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兰花草多少钱一颗

一颗小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2:59
一颗小草的种子落在了一个屋顶上,小草的种子被风吹了下来,落在了一块石头缝里,有一次,下了雨,小草生了根发了芽。

有一天,石头妈妈说:小草孩子,快让风爷爷把你带走吧,我们这里太不好了,养不活你啊!小草说:不要让风爷爷把我带走,我会长的更壮的。石头妈妈没办法,只好让小草留下来。就这样,它长呀长,几年后,小草长的又肥又嫩。小草问石头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你不会赶我走吧!石头妈妈说:只要你能养活你自己,我就可以让你留下。小草回答:我一定会养活我自己的。

有一次,三个小朋友经过这里。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小草的头上,小草大叫了一声啊,哪个小朋友吓了一跳,回头一看,问道:谁?是我,你脚下的小草。小草你怎么会长在这里!小草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这个小朋友。小朋友被小草这种坚强的感动了,便把小草挖了出来。小草高兴的说:谢谢你,小朋友。小朋友发现小草的根长的十分地长,就把小草带回了家,把小草种在了家里的花盆里。

从此以后,小草长得更壮了。
我是一颗小草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07 12:32
我是一颗小草
我是一棵小草,我没有漂亮的花衣服,更没有五彩缤纷的的花帽子.只有到了春天,春姑娘才送给我一件绿色的连衣裙.
我是一棵小草,当太阳公公还没起床时,我的身上早已戴上了一些透明的小饰品.过了一会儿,太阳公公与小蜜蜂一同起床了,小蜜蜂亲切地向我问好:"小草,早上好!"
我是一棵小草,当夏季来临时,我尽情享受着桑拿浴.一群顽童高高兴兴的在在草地上玩闹,有一个小顽皮说:"在这纤尘不染的草地上躺一会儿,真是一种享受."听到这番话,我快乐到了极点.
一天,一位农民伯伯把一群羊赶到了我们的家园.这可把我们吓坏了,那群羊一见了我们就争先恐后的啃起来.因为我们痛的厉害,所以一下子就昏了过去.当我们苏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矮了一截.我伤心极了.
许多天过去了,我又看到了远处的美景,原来我又长高了,而且比原来长的还要高呢!这时我才明白,作为一棵小草只要根还在,就能活下去.
秋风吹来,我渐渐枯萎了.一位白发沧桑的老婆婆把我放在了背篓里,然后带回了家.她把我倒进了炉灶里,我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将要来临了.于是,我默默的等待着.
我是多么幸福啊!牺牲了自己,却给别人带来了好处!为此我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歌曲《一颗小小草》
1个回答2024-03-16 12:37
歌曲:青青岩石一棵草 歌手:潘军 专辑:春暖花开的时候 [ti:青青岩石一棵草]

[ar:潘军]

[al:春暖花开的时候]



青青岩石一棵草

电视剧乡下人,城里人,外国人片尾曲

作词:张林枝作曲:雷蕾

原唱:潘军

......

3...

2...

1...



青青岩石上,一棵小小草



妈妈她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长在石缝里,心儿比天高



寂寞山中静悄悄,不知岁月老



青青岩石上,一棵小小草



风也吹来,雨也浇



风雨来时挺挺身腰



心里有话说不出,摇啊摇啊摇







一愿白天阳光好







再愿夜来月亮照







三愿岩石也有情,荒山也有爱









天地日月一年年,保佑小小草
从前有一颗神奇的小草,它会飞,为什么?_?
1个回答2023-06-19 16:40
因为它是神奇的小草
一颗大树下有小草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7 03:06
一草一木 [yī cǎo yī mù]

基本释义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 处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成语接龙
木本水源 源源不断 断长续短 短褐不完 完美无缺 缺衣少食 食不充饥 饥鹰饿虎虎尾春冰 冰炭不投 投鼠忌器 器宇轩昂 昂藏七尺 尺幅千里 里谈巷议 议论纷纷纷纷拥拥 拥书南面 面朋口友 友风子雨 雨沾云惹 惹事招非 非我族类 类聚群分分章析句 句栉字比 比岁不登 登台拜将 将信将疑 疑误天下 下回分解 解衣包火
小草是一颗还是一棵
2个回答2023-02-06 16:25
当然是一棵小草啊
兰花草有故事么。?
1个回答2024-01-18 10:43
兰草是一种很美丽,带有奇异香味的花,一般只长在深山野林里。关于兰花草,这里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阿兰的女子嫁给了李姓夫君。在阿兰过门的第三天,夫君就上京赶考去了。从此家中只剩阿兰与婆婆相依为命。 前半年,婆婆对阿兰还算知冷知热,然而半年之后婆婆突然变得恶毒无比,每天虐待阿兰。刻度到了什么程度呢?阿兰每天清晨跪在河边的石头上给婆婆洗衣服,搓重了,婆婆一棍子上来,说:“你搓那么重是想把我衣服洗破了没得穿是吧?”;搓轻了,婆婆又是一脚踹过去,说:“你十年没吃牢饭了?洗那么轻能洗干净吗?” 好不容易阿兰洗完了衣服,想把衣服晒在绳子上,婆婆一巴掌扇过来,骂道:“绳子上面有灰,衣服又脏了那还洗干嘛?” 恶毒的婆婆让阿兰跪在烈日下,迎风举着衣服,直到把衣服晾干为止。如此等等例子举不胜数,连街坊邻里都看不下去了。而阿兰只是一味忍让,没有丝毫埋怨。 到了来年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一大早,婆婆对阿兰说:“今天我要去庙里拜菩萨,傍晚才回来,锅里有两个馒头,你看着点别让狗吃了,留着我晚上回来吃。” 阿兰送走婆婆,实在忍不住馒头的香味,偷偷揭开锅盖闻了一下。她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实在太饿了。 馒头就在眼前,只要吃一口,一口就好了……这么想着,阿兰情不自禁伸手拿起馒头吃了一口,赶紧把馒头放进锅里,盖上锅盖……回味着馒头的香味,阿兰忍不住又揭开锅盖吃了第二口,一口,一口……直到阿兰把两个馒头都吃了。 婆婆晌午就回来了,一开锅盖,脸色都变绿了。 阿兰是个老实的人,不会撒谎,立即跪下来,坦称自己吃掉了馒头。 “我让你吃,让你吃……你这个好吃懒做的毒妇……你是想饿死我呀……”婆婆不由得发出哀嚎一般的声音,边说边找出缝衣服的针,掰开阿兰的嘴,拉出阿兰的舌头,将针眼不断地戳在阿兰舌头上,直到戳穿了滴出血,再换一个位置戳……一针又一针扎下去,婆婆看到阿兰鲜红的血,渐渐露出笑容。 就这样,婆婆一直戳呀戳,阿兰痛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等到婆婆终于解气走了,阿兰也昏死了过去。 傍晚,阿兰找了一瓶老鼠药,抹脖子自尽了。 恶毒的婆婆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开心地笑了。 原来,只因为阿兰的相公考取了状元,公主看上了他,让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嫁给他。 岂料这李公子却对阿兰一往情深,拒绝了公主的好意。待公主知道李状元只因为家有糟糠才拒绝自己,不禁又恼又怒,难道自己堂堂一国之公主,竟比不上一个村野姑妇? 公主让李状元写休书,李状元以阿兰未犯七出之条为由拒绝。 公主何等人也,当即心生一计。一面让父皇扣留状元,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赶到状元家乡,对阿兰的婆婆如此这般一番交待。 婆婆想,只要阿兰你犯了七出之条,我的儿子就能写休书,在京城娶公主,住大房子,有佣人伺候呀。于是婆婆一直虐待阿兰,不料无论她怎样毒打喝骂,阿兰始终打不还口骂不还手,还对她孝顺有加。无奈,她只好饿着阿兰,再借口自己拜菩萨之名出门,让她偷吃,这样一来,阿兰就犯了大不敬之罪。 果然不出婆婆所料,阿兰不仅吃了馒头,还对罪行供认不讳。喜出望外的婆婆立刻将消息告诉一直等待回音的公主幕僚。 公主以为,这回,李状元总没有再拒绝自己的理由了吧。 李状元得知妻子的因病而亡的死讯之后,只好同意和公主结婚。但他对公主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在新婚之前让自己先回老家,拜祭妻子一番。 公主想,你即将是我的人了,还怕你耍什么花招不成,一欣喜便恩准了。 李状元回到家乡,去到阿兰的坟墓上祭拜。秋风扫落叶,一转眼自己已离家两年,阿兰受了怎样的罪才病故? 想到阿兰,李状元不由得抚坟痛哭。就连风也似乎跟着悲伤起来,越刮越凌厉。 李状元哭累了,坐在坟前,抱着阿兰的墓碑,呆呆地看着前方。忽然,他发现在阿兰的墓地上,开满了漫山遍野的小黄花!这些小黄花,是从未见过的野花,随着微风的飘荡,还有一股隐隐约约的香味,像极了阿兰身上的香味。 李状元眼前一亮,抓住一朵野花,看见野花开得灿烂夺目,又柔美娇嫩。然而这花却在长长的花朵上有着点点殷虹,像血一般。 李状元看着看着,突然豁然开朗。这是阿兰在借这些花儿向自己表达冤屈啊!原来阿兰不是病故,而是……李状元悲愤不已,大呼一声阿兰,遂吐血而忘。 故事的神奇之处还没有结束。公主知道李状元死讯后,气急败坏地下令,只要有人能毁掉这些野花,赏银一万两。 说也奇怪,这些野花竟像通灵一般,一夜之间全都不见踪迹。 此后,这些野花就只生长在深山野林不见人影的地方。每当公主派出去的人马找到她们,眼看着野花就在面前,然而一伸手,野花转瞬间消失得不见踪影。妄图采摘野花的人反而常常因此送命。公主不信传闻,非要亲自目睹。当她见到一株野花“嗖”地消失在自己眼前时,自此变得疯疯癫癫,孤独终老。 后人为了纪念阿兰和李状元的爱情,把这些野花称为“兰花”。因其不开花时与野草无异,又称为“兰花草”。 兰花,在我眼里是一种高贵的花,一种不俗的花。她幽香的气味,只为有缘人而绽放;她美丽的身姿只奉献给欣赏她的人。世间多花,有热闹的寂寥的繁华的美丽的,独有兰花,只愿开在那荒无人烟之处,与青山白云做伴。 即使偶然得一枝,若不小心呵护,也将很快枯萎。这脆弱的花,又多么像爱情。无论再怎么光彩夺目的爱情,也需要两个人的小心呵护。若不然,很容易就走到尽头。
兰花草好听啊
1个回答2024-03-17 12:56
好听,怀旧的,一日看三回,一日可以听三回
兰花草歌词典故?
1个回答2024-03-31 05:21

兰花草歌词典故?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这两句原文,不过多的说明了,这里的兰花草意为作希望或者才气或者作品

兰花草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03 11:26

辞赋家金学孟先生笔名兰花草,他国学功底深厚,享有辞赋生产机的美誉。兰花草是当代著名辞赋家、民生理论家、社会评论家。现为写作网驻站作家。特别对中国辞赋创作颇有造诣,被全国妇联、国务院妇儿工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授予“爱心辞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