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为什么全界的人都向孔子学习?
1个回答2023-08-07 08:35
仁义礼智信乃天地之本
孔子关于学习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2-09-25 20:50
孔子拜老子为师
当代的小学生应该学习孔子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09:52
小学生应该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圣人孔子我们可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1-28 18:58
中国的很多城市有文庙,文庙正殿会悬挂孔子画像,上面通常会题写“大成至圣先师”或“万世师表”几个字,意思是最有成就的、达到圣人境界的老师,是后世的表率。那么,孔子是如何成为“至圣先师”的呢?

史书记载,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十七岁时,母亲也离世了,天地间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种种不利条件没有阻止孔子的向学之心。孔子晚年回忆:自己十五岁就立志向学,坚持十五年,到三十岁小有成就,在远近有了点名气,一些人开始上门求教。可孔子并未停下学习的脚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永远不感到满足,教育学生永远不感到疲倦。

他曾向远在周朝国都的大学问家老子请教礼。见完老子后,他对学生感慨:“鸟在天空展翅飞翔,鱼在水里自由自在游泳,野兽在陆地欢快地奔跑;天上飞的可以用弓箭射下来,水里游的可以用钓钩钓上来,地上跑的可以用网捕起来。它们都是平凡的动物,但龙是神圣的动物,能兴云作雨、上至九天,我们不可能捕捉到它,甚至了解它也很难。我今天见了老子,感觉他就是一条龙。”

孔子认为,除了有学问的人可以当自己的老师,其他人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他说,路上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他们身上必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好的地方,而看到他们身上不好的地方可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或不足。

最有意思的一次,孔子竟然拜七岁童子为师。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一座城门前;门前有一个小孩,用土石堆成一座小城,挡住了去路。孔子问他:“马车来了,为什么不避让?”小孩回答:“自古以来,只有马车避让城墙的,哪有城墙避让马车的道理。”孔子见小孩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就走到小孩跟前,问了其他一些问题,但怎么都没有难倒对方。最后,小孩反问了孔子几个问题,孔子却一个都没答上来。孔子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俯身作揖,拜这个小孩为师。传说,这个小孩名叫项橐。

这个故事里的孔子,非常符合其谦虚好学的历史形象。孔子曾经感叹:十户人家的村落里肯定有道德品质好的人,但他们肯定没有自己好学;放大到全国,能像自己这么好学的可能也很少。鲁哀公曾问孔子:你的三千弟子,哪个最好学?孔子说:只有一个颜回很好学,但他不幸很短命。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法标准极高,从不轻易许人。

正是因为孔子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每十年上一个台阶,三十岁学有小成、四十岁无所困惑、五十岁知道天命、六十岁包容异见、七十岁从心所欲且都能在规矩法度之内。

孔子生前,就有人尊其为圣人了,但遭到拒绝。孔子将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圣人,生下来不用学习就懂得人生大道;第二类是通过学习才能明白的人;第三类是遇到困惑、困难,自己通过学习去解决的人;最后一类则是自暴自弃,有了困惑也不学习的人。孔子说自己属于第二类,绝对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只是特别热爱文化并勤勉学习罢了,有时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他乐在其中。

正是通过锲而不舍的学习,孔子才能从一个破落的贵族后代变成万世景仰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弟子在编辑《论语》时,将孔子论述学习的话放在第一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对你学习有什么意义
1个回答2024-03-04 02:35

学到他的仁者爱人的思想,还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个回答2024-05-14 22:50
孔子开创了影响中国2000年的儒家学派,并且这种影响将一直持续下去。今天,无论我们怎么批判孔子和儒家学派,抑或我们极力否认儒家学派对我们的影响,但是其影响显而易见,不可否认。可以说,孔子和儒家学派已经化成中国人的血液,与我们同生共死。如孔子和儒家学派一直倡导的忠、信、节、义、孝,直到今天我们也没能挑出这个窠臼,而且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个性与特色。中国礼仪之邦的称号,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孔子和儒家学派。就个人而言,学习上,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依然成为我们学习中的奉行的价值典范。生活中,不诚信、不孝敬的人依然会受到社会的鄙夷,也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影响的体现。
孔子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1个回答2024-04-15 00:56
是让我懂得了学习,而且要和身边的人学到他们的优点
孔子像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吗?
1个回答2024-01-20 17:36

孔子是中国读书人的代表,是会读书和有智慧的圣人,所以,有些人认为,孔子像在现代读书风水调理中,具有独到的神奇作用。

孔子,又名仲尼,战国时期鲁国人,是我国最早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风水学中,有些人用孔子像来调理催文昌,据说效果很好。他们将孔子塑像或孔子画像,摆放在小孩子的卧室或书房中,尤其是放到文昌位,据说对小孩的思想、智力、行为、思维、灵感,具有一种无形的加持作用。

我认为,孔子像对孩子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孔子的思想和知识体系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肯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

孔子的思想体系,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让孩子了解孔子,学习孔子,找到人生的方向,才能促进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孔雀的生活小习性
1个回答2024-02-27 05:37
孔雀的生活习性
1.喜静、怕惊 。孔雀喜欢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种噪音及其他动物?如狗等的干扰都会影响孔雀的生长发育,降低其产蛋量及受精率。
2.飞翔性。孔雀虽然体型很大,体重平均每只5千克左右,但其飞翔能力很强。
3.杂食性。孔雀杂食粗饲,禾本科和豆类的籽实、禽蛋、昆虫等都被广泛采食。所以,多种饲料的搭配能成为其很好的日粮。
4.喜栖性。孔雀不论白天或夜晚都喜欢在栖架上栖息。
5.喜阴怕雨。孔雀喜欢阴凉天气。天气炎热、气温高,孔雀很少活动。雨天运动场积水,并且卫生条件不好,孔雀发病率较高。
学习孔子哲学的体会
1个回答2024-04-20 05:57
给你来个批判性的体会:
首先要明确,孔子思想是有历史属性的。要与时俱进的看待其中的道德规范。
其次要明白,孔子所教导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一种在当时甚至现在也具有很高要求的行为规范。
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执行他的规范。并且是相当多的人是不具备执行能力的。
第三,就是孔子的思想,在后面被人学习、使用的过程中,都增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些内涵,换句话就是为当时的统治阶层服务的。所以很多是被曲解的东西。

“仁”的道德理想是孔子终生追求的东西。
但是道德终归是一种自我识别的行为规范体系。所以他的有效性不如法律。
但是作为追求较高层次精神体验的人来说,道德修养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之一。
所以要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要求加以区分。
孔子所描述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并且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并不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属性。
比如说,人生下来就要吃饭,因为这样才能够生存;但是儒家典籍里面有“不食嗟来之食”的说法,强调的就是气节,就是如果违背了自己的道德诉求,就算是饿死也不会做有损于自己精神追求的行为。
这就是道德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矛盾之处。
所以,在学习孔子,一定要明确这两点,第一就是他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有很多规范的内涵和外延都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了。其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遵守他的行为规范,道德水准是有高低层次的。

在运用孔子的学说进行自我调节和调节与自己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思想的局限性。
什么是“仁”?

把私欲隐晦在高尚道德之下的。没有剖析人为什么会有私欲的本能。仅仅是靠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他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客观公正的区看待私欲的问题。
因为只有出自于私欲的行为模式才是最持久和稳定的。
孔子,对人性的剖析并没有深入到最本质的东西里面。就是人的自然属性。而凭空要求人超越自然属性,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是不现实的。
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理论,更有助于理解和发扬他的道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