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秦兽

“衣冠禽兽”之“衣冠”该怎么读
1个回答2023-08-15 22:13
都发一声就可以了。
“衣冠禽兽”意思为什么变化“衣冠禽兽”
1个回答2023-01-23 00:50
一个人自嘲,一个人讽刺
衣冠禽兽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1-13 00:49

“衣冠禽兽”意为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

一、拼音

“衣冠禽兽”的拼音是【yī guān qín shòu】。

二、近义词

1、道貌岸然:指一个人表面上装作端庄、正派的样子,但实际上内心却不正直,可能有虚伪、狡诈的一面。这个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很正经,但实际上却不可信赖的人。

2、外表光鲜:指一个人的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很亮丽,但并不代表内在品质良好。这个词用来暗示一个人可能在外表上下了很多功夫,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高尚的品德。

3、面目可憎:意为一个人的外貌、表情或举止让人感到厌恶、不悦,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形象或行为举止令人讨厌。这个词语强调了外貌或行为的丑陋或令人不快之处。

三、反义词

1、正直正义:指一个人品行高尚,秉持正直和正义的原则,不做虚伪、邪恶或不道德的事情。

2、品德高尚:描述一个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诚实、善良、宽容等优点,与“衣冠禽兽”恰好相反。

3、温文尔雅:用来形容一个人举止文雅,礼貌得体,不像“衣冠禽兽”那样粗鲁、无礼或下流。

四、出处

“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明朝陈汝元《金莲记》第七出。

成语“衣冠禽兽”造句:

1、尽管他在外表上装得很道貌岸然,但实际上却是个彻头彻尾的衣冠禽兽。

2、这个人一副正经的样子,谁知道他竟然是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

3、在那个清廉正义的社会中,绝不容许衣冠禽兽的存在。

4、他的外表可能让人以为他是个正派人,但他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衣冠禽兽。

5、这位政治家虽然口才了得,却常常被揭露出其衣冠禽兽的真面目。

6、她曾经是社会上的一颗明星,却因为涉及丑闻被人们视为一个衣冠禽兽。

7、这个案件揭示了社会中隐藏的不少衣冠禽兽,令人深感震惊。

8、在那个道德沦丧的环境中,衣冠禽兽们居心叵测地掌握着权力。

9、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他其实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

10、这个电影展现了一个政界衣冠禽兽的故事,引发了观众对道德和权力的思考。

衣冠禽兽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2 11:23

衣冠禽兽意思是穿衣戴帽的禽兽,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生一样的人。

衣冠禽兽,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较早见于明代陈汝元《金莲记》第七出。这则成语意思是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它多用于书面语,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贬义。“衣冠禽兽”这个成语的原来并没有贬义色彩。

“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古代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是用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这种等级制度,是从明朝开始的。明太祖在洪武三年正式制定,帝王服装上增加了团龙纹,龙纹成了帝王的专用徽记,皇后礼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

成语典故

古时,做一名朝廷官员,要有一身和自己官位相匹配的行头。光带着个象征着官位的乌纱帽,还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官服比起乌纱帽来,要有着更多的讲究。

明清时期的影视剧中众文官武将出场时都是身着官服,头戴官帽,整齐而威严。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他们官服的胸前、背后皆配有各不相同的动物图案。比如有的绣着仙鹤,有的绣着麒麟,有的绣着鹌鹑,有的绣着犀牛,正所谓的飞禽走兽都有。探究起来,这里面是有着历史渊源的。

衣冠禽兽意思
1个回答2023-12-03 17:37

衣冠禽兽意思为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

成语简介: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基本解释: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衣冠禽兽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7 11:23

“衣冠禽兽”是一个传统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它的意思是形容表面端庄,实际却很欺骗人,自私狡猾、集群作恶,具有欺兽罔北、无恶不作之意。一般来说,被称为衣冠禽兽的人通常被认为是道德败坏,思想不正,行为不端大肆侵害人民生命财产的人。

《论语》中曾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说的是小人表面上很有文化修养,内在却是腐败的。这句话寓意深远,并且为后人衍生了许多类似的成语,其中“衣冠禽兽”就是其中之一。

在古代社会中,衣冠是指上层人物的服饰,这些人物通常是有钱、有权、有地位的。禽兽指野生动物,是与人类相对而言的一个群体。当把衣冠与禽兽联系在一起时,就迫使人们认真思考这个成语锁含的强烈当场深挚的社会审美价值观。它传达的是一个强烈的道德警示:人们不能因为穿着得体,或外表端庄而掩盖自己实际上的恶行和邪恶本性。

在现代社会,衣冠禽兽的概念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它包括各种政治领袖、官员、商人、媒体人士以及其它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物,这些人都有可能通过违法背法或者不合乎道德的方法获取权势和财富,同时,他们也可能欺压弱小、腐蚀社会、破坏道德底线,从而成为一个衣冠禽兽。

总之,“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寓意深刻,揭示了人类有时候肆无忌惮的恶劣和欺诈世人的行径。因此,人们要牢记道德底线,摒弃邪恶本性,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要竭力为社会做贡献。

衣冠禽兽说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2-17 02:05
成语"衣冠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其实。这个成语的原意并非如此。“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这种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史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兽”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鸂鶒(xichi)、鹌鹑、练雀。
  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海马。
  明朝中晚期,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于是,“衣冠禽兽”就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
衣冠禽兽,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04:07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词。明朝中晚期,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衣冠禽兽”这才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

与衣冠禽兽类似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14:47
【成语】: 衣冠楚楚
【拼音】: yī guān chǔ chǔ
【英文】: neatly dressed
【解释】: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2]
成语典故
【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3]
【举例造句】: 他整天衣冠楚楚,但对工作却漠然置之。
词语辨析
【近义词】:衣冠齐楚
【反义词】:衣衫褴褛、衣不蔽体、不修边幅
【用法】: 作定语、状语;形容人
谁时衣冠禽兽
1个回答2024-02-28 23:21
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