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还有什么啥办法
1个回答2023-01-19 15:15
说的真好呀i
给小学生讲关于植物的课一般讲什么
1个回答2024-03-09 21:45
讲些辨认植物的技巧和食用或药用价值,注意随时提醒孩子可以运用到生活里。在户外探索更能巩固这些所学知识,让孩子牢牢记住
人造发光植物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4-22 02:38

主要内容:

《人造发光植物》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的研究人员在1983年提出的一个大胆的设想:他们试图用人工的方法,将某种发光的基因移植到植物的基因中去,从而使植物发出光亮。

为了实现这一奇想,研究小组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大胆设想,将萤火虫的发光基因移植到烟草的细胞里,使烟草长大成一株株发光植物,创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植物园中的夜间奇景,从而也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奥秘。

科学家们根据研究发现,大胆设想,提出假说,证实假想的探索过程,同时向我们开启了生命奥秘的科学之门,语言准确生动,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原文:

凡是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参观的人,总要到该校的植物园去领略一番奇妙的夜景。夜幕降临后,您会看见一片片紫蓝色的荧光。难道是荧光灯在田间闪烁?不,这是因为那儿有一些能发出荧光的植物。

这源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的研究人员在1983年提出的一个大胆的设想。他们试图用人工的方法,将某种发光的基因移植到植物的基因中去,从而使植物发出光亮。为了实现这一奇想,研究小组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决定拿烟草做实验。

他们设想把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植入烟草,让烟草发出荧光。他们在了解了萤火虫的发光机理后,找到了萤火虫细胞内的发光基因,又找到了一种能直接感染烟草的细菌,用它来做移植的“载体”。研究人员先用一种内切割酶,将萤火虫细胞核内的发光基因“剪”下来;再用一种连接酶把它“缝合”到作为“载体”的细菌上。

将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让它感染烟草植株。这样,萤火虫的发光基因就被移植到烟草的细胞里了。这些烟草长大后,就成了一株株地道的人造发光植物。加利福尼亚大学植物园中的夜间奇景,就是由这种发光烟草造就的。

科学家创造这一奇迹,并不只是供游人观赏猎奇,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这种将外来生物的基因转入到植物中的生物技术叫做“植物转基因技术”,而这种植物则叫做“转基因植物”

该项研究成功以后,科学家对未来进行了大胆而乐观的设想。例如,未来的高速公路两旁,不用再安装路灯,只要种上一排排发光植物就可以了。我们相信,神奇的生物技术将给我们未来的生活增加更加绚丽的色彩。

扩展资料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说明性文章,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从中了解到人造发光植物的特点,它的由来以及这种科技发明所带来的作用,对人类的贡献。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说明性文章接触不多,对于说明文要求用词的准确性学习和说明方法的掌握是学习的关键,也是这篇文章的两个难点。

针对以上的分析,在设计教学中,从一开头就关注到举例子这个说明方法,在整个环节中渗透了五次对这个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学完本课,不仅能了解文中出现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这种方法。

同时通过自主阅读,咀嚼文本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情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感悟用词的准确性,并能通过学习感受到科技的神奇,产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荧光”“细菌”等一些科技术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以及探究这一发明的价值。  

2、通过对“并不只是”的探究,体会科普说明文的用词准确性,并能通过学习课文中举例说明的方法加于运用。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以及探究其存在的价值。

人造发光植物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4-01 07:15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科学技术正在慢慢加强,只要一研究成功,以后不用安路灯,就在路边种几株人造发光植物就可以了!
三年级科学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怎么上
1个回答2024-03-10 01:32

小孩子嘛肯定是对动手的东西更感兴趣啦。给你个建议,植物的新生命是的开始,其实就是种子萌发的过程,其实用绿豆就可以啦。


让学生准备好一个小饮料瓶,和卷笔刀屑。彩色纸。

导。在课堂上给大家发几颗绿豆,讲解大头娃娃的故事(其实就是豆芽菜),告诉他们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大头娃娃。

引。怎么做呢?看视频里将饮料瓶剪的只剩一个底,里面放上卷笔刀屑,再放入大头娃娃,浇上水,用彩色纸剪出人脸的眼睛嘴巴贴上去,大头娃娃就做好啦~

动。让大家自己动手制作。做完后,

理。同学们,那么大头娃娃这样才会长大呢?通过视频或者板书介绍种子的萌发过程。

情。情景拓展,讲些关于无土栽培的知识,支出,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让我们的农业更加先进,科学技术技术可以解决一些困扰中国发展的各种问题等等,,,拓展完毕。

这样基本完成了一堂课里课堂的导入,引导,互动,明理,动情几个基本要求了。

儿童参加劳动种植课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5-02 20:15

多种形式的种植活动不仅满足幼儿这一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幼儿从小爱生活、爱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学科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怎么给种植大户讲农业课程?
1个回答2024-03-27 20:51

怎么给种植大户讲农业课程请农业专家到实地讲解农业课程,手把手的教接受的比较快

奇异的植物世界 怎么导入这节课
1个回答2024-04-29 13:51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经历了几百万年,每天都以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为食,而植物是人类食物中的主要部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神奇的植物世界。
幼儿园中班课(植物和自然的关系教案
1个回答2024-02-14 22:32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2.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些特性。
  3. 知道植物具有和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能力培养
  1. 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对观察和研究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2. 对身边的事物及自然有着探究的欲望。
  3. 愿意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喜欢研究有关植物的知识。
  重点难点
  分析植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对比实验(仙人掌与万年青的耐旱情况)所需器具与材料;
  植物:仙人掌、万年青、透明塑料袋等;
  图片:沙漠、高山、草原、热带雨林、池塘生态图;
  视频:有关的生态系统介绍;
  文字资料:温室的环境条件等。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比较两种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形特征,课本第27-30页的内容;第二课时,分析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环境,课本第31-33页的内容;第三课时,观察身边的植物,课本34-35页的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物包括哪些种类。
  2、复习植物生长的需要。
  提问:生物生长需要什么?
  3、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意图:由于上一单元与这一单元没有联系,生物的知识学生是在五年级时学的,时间隔得比较久,教师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回忆,为这一单元的学习做准备。】
  二、 观察仙人掌与莲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几种环境中的植物。
  2.对比观察仙人掌和莲生活的环境条件和外部形体特征,
  并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3.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4.试着分析仙人掌和莲的形态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
  先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一起汇报。
  (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植物叶子的蒸腾作用不是很明白时,教师可以展示课前做的仙人掌和万年青的对比实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回去做这个实验。)
  5.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仙人掌和莲这两种植物的生活环境对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汇报、交流。
  小结: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意图:通过对仙人掌和莲这两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环境的观察比较,将植物的外形和它们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6.巩固
  小组交流:选择一种旱生或水生植物,分析它在形态上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汇报交流
  三、拓展
  思考:叶子小的植物比叶子大的植物耐旱吗?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交流。
  四、作业
  1. 是否叶子小的植物比叶子大的植物耐旱?为什么?
张老师在生物课上经常带学生到校园观察不同植物,为学生讲解每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并指导学生将知识编成小册子...
1个回答2024-03-17 05:11

D

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程理念。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此外,教师在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题干中教师带领学生去观察植物,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D项正确。

A项: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行为规范示范者是指在学校里,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由于学生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受教师权威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即具有盲目信任甚至依赖教师的心理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专业发展引领者是指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