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和水稻

斯格拉底稻田里麦穗的故事 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2-19 14:30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你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l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最大是应该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对苏格拉底的这道考题,答案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学生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先在自己的心里定下一个大体标准,走上一段特别是在走过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路程后,遇见差不多的便摘下来。也许这就是最好的,也许后面还有比这更好的,但不能好高骛远,就这样“认”了。另一种答案是一直往前走,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好的麦穗。这时要么放弃选择,宁缺毋滥,要么委屈自己,凑合着摘一束,而心里却是万分懊悔。

  在追求目标时要把握好选择度。我们在自己的奋斗和追求过程中,应为自己定好坐标,通盘审视,在适宜自己发展的情况时就要当机立断,莫要迟疑,选择属于自己的那束“麦穗”。
关于稻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13:11
青黄不接qīng huáng bù jiē
[释义]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语出] 《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接;不能写作“结”。
[近义] 难以为继 后继无人
[反义] 陈陈相因 后继有人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形容稻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5 06:32
【务本力穑】。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收获谷物,年成不好:耳状物,这里泛指农业劳动,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谷物不收:青:播种。 【青黄不接】:田时的青苗:指农业:凶:都是可以信用的谷物:收割谷物。同“头会箕敛”。庄稼顶部出芽。 【禾黍之悲】;箕敛:头会;穑。 【服田力穑】。 【头会箕赋】,新粮尚未接上:成熟的谷物:农作物的顶端,泛指庄稼。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禾头: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比喻亡国的悲伤。 【凶饥妖孽】:收获谷物。指饥荒灾害;穑:按人头征税:本。此为灾年的征兆:服、禾:从事;黄。指赋税苛刻繁重。旧粮已经吃完;穑。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头会箕敛】:黍。 【禾头生耳】,指谷物经雨而长出的芽;耳:按人数征税,那么这种庄稼也就报废了。指努力从事农业劳动【不稼不穑】:稼
稻穗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3-07 15:12

稻穗用简笔画画。

先画出两片细长的叶搭拍子;再画出一串连接着的小圆;然后画出麦芒,画两条曲线连接底下的叶子;最后涂上颜色即可。

稻穗指稻花结实聚成的长条。

稻穗 (词语解释)

稻穗,是大米的源泉,为水稻成熟后的种子,相当于植物的果实,也就是我销枝脊们今天吃的米饭。

稻花结实聚成的长条。

唐·李群玉《早鸿》诗:“野水莲茎折,寒泥稻穗空。”

宋·范成大《竹下》诗:“稻穗黄欲卧亏渗,槿花红未落。”

造句:秋风拂面艳阳照,稻穗迎着太阳笑;株株稻穗颗粒饱,穗穗映日似金钩。喜赏大地丰收景,万亩良田起波涛;远望无际黄金海,秋光无限乐眉梢。

稻穗是稻子的什么
3个回答2023-10-18 06:57
稻穗是稻子改高轮的花序,成熟后即为果序。
稻穗为复总状花序,由穗轴、一次枝梗、二次枝梗、小念橘穗梗和小穗组成。果核信序指的是果序轴及着生在其上的果实。
到稻田里捡最大的麦穗是苏格拉底的寓言吗?
1个回答2024-02-06 17:11

是的。

原文: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向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梗,只许前进,而且只给一次机会,让他们挑选一只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只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来。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只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个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大类中的一只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但他满意的走完了全程。

有一个故事说去稻田里摘稻穗?
1个回答2024-01-18 15:22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乒,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你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卖底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旧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单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是什么故事呀?有一个故事说去稻田里摘稻穗?
1个回答2024-01-19 14:18

这个故事是《最大的麦穗》,讲述的是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故事原文: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去地里挑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扩展资料:《最大的麦穗》中心思想:《最大的麦穗》借事说理,告诉我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人生经历着无数次选择,选择前,我们要慎重,选择时,我们要果断,选择后,我们要淡定。世界精彩纷呈,充满诱惑。一定还有很多更饱满的麦穗出现,但请不要轻易抛弃你手中的这个麦穗,因为只有它才是实实在在属于你的。

如果弟子们再次走进麦穗地寻找最大的麦穗,他们会怎样做 如果弟子们再次走进麦穗地,他们会怎样做呢?
1个回答2024-03-14 09:15
握住自己认为最大的.时时在在的......你扣住中心就OK了
风刮稻穗是什么声音
1个回答2024-02-25 13:33

沙沙   响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