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风景的诗句

《出塞》这首诗的背景
1个回答2024-03-10 17:23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西塞罗的背景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3-14 10:03

西塞罗出生于罗马东南部阿尔彼隆的一个骑士家庭,自幼受到当时罗马最好的教育,后来又到希腊学习两年。除了在雅典遍访名师之外,他还像恺撒那样前往小亚细亚和罗德岛等地,继续研究演说技巧,并求教于著名的修辞学家莫隆,开始形成自己的演说风格。苏拉死后,西塞罗回到罗马,开始活跃于政治舞台上。他凭借自己的努力,靠着自己的演说才能,逐渐赢得贵族的赞赏和普通民众的支持,成为当时最为出色的演说家。公元前63年,西塞罗当选为执政官。任职期间他揭露了喀提林阴谋,获得了“国父”称号,达到其政治生涯的顶点。恺撒被刺后,西塞罗站在屋大维和元老院一边,连续发表演说,激烈抨击安东尼。屋大维和安东尼和解后,西塞罗成为第一批受迫害的牺牲品,于公元前43年12月遭安东尼杀害。

出塞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诗 意表达的感情
1个回答2024-04-28 20:13

《出塞》(唐朝)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其二》(唐)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另外还有:

《出塞》-  徐锡麟  -  清代

《出塞》-  皇甫冉  -  唐代

《出塞》-  虞世南  -  唐代

《出塞》-  佚名  -  唐代

《出塞》-  杨炯  -  唐代

《出塞·玉关秋尽雁》-  吴伟业  -  清代

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一首

 

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和塞罕坝景区是一个景区?
1个回答2024-01-25 09:02
这是两个景区,过了迟谈态御道口草原景区就是塞罕坝景侍源区,码源在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的游客中心可以买到2个景区的联票哦
这两个景区是紧挨着的
塞尔维亚的自然景观
1个回答2024-02-07 03:36

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融合了东欧和西欧的元素。贝尔格莱德要塞是一个必访的景点,它位于多瑙正燃岩河畔,提供了壮丽的城市全景。另外,塞尔维亚正教会的圣萨瓦段散教堂是欣赏精美建筑的好去处。塞尔维亚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塔拉国家公园是一个迷人的地方,拥有壮丽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和美丽的湖泊。弗举御鲁舍卡峡谷是一个流行的徒步旅行目的地,提供了令人惊叹的风景和冒险体验。塞尔维亚还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而闻名。民间艺术在这里得到广泛传承,民间舞蹈和音乐表演是塞尔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克雷姆林堡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世纪要塞,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音乐节。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塞尔维亚还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址和博物馆。尼什是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城市,拥有庞贝之家遗址和康斯坦丁堡柱等著名景点。贝尔格莱德国家博物馆则展示了塞尔维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王昌龄的《出塞》的写作背景是?
1个回答2023-07-19 10:00
很多不三不四深
塞班岛有哪些好玩景点
1个回答2022-11-17 23:55

塞班外送,为塞班岛当地华人提供美食餐饮、日用百货等当地商品配送到家服务,让每一位异国他乡的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便利!一个类似于国内的外卖,让你在塞班岛购物方便很多,完美解决你在路不熟、语不通,又累又热的尴尬,让你旅途更轻松!彻底解决你在异地的不安全感!

出塞曲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一副的怎样的情景
1个回答2024-03-05 19:22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画面: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

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
塞上听吹笛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3-06 17:02

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这首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

深州监狱(第三监狱)联系电话
1个回答2024-06-18 09:26
请拨打0318-114查询,一定可以查得到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