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古诗朗诵

如何有感情的朗诵夜书所见
1个回答2024-02-27 21:00
一、“入情入境”。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去“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二、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要注重个体差异性,不要以自己的“标准答案”去套,要进行创造性地朗读,朗读的形式不拘一格,如朗读、诵读、表演读等。三、可适当的根据文章加入一些动作,其实只要你进入文章加动作就很自然了四、不要通篇一个声调,要有适当的扬抑。
海子----<夜>的诗歌朗诵的配乐!急!!!!!!!
1个回答2022-12-09 10:35
罗西尼主题变奏曲
春江花月夜可以在五四节朗诵吗?
1个回答2023-04-15 20:12
可以的,非常合适,
关怀孝心的朗诵稿子
1个回答2024-02-15 02:29
母爱朗诵稿--献给母亲的歌 (一) 在这美好的日子 我的心像大海一样激情磅礴 亲爱的妈妈 我好想为您唱一曲颂歌 我不会把动人的旋律谱写, 我不会用好听的话语诉说 可是在今天, 我要为您献上一首歌 愿我的歌,化作针线 为您缝合绽裂的伤口 愿我的歌,化作雨珠 为您滋润喉嗓的干渴 愿我的歌,化作云朵 为您的生活献上芳香 原我的歌,化作云霞 为您折射太阳的光泽 亲爱的妈妈 是您 给了我跳动的脉搏 是您 给了我儿时的……
旅夜书怀
1个回答2024-02-08 03:22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沙鸥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通过旅夜所见星变、月涌壮阔景象描写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遇、漂泊无定感情

诗头四句写景首两句写近景岸上小草微风飘摆竖着高高桅杆小船孤独地停泊月夜江面上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着切揭示了诗人浪游漂泊孤清处境颔联写远景历来传诵名句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种阔大雄浑又寂寞空旷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孤独景见情景与情融

诗四句笔势急转直抒情怀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句诗人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得实现愤慨岂应关键字眼上下关联尾两句触景而情发景自况运用形象比喻收结全诗诗人天地间只形单影孤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慨叹有种强烈感染力量

此诗通过旅途月夜景色描写抒发了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苦闷心情诗人把种心情写得含蓄露律细笔深情景交融浑体愧千古名作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只独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沙鸥

微风轻轻吹拂着岸边细草,艘竖着高高桅杆船孤独夜里停泊着.原野辽阔,天边星星犹垂向地面;而银光映着奔流汹涌长江,停流逝.我名气难道因文章而显著我年老衰弱,想必也该退休了今,我随处飘零像呢活像天地间孤苦沙鸥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诗反映了当时民众人间疾苦及些美好山川景物杜甫有造福人民大志,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生追求却无成,甚至只能四处飘零此遗憾无穷,因而写下首诗

从诗我们明显感受生活图画:杜甫高高船来比喻自己孤独,并星空、明月、和江流宽广及磅礴气势来反衬人类之渺小,而视野辽阔却抒发出自己内心感叹全诗充满着种孤寂又凄凉情绪,让人感受种说出来哀伤,情景交融动人心魄

杜甫语惊人死休刻苦精神来努力创作,从本诗大窥全豹星垂平野阔垂及月涌大江流涌便知道杜甫用心炼字.垂写出了空旷平野看星独特感受;而涌犹江涌般磅礴而两句诗也全诗经典之句,仅对仗工整,而且还借景间接抒情来表达孤独心境虽和李白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暗合杜诗意象更丰富气象更阔大

《旅夜书怀》由首联和颔联写出夜景及颈联和尾联写出凄凉心境完美勾勒出种漂泊、凄冷、绝望艺术境界
旅夜书怀典故?
1个回答2024-02-09 07:59

《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颈联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诗人的名声因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远大的政治抱负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全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景中有情,融情于景,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旅夜书怀是谁的诗
1个回答2024-02-05 02:26

旅夜书怀是杜甫的诗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朝代:唐朝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1)岸:指江岸边。(2)危樯(qiáng通“墙”):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什么是朗诵?朗诵与朗读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3-16 13:42

朗诵是指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

朗诵与朗读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朗诵:高声吟诵;大声诵读。

2、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二、出处不同

1、朗诵:韩北屏 《非洲夜会·举杯痛饮》:“晚会上还有朗诵和话剧,这些节目全不长。”

2、朗读:唐·李商隐 《与陶进士书》:“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

白话释义:唐·李商隐 《与陶进士书》:“从他的书,于是又有置的而没有时间读的,又有默默地看着不顾朗读者,又有开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意义的。”

三、侧重点不同

1、朗诵: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2、朗读: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的基本功;就语言学习而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等任何语言学习,朗读都有着重要的位置。

旅夜书怀
1个回答2022-07-12 13:11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7-17 06:07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