能偷食一粒盐的做法,与欧洲沿海诸国(如荷兰、英国、葡萄牙等国)依靠海洋发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郑和死后,七下西洋的壮举很快被人忘记。直到受尽西方列强欺辱的近现代知识分子们,非要在历史上找到“我祖宗比你祖宗强”的证据来挽回脸面。只不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被吹的再高,事实是摆在那里的:庞大的郑和船队耗费无数钱粮,辛苦航海半个世纪所获得的那些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宝物,最终都被陪葬在皇家的墓地中,而西方航海家们开辟的新航线,掠夺的金银、移植的农作物、贩卖的黑奴却改变了整个世界。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3:09
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有苏洲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的长颈鹿。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发展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

航海技术和装备-宝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肯定派:认为明史基本上正确,因为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所记“两千料海船”,不是“宝船”,而是较小的“战座船”。
对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考古,发掘出一根约15米长的舵,和明史所述宝船大小相符。
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船坞宽可容20丈。
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77)游记中早已纪录中国巨大的12张帆可载千人的海船。白图泰的纪录可作为12帆载千人的宝船的旁证。

质疑派:认为木材强度有限,过大的船体无法保证水密性,难以做长时间的航行。
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所立残碑记载,郑和首次出海宝船为“两千料”,根据他们推论,折合长约为长十五到二十丈,宽六到八丈左右。载重量约为五千吨。
至今未有人复制能够实际航行的44丈“宝船”。目前复制中的宝船多采用质疑派的说法。
即便采用质疑派的说法,郑和宝船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航海技术: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使用海道针经(24/48 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
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有有许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读。“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郑和档案被毁之谜:据《殊域周咨录》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宪宗成化年间,皇上下诏命兵部查三保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车驾朗中刘大夏事先藏起来。项忠追问官员,库中档案,怎么能够失去?当时在场的刘大夏说“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旧档案虽在,也当销毁,怎么还来追问?”。
《郑和出使水程》应当包括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大批郑和档案究竟有没有被刘大夏销毁,至今仍然是个谜。大批郑和档案失踪,给郑和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限制。

郑和发现美洲论:在2002年出版的畅销书《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中,前英国皇家海军潜水艇指挥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郑和船队的分队曾经实现环球航行,并早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便已发现美洲和大洋洲的论点。
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伦敦的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同时展出一张1763年绘制的附注有永乐16年(1418年)的中国航海地图。该中国航海地图有详细的航海区域,以及绘画美洲、欧洲、非洲的的轮廓。除此以外,该图更附有对美洲土著(肤色黑红、头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肤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制品)的描术。唯一缺憾是该航海地图中没有不列颠岛的记载。根据该地图的收藏家中国律师刘刚称,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从一个上海商人处购得该地图,并且因为读过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而得知该航海地图的历史重要性及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要简单一点)
1个回答2024-02-12 11:16
永乐四年(一四0六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一百七十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得知这是一场误杀,又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8 05:10
炫耀。炫耀国力。
郑和下西洋有几次?
1个回答2022-11-29 01:52
郑和下西洋有(七)次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7 02:15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2 03:03
郑和的船队在绿宝石般翠绿的大海上航行,他们到过马尔代夫的环礁,在亚丁港停留过,然后船队顶着狂风沿非洲海岸航行到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和布拉瓦、肯尼亚的蒙巴萨……郑和的船队也曾到过马达加斯加海域。
  郑和的非洲之行是中国人远征海外的巅峰。1419年郑和返回时,一批非洲国家的使节也随他来到中国,当然随他回来的还有一只长颈鹿。1420年,这些非洲国家的使节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宾客应邀参加了紫禁城的落成仪式。
  郑和下西洋期间,海外国家与明朝的“通贡”由洪武年间的几国增加到了30多国,从东南亚输入中国的货物多达185种。众多的海外货物输入中国,为中国动物植物学、医药学和瓷器、玻璃等制造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外来成分。通过官方和民间两种贸易途径,郑和成功地构建起一个中国东南亚经济贸易网,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外交、贸易关系,双方的文化交流历久不衰。
希望能帮到你
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1个回答2024-03-09 07:51
七次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满载着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

1405年下半年,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历时两年。

1409年夏,郑和第三次统领船队出国。此次航行仍以东印度洋为中心,并在满刺加建立排栅城垣,盖了仓库,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在从古里回航途中,郑和还在锡兰跟亚烈苦奈尔国王打了一仗,凯旋归来。

1412年11月,明成祖下达第四次航海命令。这一次,郑和船队继续往西,将东非沿海列入了航程之内,进一步扩大同海外各国的交往与贸易。此次航海时间较长,郑和于1415年回国,分遣船队一年后返回。

1417年5月,郑和船队第五次出海远航,这次出海的主要任务是护送19国使臣回国,郑和船队到了东非沿海最南的地区。

1421年7月,郑和船队六下西洋,护送16国使臣回国。郑和亲率的船队到达了东非海岸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竹步(今索马里)等国,并在宝船上设宴招待各国宾朋,代表明成祖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1423年返航时带回香料等珍品。

1431年初,明宣宗继承祖父明成祖伟业和雄心,再次诏令郑和出海。第七次下西洋历时3年多,郑和船队走访了近20个国家,还派出随员特地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