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书评

如何评价《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
1个回答2024-03-16 10:59

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毛姆的这部小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与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毛姆以高更为灵感所写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毫无疑问杜撰超过事实。”“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高更认为他最终能够享受成功的果实,让一家人团圆。”对比小说与现实可以发现,高更对绘画的追求有其因果关系和过程发展,而思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则非常突兀和过于激烈,再加上作者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叙事手段上的技巧,就塑造了一位不通人情世故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

比起高更的出走,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完全不符合现实的逻辑,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不可理解。其实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明毛姆如此写作的目的。即毛姆自我欲望的虚拟满足。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的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对《月亮与六便士》的小短评
1个回答2023-11-19 13:46
我也没想到《月亮与六便士》一天就看完了。对本书的兴趣来源于刘瑜老师在《送你一颗子弹》中对它的书评。

关于书名一直有疑惑,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网上有一个我很喜欢的解释: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象征着理想与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同,或许它们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转自知乎网民回复)

故事讲述了一个40岁的股票交易员查尔斯,抛妻弃子,对亲人、朋友不近人情,可以说是一个无社会感恶劣的人,他抛弃了他在社会上的一切身份,追寻他的月亮(梦想),对于梦想,他回应说“我必须画,就想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他把梦想视为生活的全部,在追寻的路上,丢弃六便士,丢弃身为人的社会活动,贫困潦倒,遭受病痛折磨险些丧命,最终在一个远离文明的孤岛上染上麻风失明,却从不放弃绘画,查尔斯从不后悔,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在“我”生气的质问他对抛弃与他在一起17年妻子是否愧疚时他这么回答:“我不想过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所以,他在自己生命走向尽头之时,叫爱塔(现任妻子)把他的巅峰之作全部烧毁。

   “他已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创造多么美好,在骄傲和轻蔑的心情中,他又把它毁掉了。”查尔斯最终实现了他当下的价值(创作作品本身对他来说就是实现他价值的过程),所以作品保留与否,对他而言已无意义。

转刘瑜老师在《送你一颗子弹》中的书评

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你能想象这个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正从头开始学画画,要做一个画家。

   你很难想象,环顾我四周所有具有上述特征的朋友,我也不能。但是毛姆却写了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他离开了自己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岁,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身上只有100块钱。

   但,这并不是一个追梦人如何历经艰险实现辉煌的励志故事。如果是这样一个故事,这个男主角应该20出头,英俊潇洒,在书中碰上一个有钱人的漂亮女儿,当然肯定也会碰上一个嫉妒他才华的小人,该小人势必要跟他争夺那位小姐,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男主角成为大亨,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月亮和六便士》却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查尔斯却在追逐他的噩运。好吧,这两件事其实没那么不同,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当然这里所说的梦想,是真的梦想,不是“爸爸妈妈说”、“老师说”、“电视报纸说”里被说出来的那个蓝图,不是蓝领白领之上的那个金领,不是猎人给麻雀设的圈套里的那点米粒。

   查尔斯疾步如飞,如愿以偿地追上了他的噩运。5年之后,他在巴黎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后来,他沦落街头成了码头工人。又过了几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临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15年之内,这个伦敦的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中产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

   “He lives at another level”。电影《Big Night》有这样一句台词,查尔斯让我想起这句台词。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尔斯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查尔斯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六便士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13 22:52
读过毛姆《人性的枷锁》,其中有描述廉价地摊书的价格是六便士!所以借此发散,联想到,六便士是任何人们为之忙碌的对象,但是其实最终的对象就是抬头可见的月亮。
你是怎么评价《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呢?
3个回答2023-02-03 13:25
刚刚看完,觉得并没有像看别的书一样能够立马感觉出来好恶的感受。但说实话,这本书读完了我感觉并不怎么舒服。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女性读者,对于作者说的很多话都不敢苟同,甚至是看了后不大开心。我总觉得或许有更好的方式去描写女性的。抛开作者本身的主观因素,对于主人公这个人物确实是很佩服,能够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这么自我,抛开一切去追求自己自己的月亮。佩服他,我永远无法成为这样的人,也幸好我无法成为这样的人。
怎么评价 月亮与六便士 这本书
1个回答2022-12-17 11:17
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月亮和六便士 这部小说的英文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16:20
  你好,这部小说的英文名是

  《月亮和六便士》是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毛姆,一个出生于法国的英国人,他是以戏剧成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骑士,他在20世纪初,风靡了整个世纪和世界。他的这部小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在这部小说里,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了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月亮和六便士》的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与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是开玩笑的语气。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月亮与六便士英文
1个回答2024-02-11 00:19

月亮与六便士英文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月亮和六便士TheMoonandSixpence》是2018年9月1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 毛姆 。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来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不想一日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不顾一切离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精神亦在追寻画技中生受痛苦折磨。

最终,经过种种离奇的遭遇,主人公离开文明世界,来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这里的氛围让他感觉直击心灵。

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作品,而直到此时,他依然不为世人所知。而最后,他不幸染上麻风病,身体变形,双目失明……

《月亮和六便士》借“我”之口,讲述了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艺术家的故事,情节生动、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

而且,该作品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月亮与六便士讲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4:25

月亮和六便士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月亮和六便士》主要内容简要
1个回答2024-03-12 04:22

简要: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拓展资料:

创作背景:《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英国画家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为原型塑造的人物,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高更在立志从事绘画前也做过经纪人;高更一生也非常坎坷、贫困;高更最后也到了塔希提并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但除了生活的大致轮廓外,毛姆创造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物。  这篇小说是毛姆在游经塔希提岛后,回到欧洲后写成的。 

折叠艺术特色:在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还表现出了对传统艺术手段的极度不信任感,这种感觉使他在绘画表现上困难重重,一度陷入沉默仿惶无所作为的困境,不得不寻找适合自己表达的新途径,毛姆在小说中加入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使小说具有很强的观念性,这种观念性使小说具有了丰富复杂的多重含义,通过表层和深层、叙述和观念的对抗,使小说具有广阔的张力和内涵,表现出浓厚的现代小说的特征。

作品影响:毛姆的这部小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zuo

作者简介: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1874年1月25日生于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却也让他变得坚强和富有同情心。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后创作的多篇著作中无不透露出对人生、艺术、信仰的深刻剖析。

《月亮与六便士》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3-31 23:25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作者认可歌颂的人,是在世俗庸碌的生活里忽然听到了内心来自灵魂的呼唤,从而不顾一切抛弃一切世俗中看重的东西,去投入自己的梦想绘画,哪怕穷困潦倒哪怕病倒都不放弃,他什么都不在乎,只追求灵魂里的追求,哪怕它如高悬远天的月亮那样可望而不可即,也要不计一切代价奔赴完成,即便倒下了追求的路途也无怨无悔。 

      而他的妻子精明世俗,她伪装了许多,比如和丈夫的关系等,她是弯腰低头去捡拾脚边六便士的世俗中人。

        而画家施特略夫确实夹在梦想与世俗之间不上不下的一个尴尬,又想要月亮又想捡便士,所以最终很惨,施特略夫开始和结局是个巨大的反差,这是个性呢还是命运?恐怕性格因素更多。善良、慷慨却没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引狼入室。

      而自己因才能所限月亮够不着,世俗生活因自己的可悲的个性而支离破碎直到回老家,真是可悲可叹,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