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惜春

贾惜春在红楼梦中有哪些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01:01
贾惜春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府四春中年纪最小的。父亲贾敬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中毒,书中惜春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去世,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王夫人身边长大。(注意:虽然贾家四姐妹名字相仿,但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是荣国府的人,而贾惜春是宁国府的人。)因此与宁府兄长贾珍也不大来往。
她孤僻冷漠,“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下定决心,撵走王熙凤同意原谅的丫鬟入画,对其求饶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和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最终削发为尼,缁衣乞食。
清代王雪香《石头记论赞》评曰:“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负此情,与妙玉交最厚,出尘之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观园中,除邢岫烟外,与她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第7回中就提及她经常与小尼姑智能儿交往,还戏言要剃了头做姑子去。她的孤僻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
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大嫂子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实际上她只是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促使惜春最后落发为尼的是目睹贾府的衰败,于是作者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过“生关死劫”,最终也仍是归入薄命司了。
在第40回,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都笑了,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这是她唯一一次撒娇,可见她也有可爱之处。
贾惜春在红楼梦中有哪些故事
1个回答2024-03-17 04:44
贾惜春是古典名著《红楼梦派桥槐》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府四春中年纪最小的。父亲贾敬沉溺修道炼丹,最消枯后死于金丹中毒,书中惜春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去世,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王夫人身边长大。(注意:虽然贾家四姐妹名字相仿,但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是荣国府的人,而贾惜春是宁国府的人。)因此与宁府兄长贾珍也不大来往。
她孤僻冷漠,“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下定决心,撵走王熙凤同意原谅的丫鬟入画,对其求饶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和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最终削发为尼,缁衣乞食。
清代王雪香《石头记论赞》评曰:“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负此情,与妙玉交最厚,出尘之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观园中,除邢岫烟外,与她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第7回中就提及她经常与小尼姑智能儿交往,还戏言要剃了头做姑子去。她的孤僻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
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尘友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大嫂子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实际上她只是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促使惜春最后落发为尼的是目睹贾府的衰败,于是作者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过“生关死劫”,最终也仍是归入薄命司了。
在第40回,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都笑了,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这是她唯一一次撒娇,可见她也有可爱之处。
惜红楼梦断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2-27 04:47
可惜像红楼那样的梦中途醒来了。这应该是一首词的其中一句,表达作者比较遗憾的心情。
南航在校生跳楼,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生命
1个回答2024-02-05 11:32
因为心中没有责任感!没有想到父母怎么办,没有想到死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说弱小、抗压能力差
红楼梦中惜春 探春 迎春的身世及其命运
1个回答2024-03-10 13:19
贾惜春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庵为尼。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贾迎春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评价红楼梦之贾惜春
1个回答2024-05-08 01:13
贾惜春“勘破三春”,披缁为尼,这并不表明她在大观园的姊妹中见识最高、最能悟彻人生的真谛。恰恰相反,作者在小说中非常深刻地对惜春作了解剖,让我们看到她所以选择这条生活道路的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她在贾氏姊妹中年龄最小,当她逐渐懂事的时候,周围所接触到的多是贾府已趋衰败的景象。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现实的一切既对她失去了吸引力,她便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主观上,则是由环境塑造成的她那种毫不关心他人的孤僻冷漠性格,这是典型的利已主义世界观的表现。人家说她是“心冷嘴冷的人”,她自己的处世哲学就是“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抄捡大观园时, 贾惜春画像
她咬定牙,撵走犯了一点小错误的丫鬟入画,而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就是她麻木不仁的典型性格的表现。所以,当贾府一败涂地的时候,入庵为尼便是她逃避统治阶级内部倾轧保全自己的必然道路。对于皈依宗教的人物的精神面貌作如此现实的描绘,而绝不在她们头上添加神秘的灵光圈,这实际上已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因为,曹雪芹用他的艺术手腕“摘去了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同样,曹雪芹也没有按照佛家理论,把惜春的皈依佛门看作是登上了普济众生的慈航仙舟,从此能获得光明和解脱,而是按照现实与生活的逻辑来描写她的归宿。“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在原稿中,她所过的“缁衣乞食”的生活,境况也要比续书所写的悲惨得多。 惜春在贾氏四姐妹中最小,当她长大懂事的时候,贾府已日趋衰败。她从三个姐姐的遭遇上更深地感受着家庭的没落。现实的不可恋,她找不到出路,只能看破“红尘”,选择“独卧青灯古佛旁”的逃避现实的道路。(汤世洪语) 惜春的出世是她面对冷酷的现实而又无法抗拒的结果。她的心冷口冷是因为现实太冷,冷到有血有肉的活人都麻木了。(胡文彬语)
红楼梦人物 惜春
1个回答2023-01-08 21:51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宫中送来钗花,没有人爱惜,只有一个人是惜花人.谁才是惜花人是谁说的(红楼梦)?
2个回答2023-02-26 03:57
宫中送来钗花没有人爱惜只有一个惜花人就是秦可卿。
这是《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的回前诗,
通行本中是没有的。
诗意:
十二支宫花是最新式样的,
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爱惜花的人?
今天与宫花相遇,
爱花的人是住在江南的秦氏(可卿)。
深意:秦可卿的出身绝非养生堂抱养的弃婴。
红楼梦中惜春的结局
1个回答2022-12-12 13:47
首先你要明白惜春是四春之一。那么,她的生命就和贾府的密切相关。宝钗,黛玉,湘云,妙玉都是为情而生的女子,她们的生命盛开时光艳动人,凋零时世人皆叹息,贾府于她们是可有可无的背景。而熙凤,李纨,巧姐,可卿等精明强干的女子来说,贾府是他们展现能力必不可少的舞台。但对四春来说,贾府是她们的“家”。她们才是为了贾府可以牺牲一切的人。甚至可以说,四春是贾府的灵魂。这样,惜春的结局就不难猜测了。若最后贾府飘散,即便所有人放弃贾府,惜春也会坚守下去!在岁月的年轮中,惜春会用自己的生命为贾府献上最后的挽歌。所以长伴清灯古佛,必然也是久久的守候贾府,守护那风光不再的贾府。毕竟,那是惜春的家。
红楼梦里。惜春的父母是谁?
2个回答2022-09-17 04:13
父亲贾敬,母亲是贾敬的妾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