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查笔画

康熙字典笔画查字
1个回答2022-08-27 00:32
现在新版的《康熙字典》前面都加了很多“查字法”的索引(如拼音检字,四角号码检字等),用起来很方便。如果你是“查”的“古代版本”的《康熙字典》那就只有“部首检字”。其实这用起来也并不复杂,《康熙字典》按“十二地支”分为十二集,即子集、丑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每个部首都对应着某集某卷,而《康熙字典》共分214个部首,每集每卷中都包括一至若干个部首(这在字典前面都是有“索引”的)。
过去流行着一首按部首字的笔画多少来判断它们分属“地支”十二集的口诀,现在我稍加修改介绍如下: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已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戌集余亥存。即:部首是一画或二画的都在子集中,是三画的在丑集或寅集中,依次类推。
康熙字典查字.育.笔划几笔
1个回答2023-02-18 21:33

五行:土
繁体字:育
简体笔画:8画
康熙笔画:10画
说文解字:意为培养、教导: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康熙字典怎么查
2个回答2022-10-25 15:07
《康熙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有一查字口诀,一二“子”中寻,三三问“丑”“寅”,四归“卯”“辰”“巳”,五向“午”中寻,六居“申”未变,七划入“酉”名,八九归“戌”部,余下“亥”内寻。
《康熙字典》怎么查?
2个回答2022-12-12 16:23
部首法  部首是由分析概括汉字的偏旁 (汉字的组成部分)而确定的。《说文解字》将小篆9653字分为540个部首;部首之间依字形相近为次序,也兼取字义。例如,一、上、示、三、王、玉、珏。每个部首之中以字义间的联系为次序。例如玉部中,自“�”以下皆玉名,自“璧”以下皆玉器,自“瑳”以下皆玉事。明代梅膺祚的《字汇》依宋代印刷书籍的字体,将部首归并为214个。《康熙字典》、 《中华大字典》等都采用部首法。
康熙字典查询
1个回答2023-06-29 10:35
《陪明漏康熙字典》,是使用天干地支查询法。 《康熙字典》是按部首编排的芦烂,所以查《康熙字典》要按部首来查。它分为214个槐丛部首,由于这书篇幅太大,最初分
康熙来了为什么叫康熙来了
5个回答2022-12-11 21:08
主持人一个叫徐熙娣,一个叫蔡康永,取他们名字的中间两个字

康熙来了,实际就是蔡康永和徐熙娣来了。就这样。

这个节目好看,我很喜欢
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1个回答2023-06-04 10:07
ljflllllll
福字的康熙御笔
1个回答2023-08-18 20:50

答:康熙帝御笔福字留于北京恭亲王府内的福字碑。

康熙一生酷爱书法,书法造诣很深,但却极少题字,也就有了后来康熙一字值千斤的说法。

相传这个福字是康熙为其祖母孝庄皇后写的。当时孝庄皇后染疾,病情相当严重。康熙为了给祖母请福续寿,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举行隆重的拜天祭祖仪式,身穿素装徒步至天坛,一气呵成了这幅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福字写得刚劲有力,颇具气势。

故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深刻含义,极富判枝艺术性。这也是世上颂森惟一的“五福合一”,它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野冲亩福”。

为什么康熙来了要叫做康熙来了?
4个回答2022-08-27 04:30
小S名字有个熙 那个男主持人名字有个康字
所以叫做康熙来了
《康熙王朝》——康熙的那些老师们~
1个回答2024-02-14 16:50
说起老师,首先入脑海的便是韩愈的那篇《师说》。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一代明主康熙也不例外,康熙的那些老师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魏承谟

汉人、正直、饱学名士。

作为帝师是很不容易的。皇家的孩子不能骂、更不能打,真是难为了魏师父,都是让自己的儿子代为惩罚,每次魏师父惩罚魏东亭的时候,心里应该也会有些许淡淡的无奈、心疼吧。

小康熙犯了错误,魏承谟惩罚的是魏东亭,小康熙说:“东亭可是你的儿子”。魏承谟说;“人在庙堂只有师生,没有父子。”

帝师是一条艰苦的路,也许魏承谟不太懂审时度势,得罪鳌拜、外放巡抚。

济世

满人、大明皇帝钦点的状元、通古今、博天地、品学兼优的饱学之士、名满天下的大儒、刚正不阿。受先帝之托,勤勤恳恳教导康熙。

刚开始由于是鳌拜为康熙选的老师,康熙不好好学习,济世便跪在先帝面前惩罚自己。实则与魏承谟用的是同一招,帝师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差事,既要博古通今,更要懂得因材施教——拿的住自己的学生,更要时时刻刻小心谨慎,护好自己的脑袋。

在得知康熙应试取得头甲第三名之后自请离开,济世说皇上今后应以天下为师,继往开来,创立万世帝业。老臣已经教不动了。

给皇上当师父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伴君如伴虎。魏承谟、济世做帝师不怕死,因在他们心里若是死了可以为自己赢得一世清明。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傲气、骨气——轻生死,重清名。他们教康熙如何做一个饱学之士。

济世最终回家养老。

伍次友

关心政治、正直、为国计民生所虑。

康熙与之初识隐瞒了身份,以龙儿会师,想必伍次友也并非真的没有识破龙儿的身份。

汉赋九问、兰草八章康熙早就拜读,寻名来拜师。

伍次友说康熙:“知人知面不一定知心,知理知事不一定知史。”劝诫康熙要虚心学习。

分别之际,伍次友说:“从此以后,你我尽欢而散,天各一方,你今年虽只有十六岁,天资聪慧,龙体强健,皇权独掌,忠臣一心。为师斗胆展望大清未来,认为康熙皇帝有望成为中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皇上得天时而行仁政,有时间与雄心为天下人创造一代康熙盛世。”

伍次友作为老师这段话说的很好,既夸奖了自己的学生,又对学生寄予厚望,希望学生成为前无古人的好君主,当时的康熙年轻、有抱负。老师的这番话确实也鼓舞了康熙。伍次友就像给了康熙一个目标,康熙可以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

伍次友教给康熙的是放眼未来、如何做一个好帝王。

最好的读书人骨子里都有一股子傲气,不适合做官,但很适合做老师。

也许读书人最好的归宿就是做老师,享受桃李满天下的惬意~

孝庄太后

康熙最重要的老师,伍次友评价孝庄太后“数百年来最不凡的女人,将来必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火眼金睛什么都看的透透的”。

正如孝庄自己所言:“我可以成就皇帝,自己却做不了帝王。”伍次友也曾说“我只会评论皇帝,不会做皇帝。”

也不能说是他们成就了了康熙,但是康熙的帝王之路孝庄太后有不可估量的分量,孝庄太后是康熙很好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孝庄太后,康熙也会成长,但至少不会那么快成长。

在康熙每一次遇到危难之时,孝庄太后都能化险为夷。给康熙出谋划策、当主心骨。着实是康熙最好的导师。学生犯错的时候劝导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不听劝导,酿下大祸之后全力以赴的去解决问题。做为家长皆老师,孝庄做的很好,堪称楷模,值得好多为人师者去学习。

康熙的这些老师,皆是饱学之士、正直、为天下计。每一个都是在真心实意的教导康熙,真心的为康熙。遇见这样优秀的老师是莫大的幸运,有这样的老师,学生自然也不会是泛泛之辈。康熙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这些老师们。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优秀的老师,校园里传道受业解惑的是老师,人生活路上指引方向的也是老师,遇见优秀的人便可以当作老师来学习。

老师也需要学习,一个老师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的为人师,我们普通人则更加需要学习。

科幻家阿瑟·克拉克在墓志铭上刻着一句话: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成长~

学习也亦是如此~

(图片均来自康熙王朝截图~)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