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竹编

用竹子编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14:15
【有气有节】
【生机勃勃】
【虚怀芹春慧若谷】
【朴实无华】
【坚韧不拔】
【宁折不弯】
【不屈不挠】
【傲然挺立】
【枝干嫌答遒劲】
【高风亮节】
【 胸有成竹森模】
【 顶天立地 】
【胸怀坦荡 】
竹字怎么编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5:30
竹是键面字,先报户口(T)然后按笔顺第一笔撇(T)第二笔横(G),最后末笔竖勾(H)。
所以竹字用五笔编码为:TTGH或三级简码TTG
竹编有哪些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09:45

1.韦编三绝—孔子读书

2.竹篮打水一场空

3.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4.清代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许多咏竹佳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

5. 青神竹编,源远流长

实用兼欣赏,重于精、细、雅、美堂、挂屏、横幅、楹联以及扇席之上

从而使竹编工艺跻身于艺术殿堂

畅销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等50多国家

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奇葩”“艺术中的艺术”。

什么是竹编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3-10 23:48

这位朋友,就是讲述与竹编相关联的短小精悍的故事。

竹编有哪些典故?
1个回答2024-01-27 09:00

1.韦编三绝—孔子读书

2.竹篮打水一场空

3.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4.清代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许多咏竹佳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

5. 青神竹编,源远流长

实用兼欣赏,重于精、细、雅、美堂、挂屏、横幅、楹联以及扇席之上

从而使竹编工艺跻身于艺术殿堂

畅销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等50多国家

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奇葩”“艺术中的艺术”。

婴儿夏天竹编推推车婴儿竹编推推车多大
1个回答2024-01-27 09:37
不知道你是哪里的,说是那种车应该不是编的,而是竹片钉在一起的,孩子可以躺,也可以把中间的一块拿起来,孩子坐下来,是这样的吗?如果是这样的,我们这里的土产鸡涪惯皇甙郝轨酮憨捆日杂商店有的卖,你也可以到你们那里的土产日杂去看看,要大一些的店
竹编的编织方法
1个回答2024-03-22 09:25

竹编的编织方法有:一跳一编法、斜纹编法、回字形编法、梯形编法。

1、一跳一编法。一挑一编法是先将经材排列好,其纬材编织的时候,竹篾一上一下交错编织。

2、斜纹编法。这种编织方法,是将经材排列好,第一条纬材编织好之后,下一条纬材穿织的时候,必须依次间隔一条,按照二上二下的原则进行编织。

3、回字形编法。回字形编法也是斜纹编法的一种应用,它时候以中心为主,其图案要做好上下左右对称的一种压三挑三的编织方法。

4、梯形编法。要先将经材排列好,穿织第一条纬材的时候,按照六上二下的方法进行编织,第二条按照五上三下的方法编织,第三条按照四上四下的方法编织,第四条按照三上五下的方法进行编织,第五条按照六上二下的进行编织,依次循环编织。

竹编:

竹编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

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三个孩子看一个大人编竹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8 01:47
青梅竹马
qīng méi zhú mǎ
【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正音】竹;不能读作“zú”。
【辨形】竹;不能写作“足”。
【近义词】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反义词】背信弃义
【辨析】~和“两小无猜”都形容儿童天真、亲昵的关系。但~偏重指儿童亲昵之态;而“两小无猜”指互相无猜疑。
【例句】
(1)他俩自幼就是~的好朋友。
(2)小王和小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两小无猜;感情一直很好。
竹编的起源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2:52

大量的竹制品出土证明人类利用竹子距今约已5000余年。考古资料证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时期时代早期,古代先民们就已开始用竹制造竹器。南方良渚文化遗址发掘了大量的竹器纹饰的印纹陶器,约公元前5000年河姆渡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水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骨耜已成为水稻耕作农具。半坡文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太湖流域是古代所谓“厥贡条汤”的地区, 当地是新石器时代竹编的重要生产地区。在出土的200多件竹编遗物中, 品种众多,有篓、篮、 簸箕、谷箩、 竹席以及渔业、养蚕业和农业的各种用具。这些竹编品大都用刮光加工的篾条,编出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纹各种花纹。为了让竹器经久耐用,器物的体部用扁篾,边缘部分用“辫子口”。 由此可见, 原始先人已在竹编实践中摸索出了实用和美观相结合的制作原理,从而使竹编器具具有了工艺美。诸暨挖出四五千年前竹编织物。浙江诸暨陈宅镇沙塔村南侧,会稽山脉西南、开化江上游狭窄的低丘谷地边,在相距不到100米处的尖(茧)山湾遗址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堆积(距今约4000—5000年)中, 出土了很多片保存尚好、花样繁多、工艺熟练的竹片编织物。

竹篮打水一场空,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1个回答2023-11-04 06:11
一点水都没有一场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