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意思10字

矛盾的10大名句
1个回答2024-04-18 00:04
1.三月桃花水里开:秭归县归洲镇长江边有三个水潭,分别叫鸭子潭、牛卧潭、天音潭。每年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潭中就出现大量半透明、形如伞花的桃花鱼,在水中一张一合,轻盈飘逸,似与岸上桃花相约斗艳。花谢则鱼隐,亘古不变,堪称一绝。桃花鱼的来历,民间广为流传的是“昭君选妃入京,泣别乡亲,泪洒香溪化成”的故事,更增加了桃花鱼的神秘性。桃花鱼学名桃花水母,诞生于5.5亿年前,是种类较少的淡水水母之一。

2.鱼生子归大海:有长江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鲟,体长可达7米多,每年从东海溯江而上,到长江上游金沙江产子后返回大海,如此循环往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阻断了中华鲟的回游通道,再难以到达金沙江,于是国家在宜昌小溪塔黄柏河上的一座小岛上建立了中华鲟研究所,进行人工繁殖和放养。如今,由研究所扩建成的中华鲟园已是宜昌的特色旅游项目之一,与恐龙同时代的中华鲟也已成为宜昌的象征。宜昌的吉祥物“鲟鲟”就是一只中华鲟。古老物种生命旅程的轮回不值一怪,倒是沿袭千万年的回家之路发生变化,在回游中途产子,岂不怪哉?

3.草根当作上席菜:检验一个人是不是正宗宜昌人,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端上一盘“凉拌节节根儿”,吃得津津有味的是地道的宜昌人;浅尝辄止,掩鼻唯恐避之不及的非夷陵人也。这种比鱼鳞的腥味还冲的草根叫鱼腥草,长于田间地头,药典上说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按时下流行的说法当归类于“绿色食品”和“药膳”。记得父亲在广东时一次火牙疼痛难忍,母亲捎去一小缸鱼腥草,回信说吃罢牙痛便止。宜昌人非常热情好客,但他们钟情的鱼腥草却有“极端排外性”,岂不怪哉。

4.半山腰里建站台:位于东山山腰处的宜昌火车站,本地人早习以为常。一位远方朋友却说:“看宜昌火车站有点重庆朝天门的意思”,不觉产生共鸣。的确,从东山大道到车站要上一百多级陡阶,让多少掐分赶秒的乘客恨不能“关山度若飞”。火车站顶上有东山公园,脚下有云集隧道,这种布局倒是全国罕有。当然,这种历史和地理原因造成的“怪景”不利于宜昌在新世纪的腾飞。据说,市政府已列出十年规划,拟在宜昌东大门建一座现代化的新火车站。到那时,怪将不怪。

5.电都用电从外买:提起宜昌,外地朋友眉飞色舞地说起了葛洲坝、三峡、三游洞云云,临了还夸一句:“宜昌好,用电都不要钱”。其实连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誉为“水电之都”的宜昌,其主要用电是经电网从外地配送的。我国现阶段用电管理实行“厂网分离”,发电厂一般不能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因此,尽管宜昌城周围密布有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以及正在兴建的水布垭、三峡这些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水力发电厂,但都不能“近水楼台先得电”。这样看来,怪得有理了。

6. 山山水水在阳台:老话说宜昌有三宝——盆景、柑桔和彩陶。如今宜昌山水盆景更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水涨船高,名声在外了,人们都爱在阳台摆上几盆盆景。318国道长阳一线,几乎成了“盆景道”,山里人用浓缩的山水与山外人传递着现代信息。喀斯特地貌和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宜昌山水的险、秀、奇,宜昌山水就是放大的盆景,而盆景就是缩小的宜昌山水。丰富的灌木和奇石资源成为制作盆景的宝库,生长在西部山区的中华小叶纹木更被誉为制作盆景的圣品。都市生活的便利与大自然的秀美都是人们的追求,两者不可得兼,阳台上养几盆,山水盆景能化此矛盾。

7. 三个枣子一大袋:雪枣,宜昌传统特产,一种面制酥脆甜点,外敷一层白色糖粉,拳头大小一个。现在各种点心、零食多得数不胜数,雪枣已不多见。退回二十年,走亲戚看朋友拎上一袋“神女峰”牌雪枣,人家可是要夸上好几天呢。说这是一怪,谐趣而已。

8. 橙子肚脐长在外:宜昌盛产脐橙,而秭归脐橙更是橙中珍品,个大、汁多、味甜、皮薄。外地人对肚脐外翻,个性张扬的脐橙倍感兴趣,有的买回送人,或当摆饰品。仔细端详脐橙,圆鼓鼓的身形,金红色的外表,一张笑得永远合不拢的嘴似的外翻的肚脐,分明是弥勒的另一化身。只不过我们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罢了。

9. 哭哭啼啼盖头戴:世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白虎为图腾的土家族,自古有哭嫁的风俗,看起来与汉族的喜事习俗截然相反。那些连绵大山和众多河流,阻隔的不仅是空间,更是无尽的亲情。女儿一旦出嫁,一连数载难见娘亲一面,怎不悲从中来,泪洒羊肠路。如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随着清江的梯级开发,游人如织,土家儿女也走出大山,除在少数大山深处,已鲜见哭嫁之景。即便有人遵从旧俗,勉强哭几声,那也是哭在眉头,喜在心头。

10. 坛子倒置万人踩:位于三峡大坝主坝与双向五级船闸之间的坛子岭,海拔262米,比大坝净高77米,外形酷似一个倒扣的坛子,传说是三峡先民供奉大禹的酒坛化成,是三峡坝区的唯一高峰,上设有永久性测量标志点。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国家“AAAA”级景点,是俯览大坝雄姿的最佳观景台,也是三峡大坝建设的见证者。才几十平方米的坛顶,每年就有数十万国内外游客,摩肩接踵登临其上,是三峡游的必到景点。昔日黄土坛今变“黄金坛”,此等“怪事”,当然多多益善。
有没有自相矛盾的事例快点只等10分钟!!!!
1个回答2024-03-11 09:35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足球场上的进攻与防守,就是矛与盾的关系。强调进攻,须投入进攻的兵力多,则必然减弱防守;反之,强调防守,须投入防守的兵力多,则必然减弱进攻。进攻好与防守好是相对的,即矛坚与盾坚是相对的,不能取极端,否则,就会“自相矛盾”,走向失败。




生活中处处充满矛盾,所谓矛盾就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列如,上网与学习的关系,两者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如果过分沉溺网络,学习肯定好不了;但如果只是“尽信书”于埋头苦读,那么又肯定会错过网络上丰富的知识;因此,把握并解决矛盾在于你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度”的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再者,如理想与现实也是一种矛盾的关系。理想必须结合自身的状况,否则只能是空想。
就说这些了........很久没回答过这类问题了
矛与盾 你会怎么介绍矛与盾
1个回答2024-02-22 11:56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矛与盾》中卖盾与卖矛盾自相矛盾的话
1个回答2024-02-24 20:49
《矛与盾》的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样?”这个人被问得没话可说了。

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矛盾啊矛盾
1个回答2024-02-27 03:24
不理他是最好的办法。所有的事都不理他。
寓言矛与盾中,卖矛和盾的人说的两句自相矛盾的话是
1个回答2024-02-22 09:49
我的矛锋利的很,什么盾都能击破

我的盾结实的很,什么矛都刺不破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10)十、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
1个回答2024-01-18 23:31
[1]鬻(yù):卖.[2]誉:赞美.其矛:他的矛 其人:他 其人弗能应也: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2、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多必失,什么事不要过分夸大其词,实事求是,世上任何东西都是有正反两面的,物极必反.
矛和盾是( )故事,表现楚人说话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1-30 23:46
寓言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成语"自相矛盾"的文言文故事中..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是个怎么样多人?
1个回答2024-01-29 12:08
和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的人 人人都为己
古代寓言<<矛与盾>>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2-18 00:22
原文:"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译文:“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