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鸟鸣涧唐王维

鸟鸣涧唐王维的 鸟鸣涧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8-09 17:26
鸟鸣涧
作者:(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别墅附近.意思: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鸟鸣涧 唐 王维
3个回答2022-09-16 11:01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本诗亦然.而"人闲"二字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鸟鸣涧唐王维的
4个回答2022-07-24 06:10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 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
《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译文】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鸟鸣涧》(唐) 王维的诗意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8-18 15:50
鸟鸣涧的意思是: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的掉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鸟鸣在山涧中回响。
唐代诗人王维《鸟鸣涧》的诗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31 05:25

1.“人闲桂花落,”花落本无声,声由心生;人行本不闲,闲自空来。世界是一面镜子,忠于反映自己的心。

闲得去发现春桂的掉落,虽说这句诗并没有将其作一个因果律的对比,但的确是能让我隐约感到桂花源自人闲而落,人不足闲,桂亦不落。 

2.“夜静春山空,”夜静是缘于山空,但山真是空的吗?不,有涧有鸟,还有花、有树……有很多实物。问夜哪得静如许?为有心头空自来。山空,亦是心空;夜静,即是心静。诗眼於此,文艺的魂在此,诗心却并不在此。 

3.“月出惊山鸟,”这一句才令我最为惊诧。死理性派会举出各式各样之例证去驳斥这个看似不实的认知,所言甚是“鸟的大脑视觉中枢神经元接受生物电信号的反应灵敏度未超过某个阈值”“春月的月光折射在对流、平流层的变化”之类,这就使诗失去诗趣,人失去诗怀了。月出惊动的不是山鸟,而是“诗佛”王维的心。

4.“时鸣春涧中。”这句话,即刻将王维用前三句放逐的心的永恒拉回了,画出了一条漂亮而极简主义的曲线,这个函数就叫《鸟鸣涧》。鸟惊则鸣,人空则静;看春涧而闻鸟鸣,观自心而闻其本。断续的“时”,流出一汪白。

唐代诗人王维《鸟鸣涧》的诗镜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4-10 05:55
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这首诗中写山鸟时鸣春涧中是
3个回答2022-11-16 22:28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支鸟儿从睡梦中醒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的流水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正所谓“鸟鸣山更幽”。
鸟鸣涧 王维
3个回答2022-05-10 02:47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王维《鸟鸣涧》的意思
3个回答2022-05-18 17:41
山里的春夜,万籁俱静,只有桂花独自垂落。月亮升起在空中,惊飞的鸟儿不时在小溪边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