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江星光夜话

望江“三孝”分别是哪三孝?
3个回答2023-11-15 09:30
孟宗哭笋——孟宗,古时望江人。相传孟宗少时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平日里孟宗对母亲是百依百顺,有好吃的让母亲先吃,攒点钱也是先替母亲做新衣。一日,母亲病重,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可时适值寒冬腊月,哪有鲜笋?为治好母亲病,孟宗仍然驮着锄头,冒着寒风上山挖冬笋。挖了很久,手上起了泡,泡破出了血,再也挖不动了,还是没挖到。孟宗急得直哭,越哭越伤心,最后眼泪也干了,哭出两滴鲜血掉在地上,只见地面慢慢地凸起,竞然冒出两棵鲜嫩的竹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王祥卧冰——王祥,古时望江人。相传王祥生母早丧,从小受到继母朱氏的虐待,生活境况悲惨。一次,父母患病,王祥不计前嫌,衣不解带地侍候父母。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没有鱼卖,他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后人敬慕王祥的孝心,为纪念他,就把那口池塘叫做“卧冰池”,旁边的小石桥叫做“卧冰桥”,王祥住的村子取名叫“王祥村”。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望江知县杨延蔫在池边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卧冰池”三个大字,至今还在。清代望江知县刘天维写诗说:谁争跃鲤在临沂,皖上犹传避地时;总是人情思孝子,不妨多记卧冰池。 仲源泣墓——徐仲源,唐代德宗年间安庆(今安徽省望江县)人。相传徐仲元事母至孝,其母亲平昔最畏打雷,每逢雷雨天,仲源便紧贴着母亲,左右护持,不让母亲吓着,母亲去世以后,便安葬在住宅南边,每逢打雷下雨时,他便奔往墓地,伏在母亲坟墓上,连呼:“仲源在此、仲源在此”。他的这种孝行也感动了上天,以后每逢雷雨天,闪电和雷声总是会绕过墓地上空,就再也没听见雷声了。
望江三孝分别是哪三孝
1个回答2023-11-14 01:36
  望江“三孝”分别是“孟宗哭笋”、“王祥卧冰”和“仲源泣墓”。

  “孟宗哭笋”简介:孟宗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日,母亲病重,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可时适值寒冬腊月,并没有鲜笋。为治好母亲病,孟宗冒着寒风上山挖冬笋,挖了很久,还是没挖到。孟宗急得直哭,哭出两滴鲜血掉在地上,只见地面慢慢地冒出两棵鲜嫩的竹笋。孟宗将其采回做汤,母亲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卧冰”简介:王祥生母早丧,从小受到继母朱氏的虐待。一次,父母患病,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没有鱼卖,他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
24孝是那24孝。而其中又是那3孝在安庆望江?
2个回答2023-09-02 10:20
望江是三孝是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
为什么喜马拉雅听不着孝江的星光夜话?
1个回答2023-08-21 20:07
喜马拉雅听不着孝江的星光的夜华,是有权限被设置
孝感夜嫁有什么寓意
1个回答2023-04-02 00:40
孝感有夜嫁这个习俗?
孝烈染江河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04-06 15:50
教练染江河是什么意思?那就是非常灿烂的一句话吧,可能就是表达这个。
春江花月夜是谁的
1个回答2023-05-22 22:20
唐朝张若虚的诗
春江花月夜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02:46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江山不夜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8 17:06

这是一场苦心孤诣的创作,也是作者异常华丽的转型。备受关注的“云荒女神”沈璎璎,将因这本书而再度冲向顶峰。她将阴谋与爱情完美交织,讲述了一场锥心刺骨的虐心之恋,和惊心动魄的政治争斗,使得数万粉丝、读者翘首期待。

春江花月夜文学言语
1个回答2022-05-21 02:36
孤篇盖全唐,旷世之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