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物理现象的物理解释

急求一份初高中及所学物理现象和解释汇总
1个回答2022-12-27 10:22
买本书自己看吧
解释儿童为什么喜欢童话这一现象
1个回答2024-01-22 17:15
童话,一直都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当孩子哭泣时,童话能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当孩子失落时,童话能给孩子带来希望;当孩子生气时,童话能使孩子平静。那么孩子为什么喜欢童话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童话故事里,不仅只有离奇的情节,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生活经验也是极其丰富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一件事,几乎都能从童话中找到相似的情形,我们能在童话当中获得很多启示,甚至学习到很多知识。童话故事里,真善美通常都能战胜假恶丑,这就对我们的孩子传递了一种正能量,让孩子感受到,无论遇到了多么可怕糟糕的事情,只要一直向往着光明,心存善念,最终所有困难都会被美好和幸福所取代。
其次,童话属于儿童文学的一种,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充满童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童话的方式来向孩子传授知识,传递某些信念,无疑是最佳的方式。《白雪公主》的故事可谓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童话之一了,美丽浪漫的故事让孩子们迷恋不已,也是许多大人最喜欢的童话,不过这可不只是一篇童话,同时也是非常经典的安全教育素材。家长和孩子讲完故事之后,可以这样问孩子:“坏王后变成了老婆婆,这下子白雪公主还认得她吗?那既然不认得了,老婆婆是不是就是陌生人了呀,陌生人给你吃东西,千万别吃,为什么呀?因为老婆婆的苹果有毒!”以童话故事的方式来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识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并接受。除了白雪公主,《亨舍尔和格莱特》中勇敢对抗巫婆的格莱特,《铁汉斯》中为了得到幸福不得不放弃一切虚荣的王子,以及《天鹅王子》中为了拯救受了巫婆诅咒的11个哥哥,虽然历经磨难、被人诬陷却仍然坚忍勇敢的爱丽莎……这一个个可爱的形象无不为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
此外,为孩子讲述童话故事是一种很好的亲子互动。或许成年以后的我们,早已忘记《睡美人》为什么会受了诅咒而沉睡不醒,也记不清《名字古怪的小矮人》里那个侏儒精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是我们永远都记得,童年时期爸爸妈妈坐在我们的床边,拿着一本厚厚的童话书,用轻柔的声音诉说着那一个又一个那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可能,这时候孩子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如此温馨的感受要多于对这个故事的喜爱。
童话故事,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礼物,它给予了我们一个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悲伤和同情,同时也充满了爱与希望的世界。
词语解释:大象无形
1个回答2024-02-23 02:26
大象无形

释义: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从不同的角度讲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以"厚德"载万物,兼容天下,故总体上似无"定形";由于"固无定形"而能容纳"多形",时时吞吐吸纳外来之物,以壮大丰富自己,故能看似"无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老子个人过分主张"阴柔",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相悖谬,他还常用"辩证"的方法来为自己消极"无为"的主张做论证,这一点了不可取。但是,他所说的"大象无形"倒有阳刚之气,用"大象无形"来形容中华文化的特点,概括其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生机无限的伟大精神气质,倒是非常贴切的。



古人以朴素的方式,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宏观定位和发展定向。可以说,"厚德载物"和"大象无形",正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气派,是一个有志于肩负人类历史重任的伟大民族共同体所需要、所应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风格和整体面貌。



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这种"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的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底蕴和活力资源,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在很多情况下是未必自觉的)保持和发扬起来,成为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历经无数劫难而不衰败溃散,并能够取得成功和辉煌的一个重大条件。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个回答2022-12-29 01:14
液化,热空气遇冷液化
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像
1个回答2022-11-15 07:45
是对自然现象的具象化
词语解释:大象无形
1个回答2024-02-22 08:59
大象无形

释义: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从不同的角度讲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以"厚德"载万物,兼容天下,故总体上似无"定形";由于"固无定形"而能容纳"多形",时时吞吐吸纳外来之物,以壮大丰富自己,故能看似"无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老子个人过分主张"阴柔",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相悖谬,他还常用"辩证"的方法来为自己消极"无为"的主张做论证,这一点了不可取。但是,他所说的"大象无形"倒有阳刚之气,用"大象无形"来形容中华文化的特点,概括其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生机无限的伟大精神气质,倒是非常贴切的。



古人以朴素的方式,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宏观定位和发展定向。可以说,"厚德载物"和"大象无形",正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气派,是一个有志于肩负人类历史重任的伟大民族共同体所需要、所应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风格和整体面貌。



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这种"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的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底蕴和活力资源,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在很多情况下是未必自觉的)保持和发扬起来,成为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历经无数劫难而不衰败溃散,并能够取得成功和辉煌的一个重大条件。
心理学上怎样解释这样种现象,一个人每天面对同一个
1个回答2024-03-07 14:19
也许统计结果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可是现象能说服自己改变吗?造成一个人痛苦的原因无外乎悲观,无人理解,内疚之类。缺乏安全感这种更像天生性格的东西,更是难以改掉的。心理学上有性格的反向反馈,就是外在表现和内心会呈现向两个极端发展,外在在人群中越开心,对待孤独是就越难过,这是压抑真实自己造成的结果。除非本身性格就是那样,才不会痛苦
《世界八大宝藏》里面有神魔自然或人文地理现象,并解释一两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1个回答2024-01-27 21:44
自从哥伦布远渡美洲寻宝成功以后,便掀起了寻宝发财热,先后有几百万的冒险家翻越高山,走过沙漠,企图一圆发财梦。据说,目前世上尚有8处宝藏是自古以来寻宝者苦寻不获的,正等待着幸运儿去发现。
  第一处宝藏,满载金条、银条、金币、珠宝的西班牙大帆船“圣荷西”号在1708年被英国海军击沉在加勒比海。
  第二处宝藏是加州黄金宝藏。公元1849年,加州发现金矿,大批美国东部佬赶往加州挖金矿,8年后,他们带着挖来的加州黄金,准备回家。不料,所乘船只遭飓风袭击,黄金全部沉入海底。
  第三处宝藏是彩虹尽头的湖底宝藏。哥伦比亚穆斯卡印第安族最后一位国王的侄儿,在17世纪初期所描述的穆斯卡国王传统的加冕仪式中的大量珠宝投入湖中。
  第四处宝藏是常冒陵寝宝藏。据说,在古印加奇姻王国首都常冒废墟地下的国王陵寝里面有大批珠宝。
  第五处宝藏是哥伦布的沉船。考古学家深信,哥伦布有5艘船因故沉没在加勒比海,探宝者也一直在此探索。
  第六处宝藏是金银岛宝藏。据说太平洋(6010****)的可可岛有6处宝藏,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秘鲁利马的宝藏。
  第七处宝藏是钱坑宝藏。传说在诺瓦史柯帝亚外海的一个小岛-橡树岛,岛上埋有宝藏。
  第八处宝藏是亚利桑纳金矿。在亚利桑纳州迷信山的某个地方,有许多人都前去寻宝,有人还画了一张关于藏宝地的地图。
  许多人为了寻宝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但人类探宝的步伐却从没有间断
  他们之中有少数人成功致富,但多数人不是发疯,便是横死异乡,坟上连块墓碑也没有。
  这一切都无法阻止冒险家们继续冒险,“泰坦尼克”号被寻获后,更掀起空前的寻宝热潮。据说,目前世上尚有8处宝藏,是自古以来寻宝者苦寻不获的,正等待着幸运儿发现。
最值钱的宝藏
  “亚托查”号上的金银财宝和这处宝藏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它的地点大约在距哥伦比亚海岸约16英里的加勒比海的740英尺深的海底。
  1708年5月28日,西班牙大帆船“圣荷西”号从巴拿马启航,船上满载金条、银条、金币、酒杯、台灯、祭坛用品和珠宝。“圣荷西”号船长是费南德兹,虽然他知道英国海军将领韦格正率领一支强大舰队在附近巡逻,但费南德兹并不把这项威胁放在心上,他天真地认为“大海何其广大,不会这样巧就碰上了”。
  6月8日,韦格的英国海军舰队拦住“圣荷西”号,当天傍晚,“圣荷西”号就被击沉,船上600多人和金银珠宝,全部沉到海底。
  1983年,哥伦比亚公共工程部长西格维亚说服哥国总统正式宣布,“圣荷西”号是哥国的国家财产,而不属于那些“贪得无厌的寻宝者”。
  哥国政府深信已找到沉船的地点,今年,哥国政府可能会进行打捞,估计费用高达3000万美元,但船上的宝藏估计至少值10亿美元。
加州黄金宝藏
  公元1849年,加州发现金矿,大批美国东部佬赶往加州挖金矿,8年后,他们带着挖来的加州黄金,准备回家。
  他们从旧金山搭船到巴拿马,再转搭骡车横越巴拿马地峡,再搭船驶往纽约。
  但他们的船”中美“号气船在离开哈瓦那两天后,也就是在1857年9月10日,遇上飓风。在狂风暴雨袭击下,船开始进水。
  船上的乘客有750人,他们看到船帆被强风吹断,锅炉的火也熄了,惊骇万分,赶忙组成自救队,把妇女和小孩送上救生艇。结果妇孺全部获救,但423位男士则葬身海底。
  寻宝专家史宾赛曾经寻获几艘在美国内战中沉没的船只,他已花了15年的时间来寻找这艘沉船,并深信已经找到“中美”号沉船的地点。他希望在两年内把这批黄金打捞上来。
彩虹尽头的湖底宝藏 
  “王位继承人全身被洒上金粉……他的子民纷纷献上黄金和翡翠,在他的脚边堆成一堆……这位印第安新国王,把脚边所有的黄金全部丢进湖中,当作他对上帝的奉献。”这就是哥伦比亚穆斯卡印第安族最后一位国王的侄儿,在17世纪初期所描述的穆斯卡国王传统的加冕仪式。
  印第安人丢进瓜达维达湖的东西,欧洲人在过去400年来,一直努力想把它们打捞出来,第一次打捞行动是在1545年,西班牙人组织了一支寻宝队,在3个月内从较浅的湖底捞起几百件黄金用品。
  1911年,一家英国公司挖了一条地道,把湖水抽干,但留下很厚的泥浆,太阳很快把泥浆晒成干硬的泥砖。等到这些英国人从欧洲运来钻探设备时,地道已被堵死,湖中再度充满湖水,从1974年起,哥伦比亚政府派兵保护瓜达维达湖和湖中的宝藏,此后再也没有人能接近这批宝藏。
常冒陵寝宝藏
  4个世纪以前,一个印第安村长引导一位年轻的西班牙商人,穿过错综复杂的地底迷宫,来到古印加奇姻王国首都常冒废墟地下的国王陵寝。里面摆满黄金珠宝,包括一些镶着翡翠眼睛的黄金鱼。这位村长告诉这位叫古特里兹的西班牙商人,只要他协助建设当地的公共工程,这些黄金都是他的。
  根据1576年的西班牙税收纪录,古特里兹向西班牙国王报告他发现了这处“小鱼”宝藏,并献出900磅黄金作为税金。此后即不断有人指出,在当地废墟下面,还有一处“大鱼”宝藏,里面摆满更多陪葬的黄金动物。
  目前这处废墟已由秘鲁政府加以保护,并有两位秘鲁考古学家在当地挖掘,已挖了几年。也许,他们有一天会挖到大批宝藏。
哥伦布的沉船
  1492年,哥伦布率领27艘帆船发现了美洲大陆,并在1493、1498和1502年,分别派谴部分帆船驶回欧洲。考古学家深信,其中有5艘船因故沉没在加勒比海,虽然它们并未载有黄金珠宝,但这些沉船却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
  得克萨斯州史泰逊学院海洋考古研究所已要求海地政府允许在其领海内打捞这些沉船,虽然当地海底十分黑暗,泥浆很深,而且累积了5个世纪来的沉船,但该研究所有信心在哥伦布处女航500周年之前,打捞出他的一艘沉船。
“金银岛”宝藏
  著名的古典小说《金银岛》据说就是以太平洋的可可岛作为背景。这个荒凉的小岛是被最多寻宝人彻底搜寻过的一个藏宝地点。在过去3个世纪里,共有约450支寻宝队登上这个小岛,在它的海岸挖掘,找寻古代金币。
  可可岛位于距哥斯达黎加海岸300英里的海中,是17世纪海盗的休息站。据说岛上埋有6处宝藏。但最吸引寻宝者的是秘鲁利马的宝藏。在1820年,利马仍是西班牙帝国的一个前哨站,但秘鲁民族英雄玻里瓦领导的革命军即将攻入利马。利马的西班牙总督眼看情势不妙,赶忙搭上帆船“亲爱玛丽”号逃走。船上载有黄金烛台,金盘和真人大小的圣母黄金像。但船上的苏格兰船长半路上把西班牙总督杀死,将船上的黄金藏在可可岛的一处山洞内。这位苏格兰船长后来在1844年去世,一直没有机会回去取走他的宝藏。
  幸运的是,跟所有寻宝的故事一样,这位船长留下了一张藏宝图。
  这张地图以及后来流传的很多藏宝图,吸引很多寻宝人前往可可岛寻宝,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
  1978年,哥斯达黎加政府以挖宝会破坏生态环境为由,封闭了可可岛,禁止任何人挖掘。
“钱坑”宝藏
  美国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汤姆.索那历险记》中描述说,海盗的宝藏都是“装在一个破木箱中,埋在一棵老枯树的地底下,半夜时,这棵枯树树枝阴影所落下的地点,就是藏宝地点。”他所描述的情形,几乎就是“钱坑”宝藏的再版。
  1795年10月,3位年轻伐木工人登上诺瓦史柯帝亚外海的一个小岛--橡树岛。虽然橡树岛并没有人居住,但自古就传说岛上埋有宝藏,这3个年轻人注意到岛上有一棵大橡树,有一根树枝被锯掉。树下的泥土有点凹陷,好像下面埋了一些东西。
  3位年轻人第二天带着圆锹回到岛上,开始挖掘。挖到10英尺深时,他们碰到了一块橡木板。再往下挖,到20英尺深,又碰到另一块橡木板。
  他们一共挖了7天,每挖下10英尺,就会碰到东西挡住。挖到100英尺深时,这个坑里突然涌入60英尺深的海水。从那时候到现在,一共有人作过15次的挖掘行动,共花费300万美元,并有6个人在企图到达“钱坑”坑底途中丧生(传说必须死掉7个人才能揭开“钱坑”的秘密)。
  “钱坑”底下究竟是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但大家猜测:包括北车基德上尉的劫掠品、海盗宝藏、古印加帝国的黄金等。
要命的亚利桑纳金矿
  在亚利桑纳州的迷信山的某个地方,“迷失荷兰人金矿”正等着你去开采。
  1840年末期,一位名叫伯拉塔的探勘员在这个山区找到一处矿藏丰富的金矿,他并且作下标记,从那时候起,很多寻宝人一直想要找出这处金矿,很多人因此葬身山区,有的则遭印第安人杀害。
  后来,一位德国探矿员华兹终于找到这处金矿。知道金矿地点的另外还有华兹的两位同伴,他们全被杀害了。据说,华兹经常到山上去个两三天,回到凤凰城老家时,总会带回几袋高品质的金矿。
  1891年,华兹死于肺炎,据说他在临终前画了一张地图。1931年,一位名叫鲁斯的男子带了一张地图,进入迷信山山区,6个月后,有人在山内发现他的头骨,头上中了两枪。1959年,又有3名男子在这处山区遇害。但这一切阻止不了寻宝人。很多寻宝人仍然不顾夏天华氏110度的高温和凶猛的响尾蛇,冒险前往山区寻宝。
初中成语大全及解释
1个回答2024-01-23 02:11

1.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2.瘦骨嶙峋:瘦得皮包骨头,像山崖突兀的样子(嶙峋:形容人瘦削。)

3.心惊肉跳:心里害怕,肌肉颤抖。

4.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眩:眼睛昏花。)

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

6.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

7.蜂围蝶阵:指成群的蜜蜂闱绕着蝴。

蝶就像在列阵一样。比喻花开得非常茂盛,以至于招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8.盘虬卧龙:比喻枝干盘曲嶙峋。盘绕横卧着的虬龙。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

子,弯弯曲曲。

9.碌碌终生:形容人事务繁杂,辛辛苦苦但又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一辈子。

10.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11.风尘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辛苦。

12.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13.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14.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5.无与伦比: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和好如初的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1-26 20:11
就是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又像没有发生矛盾之前一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