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源于哪一位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出处
1个回答2024-01-24 04:05
1、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源于三国时期的刘禅!

2、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刘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3、刘禅(shàn)(207年-271年)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既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蜀相里面的历史人物 典故
1个回答2024-03-08 17:46
典故是三顾茅庐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能,就到隆中卧龙岗去请。前两次不在,无功而返。第三次刘备精心准备才去没想到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直到他醒来,才与之促膝长谈,诸葛亮最终答应协助刘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爱才求才故事—“三顾茅庐”。
事件是三顾茅庐,还有六出祁山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6 07:01
是刘备之子刘禅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4-01 16:18
是刘备之子刘禅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蜀国的历史人物,故事
1个回答2024-04-25 08:26

都是都是刘备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5-12 20:33
刘阿斗,原名刘禅

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蜀国历史书籍
1个回答2024-02-12 17:13
蜀国是没有官方的史官的,考虑到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蜀国人出身,三国志蜀书就算比较好的历史书了,资治通鉴也是
古蜀的史书记载
1个回答2024-04-23 16:12

柏灌,又作柏濩或伯雍,是华夏族记载中统治蜀国(现四川一带)的第二代(应该为一个氏族,持续了数百年), 其事迹史书上少有记载。对应于宝墩文化时期。
据说温江区寿安镇长青村有一座方圆4亩、高3米的圆形土丘,被当地人称作“八卦山”或“八卦墓”,《温江县志》记载当地传说那是柏灌之墓,“八卦”是“柏灌”的讹写。柏灌氏以鸟为图腾,有说柏灌是“伯鹤”的讹写 。 杜宇(?-?),又名蒲卑,死后号望帝,生卒年不详,曾经称帝。以郫为都城,瞿上为陪都。根据二十世纪的考古结果,大约处于商周之交至春秋时期,对应于十二桥文化(如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前1250年至前650年)。据传说杜宇是第四代在古蜀(今四川省成都一带)建国的君主,善於耕作, 传说中他在死後化为杜鹃鸟。而根据书中所称计算,该朝代应该于前770年左右结束 。
扬雄《蜀王本纪》记载杜带局态宇从天降至朱提(今云南省昭通市),一名名叫「利」的女子,也从江源(今四川省崇州市)的井中冒出,杜宇在娶利为妻後,便在蜀地称王,填补了在鱼凫去世後,蜀地突然缺少的统治者空位 。但《华阳国志》的记载却正好与之相反,谓杜宇为蜀王,女子梁利从朱提迁来,二人联姻 。杜宇建国後,除将国都腊滑定在郫(今四川省郫县)外,尚把瞿上(今四川省双流县)定为别都 ,以有效管理其他地区。
杜宇在建国後,认为自己的成就会比蚕丛、柏灌与鱼凫这三个在此建国的君主来的高,因此,他积极的开疆扩土,使得国土领域向东可达嘉陵江、向西可至今芦山、天全一带、向北可到汉中、向南可抵今天的青神县。此外,他还把领土中的汶山建设成牧场、今天的四川省宜宾市、云南省、贵州省一带变成花园 。
在杜宇统治蜀地的同时,他和当时位处中原的周朝也有往来,并献上许多贵重礼物 ,以和周朝交好
杜宇虽擅长於农耕,但对於治理洪水并无办法,因此,在他一百多岁时,命当时的宰相鳖灵,蠢源治理岷江的洪水,而在鳖灵治理洪水的期间,杜宇趁隙与鳖灵的妻子私通(另有一说,杜宇并未与其妻私通 ),杜宇後来在於心有愧、认为自己的德行不如鳖灵的情况下,将王位禅让给他 , 隐居於岷山 ,传说其死後,每逢农历三月,便化为杜鹃,以叫声催促蜀人趁农时播种。
亦有说法,称杜宇其实际上是被鳖灵推翻后逃亡,因复位不成,怨魂化为杜鹃 。 芦子霸王,是古蜀国末代君主,开明第十二任君主,前316年秦惠文王在位时秦国,派大将司马错从灭掉了蜀国,蜀王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相及太子死於白鹿山 。

蜀相描写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2-12-22 07:49
诸葛亮,诸葛先生
中国历史上巴蜀地区出过哪些著名文人?
1个回答2024-05-27 04:59
李白 苏轼 陈子昂 李劼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