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告诉我们什么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9 01:42

该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遇到事情首先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在有机遇的情况下,只要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把握完成的事就要积极地去争取直到取得成功。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7 03:30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7 08:04
毛遂自荐,意思是毛遂自我推荐。后来用"毛遂自荐"喻指自己推荐自己,典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现比喻自告奋勇任某项工作。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典故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后赵先割地议和,秦退兵后,赵又反悔不将城池交付秦,秦王大怒,使王陵领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没有先生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毛遂自荐告诉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3-11-13 15:19
问题一:毛遂自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问题二: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该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遇到事情首先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在有机遇的情况下,只要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把握完成的事就要积极地去争取直到取得成功。

问题三:《毛遂自荐》这篇课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月的人生中国人民银行

问题四:毛遂自荐给我的启示!快! 在线等!!!! 要准确答案! 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里,并非每个人都甘于平庸,也并非每个人都甘心做巨人脚下的奠基石。既然我们可以成为巨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凡夫俗子呢?既然我们可以成为鲜艳的红花,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做平凡的绿叶呢?既然我们可以成为参天大树,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做默默无闻的小草呢?我们应该引荐自己,表现自己,就像毛遂自荐一样,因为自荐是成功的基石。毛遂敢于在别人面前推荐自己,展现自己必定是一个拥有非凡自信且胆识过人的人。在古代,很少有这种自己推荐自己的人,毛遂是当时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他敢为天下所不为。那我们今天还要不要“毛遂自荐”呢?难道我们要像千里马一样默默无闻地等待伯乐们来发现吗?我们当然不应该这样做。社会的竞争如此的激烈,一个不大的空间只有一个人的位子。如果自己和别人一样的优秀,那么自己是不是应该更抢先一步地去自荐呢?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自身的刻苦学习之外,还要有信心,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这一点很重要,不然你的特长、优点没有展现出来,那么即使你拥有这些特长也是在虚无的浪费。命运决定在自己的手中,有出众的才华,就要展示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机会展示,就要积极地创造条件,为自己的脱颖而出做好充分的准备!加油!表现自我,充满自信,定会成功!

问题五: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该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遇到事情首先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在有机遇的情况下,只要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把握完成的事就要积极地去争取直到取得成功。

问题六:毛遂自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问题七:《毛遂自荐》这篇课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月的人生中国人民银行
毛遂自荐告诉了我们什么?
2个回答2023-11-22 12:47
毛遂自荐这个故事在生活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没有谁的成功是来自偶然,所有最初的默默无名,都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能够迅速把握机会而作准备的,而懂得自我推销是把握住机会、通向成功的一块敲门砖。

01 机会,就是懂得审时度势,之后借势而上

公元前258年,秦国攻打赵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形势十分严峻。赵王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希望能达成合纵的形势共同抗秦。平原君就从门下数千人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兼备的食客一同前往楚国。谁知挑来挑去,只挑了十九人,怎么都凑不齐二十个。

此时毛遂求见,他向平原君推荐自己说愿意作为后备人员凑个数一起随行。平原君了解到原来毛遂在自己家已有三年,但是自己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认为他没有突出的才能,不适合随行。他还作了一个比喻:“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的意思是说:一个有才能的人活在这世上,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里,立刻可以看见它的尖儿从口袋里突出来。你在我这里有三年了,但我从来未听说过你有什么才能。

毛遂并不退缩,自信地道:“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意思是说:那是因为我今天才请求把锥子装进口袋里。如果早点把它装进口袋的话,它早就脱颖而出了,哪里只是露出个尖儿?

平原君被说服,同意了毛遂一起出使楚国。

这里一个“处”字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没有处在一定的环境或者条件下,即使有绝顶的才华,别人也是看不见的,因为他没有展现自己的才华的机会。但是人才无论到哪里都是人才,终有一日,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紧紧抓住机会,一展身手。

有人说: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许多复杂因子运行之间,偶然凑成一个有利于你的空隙。

的确,这次的机会确实是在各种因缘际会下促成的,秦国攻打赵国,碰巧平原君要出使楚国,碰巧出使人数不够,碰巧毛遂知道了这件事情,碰巧毛遂博古通今、口才了得……这么多的“碰巧”就凑成了一个必然的机会,而毛遂抓住了这个机会。

毛遂明白这一次出使是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而自己的长处正是在此,他又怎会错失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呢?所谓的机会,不过是懂得审时度势,之后借势而上。

02 毛遂的成功

毛遂看准时机成功拿到出使楚国的“入场券”后亦没有令人失望,他的表现令所有同行的人员包括平原君都大吃一惊。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个回答2023-11-21 10:24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学会自我推荐。遇到机会不要退缩,要勇于去争取。很多时候机会是靠自己去争取的。通过争取机会,让别人看到你的优点。
毛遂自荐的故事,成语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1-21 01:36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毛遂。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可是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要是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带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
"毛遂自荐"中的毛遂主要是向谁自荐?
1个回答2022-09-17 21:05
对,就是平原君!
管仲遂得道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4 11:50
是不是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③一寸而仞④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告诉我们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