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篁岭旅游攻略

婺源篁岭有哪些名人祠堂
1个回答2024-03-17 08:09

篁岭是人文的杰作,数十栋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岭谷错落排布,家家凿窗采光,户户支架晒物。村民们用眺窗为画板,支架为画笔,晒匾为调色盘,春晒水笋、蕨菜;秋晒红辣椒、稻谷黄豆……就这样成就了一幅幅民俗风情杰作,一年四季延绵有序。

篁岭作为古村文化的典范,古代名人建筑也是一杰(一般都为祠堂代表):培德堂、慎德堂还有许多,我也想不起来了,很有古韵文化代表性。

2018婺源自助游攻略婺源自由行旅游攻略
1个回答2023-12-21 09:18

婺源是一座充满了唯美童话元素的地方,曾经的徽州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和文化输出非常强大,保留了大量的徽派建筑群,但是现在已经划给了江西省,下面给大家分享2018婺源自助游攻略。

婺源,今属江西省上饶市,曾经是古徽州的一部分。

1934年6月,蒋介石硬将婺源划归江西,掀起轩然大波:把婺源从徽州西南角掘去,徽州如削足断臂,婺源若游子失亲。于是,一场长达十三年的“婺源归皖”运动就此拉开序幕,众多徽人积极地为此事奔走起来。胡适签名并递送至国民大会的请愿文这样写道——

结果正如你我所知道的那样,沿用了780年之久的徽州之名,被小小一个“黄山”取代,绩溪划入了宣城,而婺源仍属于江西。好好的一府六县,硬是掰成了两省三市。这里的人们无所适从,至今不知自己是从皖,还是从赣。

但是你看啊,“皖人之视婺源,犹鲁人之视曲阜”,千年积淀的血脉联系,哪是这么容易可以割裂的?只要看一眼婺源那些高高的马头墙,就知道这里的风物人情还是冠着徽字头的。

马头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山墙的一种,墙顶层层叠落,看起来略似马头,故而得名;因为墙体高于屋面,具有良好的防火作用,又称为“封火墙”、“风火墙”。徽州人聚族而居,住得紧密,火灾的隐忧缭绕不散,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对“火”的防患意识。

在徽州村落里,参差错落的马头墙是最醒目的标识。那些黑白色组成的高墙落落大方,有骨有气、有精有神,能凝炼出现代建筑学的简约式美感,幢幢都似民间的苏州博物馆,幢幢都在讲着百余年的章回故事。

尽管曾经粉白的墙面,现在已经斑斑剥落,但是因着大红的门联,和随意停放的小摩托车,就平添了许多生活气,真实而且亲近,就像故乡同一院落的乡邻。

所以在徽派古村中闲逛是很随意的。不必怀着朝圣的心情去觐见,也不用先储备一肚子的诗词与之吟咏,就袖手而来,看看袅袅升起的炊烟,听听穿透晓雾的短笛,感受一些柴米油盐的的清静时光,就可触到它的精髓。

而它又不似真正遥远的故乡,不向你提及孱弱、佝偻和苟且。它只是给你看见诗,看见美,看见洒在皇菊花上的秋阳,看见远方流动着的仙气儿。

因此它的炊烟也成了文学的意象,短笛也叫音乐家来了灵感,柴米油盐也就都裹上了白洋淀派的清新、浪漫、积极乐观。

假如世间有诗意,未必有七分在徽州,但倘若诗意需要择个地方栖居,我想大有可能到此处。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民居,皇城的大气,雕栏画栋,镶金嵌碧;江南的精巧雅致,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福建土楼浑厚,给人满满的安全感,湘西吊脚楼纤细,有湘西姑娘的风情。各有各的好处。但我以为,唯有这“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最可寄托无主的乡愁,最可让人饱含着诗意,勾勒“故乡”的样子。

我算是一个疏离于故乡的人。

3岁就跟着父母来到这座繁华的城市,家中的饮食还是故乡火辣辣的滋味,父母的话语满是乡音,但这些与眼前“高大上”的森森楼宇完全对应不上。所见与所闻截然是两个世界。那时候,讲着一口流利粤语的本地男孩总以欺负外地女孩子为乐,我便隐隐觉得这个城市和他们一样不可接近,而故乡的记忆又早已模糊不堪,不能躲藏。我在这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生长。

长啊长啊,真正的故乡模样愈发难以记起,我也慢慢接受了这个新的居住地。只是每每读到一些关于乡愁的文字,内心就总会滋长出一种淡淡的缺失:我连一个可愁的故乡都没有啊

后来,我背上行囊,走过很多的地方,到过不同城镇村庄,见过通济桥上悠闲地唠着嗑的老老少少,慵懒地晒着太阳的猫猫狗狗,倔强地向上伸展的枝枝蔓蔓他们裹着一身的红尘烟火气告诉我:

故土,原本是心底的桃源乡。心所安处,乡所在处。

去婺源旅游有啥值得推荐的攻略?
4个回答2023-01-03 12:20
去婺源旅游那肯定是去看油菜花的,玩的时候最好早出晚归,这样可以避开主要的人群,玩的还开心。
婺源有哪些不错的闺蜜旅游攻略?求推荐?
3个回答2023-07-11 13:40
首先去这个地方最佳的悄宴时间是每年的3月到4月。可以去彩虹差御桥,盐田,大鄣山卧龙谷,石城、思溪延村,百柱宗祠,鸳鸯湖等优秀的景点。建议包车出游能够节省很多时间。非常适合闺蜜一起虚运岩旅游。
江西婺源出过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5-28 03:21
我是玉山的.

  婺源县位于上饶市东北部,与浙皖两省交界,面积2947.5平方公里,人口33.3万。婺源县现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婺源县建县于唐朝开元28年(公元740年)。因地近婺水之源而名婺源,古属歙州。婺源县地理环境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山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婺源境内主要的鄣公山、五龙山、高湖山、石耳山、大鳙山等山峦,最高峰为鄣公山擂鼓峰,海拔value="1629.8" UnitName="米" w:st="on">1629.8米。全县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野生植物物种呈多样性,境内木本物种1500多种,草木物种3500多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80多种。



  婺源县内群山连绵,绿树苍天,碧水荡漾,明清故居掩映在山间绿海之中,自古就享有“水贴荷钱买得湖光千万顷,山垂木笔描成春色”的美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婺源形成以山、水、竹、石、树、木、桥、亭、涧、滩、岩洞、飞瀑、舟渡、古徽派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建融合的自然生态环境。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徽文化为主的古朴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相互辉映。游人置身其中,如进入乡间世外桃源,品赏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卷。



  历史上,宋明清数百年间,婺源人充分利用其地理环境,在山上广泛种植绿茶,并以种植、采摘、制茶等精细工艺加工的茶叶,以独特的产品优势享誉茶界。同时,婺源人在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的重商理验,影响了数十代人,在中国商业史上,出现十户人家有“商之家三”(婺源县志)的现象,且大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大、中、小城市和国外,经营着茶叶、木材、纸、墨、南北货等行业,其中尤其以经销茶叶为主,从而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知名商贾。婺源书香子弟事业有成者或走向政坛的名流学士,他们不忘光宗耀祖,或收集全国各地珍宝奇石、或请各地能工巧匠,或取异地民俗精华,返回故乡,大修祠堂宅第。长期以往,形成了乡间星罗棋布的粉墙鸳瓦的独特风景线,加之,由于自古婺源地处偏僻山区,险阻天成,古代兵戈相对较少,为保存下完整的民居建筑和纯朴的民风民俗提供了外部前提条件。同时,婺源人自古形成的崇文重商习俗,为保存下比较完整丰富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起了决定性作用,其历史涵养的文化理念影响着代代子孙后辈,为今天婺源所保存下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起了内在作用。



  婺源县自古可谓文风鼎盛,造就人才荟萃。据统计:自唐、宋至清,婺源县出过529位文科进士,武科进士25人,文科举人661人,武科举人57人。历朝出仕的文武官员2665人,还有文人学士、名匠名医辈出。自宋至清著作一千二百余部,入选《四书五经》的有一百七十二部,其中宋代92部、明代12部、清代68部。延续到当代,有7位名人入选《辞海》。



  历史人物是组成历史文化的精髓,他们共同构筑起一个地域文化遗产的灵魂。以文学家朱弁、理学家朱熹、篆刻家何震、科学家齐彦槐、经学家和音韵学家江永、铁路工程家詹天佑、教育家江谦等一批名人和大量的历代其他名人,他们的生长、学习、活动、研究成果和足迹,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迹、文献和文化遗迹,构架起婺源县历史文化深厚的底蕴。加之,经过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民间文化艺术特征的表演艺术:徽剧——京剧之源;傩舞——舞蹈的活化石;抬阁表演——民间艺术一绝;茶道——商业与文化的结晶等,与婺源县的古村古迹古风古神韵,共同构架起婺源县内外神采风韵兼备,有血有肉的完整的文化载体,使婺源县成为纯天然的“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 。
江西婺源县出了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5-28 01:05
朱熹,祖籍是婺源。

江永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音韵学家,婺源江湾人。。

詹天佑
婺源庐坑人。中国最早的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长江三峡游轮旅游攻略,长江三峡游轮旅游攻略带小孩
1个回答2024-01-21 23:49

1、从季节上看,春夏秋三季均适合去三峡游玩,每个季节的三峡均有不一样的美,时间上从3月到12月份都可以去三峡。

2、三峡旅游有其特殊性,如景点均遍布两岸,两岸群山峻岭,不宜车行游览,所以经水路游三峡最为理想。一般提及游三峡,在没有特别指明其它游览方式的情况下,即为乘船游。

3、游玩三峡最惬意的方式是乘坐游轮,饱览江景,每到名胜登岸观光,既免去了每日更换酒店的奔波销睁贺之苦,又可享受每日不同的窗外景观。

4、三峡游轮从重庆朝天门港口出发,三天的行程将全览鬼城丰都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瞿塘峡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巫峡巫山神女峰九亏派畹溪西陵峡三峡大坝黄陵早庆庙屈原祠等著名景点。

江西婺源文案?
1个回答2024-02-08 22:20

三月的风,夹杂着清新的花香从山的那头,带着春的气息,吹到我的眼前远眺的江岭,花开正当时一抹油绿在视野里连绵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的墨迹晕染,黛瓦灰墙,镶嵌在黄花绿田仿若神笔巧作人间美景,我,不为修来世也要去婺源炊烟袅袅,阳光濛濛静悠悠的村舍繁衍了千年江边的阶梯上,浆洗的衣服泛起了涟涟的年华,待得花开,又是一年春,消融的冰雪,流动的江水,涵养了这一湾翠翠的黄花碧连天最美的时光与你同行来到遇到,一切都是那么恰如当时三月小雨里,氤氲这沧桑的乡村谁在溪水边板桥上,等一场邂逅?那一天,倩影在花海里迷离那一天,我在镜头前看到了你在婺源,等你来不期而遇

江西婺源县有哪名人
1个回答2024-03-13 04:56

1、齐彦槐

齐彦槐(1774-1841),字梦树,号梅麓,又号荫三。所著有《梅麓诗文集》二十六卷,《海运南漕丛议》一卷《北极星纬度分表》四卷,及《天球浅说》、《中星仪说》各一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齐彦槐从事天文学和农田水利方面的研究,卓有成就。天球仪是他根据天象制造的计时仪器。清朝,欧洲钟表传入中国,天球仪内部模仿其结构,用发条作动力,自动运转报时报刻。

2、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3、江永

江永,字慎修,又字慎斋,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语言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乐律学家,徽派学术的开创者。

江永长于考据之学,深究《三礼》,撰《周礼疑义举要》颇有创见。于音韵、乐律、天文、地理均有研究,著作有《明史历志拟稿》、《历学疑问》、《古今历法通考》、《勿庵历算书目》等,《四库全书》收其所著书至十余部。戴震、程瑶田、金榜等皆其弟子。

4、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汉族,字眷诚,号达朝,英文名:JemeTienYow。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

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5、汪鋐

汪鋐,字宣之,行荣四,号诚斋。历经四朝,纵横官场三十余年,一生历任十七职,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是明代唯一同掌吏兵二部权利的人。

汪鋐是历史上第一位倡导“师夷制夷”的军事家,创造了师夷之长技以驭夷狄的成功战例,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抗击殖民侵略的胜利。

婺源十大名人之一江永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3-13 16:19
江 永( 1681—1762) 字慎修,又字慎斋,江湾人。清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少年读书过目成诵。生员出身,晚年入贡。生平致力经学、音韵学和理学,所注疏的《十三经》,对“三礼”(《礼记》中的周礼、仪礼、礼 记)精思博考,发现前人所未发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