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

横什么江面成语
1个回答2024-03-07 11:25
横贯江面: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白露横江 的横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5-29 16:37
横:笼罩,覆盖
“横”为动词,“横”字乃此句点睛之笔,将白雾之浓厚、离江面之迫充分地表现出来。

翻译: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
出处:前赤壁赋 - 苏轼
诗歌原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词句分析:
此句“白露”为主语,“横”为动词,“江”实为地点状语,即原应为“白露横于江”,但省略“于”字。“横”字乃此句点睛之笔,将白雾之浓厚、离江面之迫充分地表现出来。
横贯江面是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8:06

横贯江面不是四字成语,是一个词语,意思从江此岸直通到彼岸。原词出自于现代作者赵宗成、朱明元的《观潮》。

原文: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观潮》写的是作者赵宗成、朱明元在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

赏析:

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作者采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横贯江面的成语成语成语?
1个回答2024-03-03 23:01

横贯江面不是四字成语,是一个词语,意思从江此岸直通到彼岸。原词出自于现代作者赵宗成、朱明元的《观潮》。原文: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观潮》写的是作者赵宗成、朱明元在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赏析: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作者采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横贯江面“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03 11:03
横着通过江面
横贯江面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3-07 17:45
不是成语

追问:为啥

追答:只是四字词语
追答:不是成语
横贯江面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4 07:08

横贯江面,意思是横向贯穿江面,即从江此岸直通到彼岸。

横贯的基本释义

(1)横向贯穿。

出自:北宋欧阳修《新唐书·郭子仪传》:“ 子仪悉军追,横贯其营。”

译文:郭子仪派全军出击,横穿敌军营垒。

引用:杨朔《黄河之水天上来》:“ 长江是中国最大最长的一条河流,横贯在中国的腹部。”

(2)引申为贯串。

出自:巴金《译后记》:“书中散发着淡淡的哀愁,有时也发出怀疑的嘲笑和悲观的叹息,但横贯全书的始终是作者对未来的坚强信心。”

扩展资料

相关的成语

1、通南彻北

拼音:tōng nán chè běi。

释义:指贯穿南北。

出自:赵树理《三里湾》:“又往前走,就看见东山根通南彻北的一条河从北边的山缝里钻出来,又钻进南边的山缝里去。”

2、一以贯之

拼音:yī yǐ guàn zhī。

释义: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曾参,我的理念有一个核心。”曾子说:“是。”孔子出,学生们问曾子:“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理念就是忠恕待人。”

横跨江面有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3-03 13:27

横贯江面不是四字成语,是一个词语,意思从江此岸直通到彼岸。原词出自于现代作者赵宗成、朱明元的《观潮》。

横贯江面是不是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3-10 14:51

“横贯江面”不是成语。“横贯江面”不是成语,是一个四字词语。

1.【横贯江面】[héng guàn jiāng miàn]基本解释是:横向贯穿江面。“横贯江面”造句:

2.【横贯】[héng guàn]基本解释:横着穿过去示例:陇海铁路横贯我国中部历史出处:(1)横向贯穿。(2)引申为贯串。巴金 《译后记》:“书中散发着淡淡的哀愁,有时也发出怀疑的嘲笑和悲观的叹息,但横贯全书的始终是作者对未来的坚强信心!”近义词:横亘 反义词:纵贯 “横贯”造句:

“横贯江面”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3-11 03:09

“横贯江面”是四字词语,不是成语,是动宾短语。读音【héng guàn jiāng miàn 】

解释:是指从江此岸直通到彼岸。贯:穿过,贯通的意思;横贯:横着通过去。横贯江面(课文)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的意思。。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大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扩展资料:

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结构固定性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2、意义整体性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

“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

4、风格具有典雅型

成语通常来自古代文献或俗语中,其语体风格庄重、典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