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病案分析
1个回答2022-11-12 19:10
本是气虚之人,发汗太过,伤及阳气,阳虚停水,水饮上泛之证且外表之邪未能完全解除。
头昏眩不能站立,心悸胸闷,四肢清冷,苔白润均是阳气不足,水饮上泛之证。本已气阳两虚,动则气耗,故水饮临时加重而眩晕加剧。脉沉主里,与小便不利同时出现,提示肾不主水。脉紧为寒,提示病邪属阴或者是表寒尚未完全解除之象,如今病以里证为主,故脉沉不见浮。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条提示发汗太过,引起心下悸动,头眩晕,欲做摔倒状。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1] 此条提示:伤寒入少阴,寒饮内盛之候。你这病人显然没有那么重,更符合82条。
方药:真武汤+桂枝(取苓桂术甘汤桂枝之平冲降逆,温通心阳之效助化水饮)
不过这张方子里,生姜重用不可缺,桂枝用量也别太小气。加减你自己根据情况看着办,如果心阳虚明显,痰饮扰神之象显现的,加半夏等燥湿祛痰护住心宫
伤寒论病案分析
2个回答2022-06-29 21:30
1 辨证:发热微恶风自汗出头痛痰白稠气喘苔白腻脉浮滑。病机:营卫不和,湿邪困脾,痰郁蕴肺。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方药:桂枝甘草生姜芍药大枣厚朴杏仁半夏桔梗 2 辨证:微恶风头痛汗出纳呆脉浮缓。病机:营卫不和,脾胃失调。处方:桂枝汤加减。方药: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木香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
1个回答2023-09-12 07:05

《伤寒论》书睁春名中的“伤寒”指的是病的来路、病的区域,指人体伤于外邪后的演变。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体最表最外一层正早辩,凡邪外犯,无论风寒暑湿燥火,首先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也就是太阳寒水之经,所以谓“伤寒”,此为广义的伤寒。 

《伤寒论》书中提到的“伤寒”,为病的性质,指明外邪之风寒暑湿燥火中的寒邪伤到人体的表现,所以有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之说,书中提到的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分别说的是,寒邪风邪温邪湿邪热邪进入举缺人体太阳寒水之经的表现,伤于寒邪者,所以谓“伤寒”,此为狭义的伤寒。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
1个回答2024-03-13 15:22

《伤寒论》书睁春名中的“伤寒”指的是病的来路、病的区域,指人体伤于外邪后的演变。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体最表最外一层正早辩,凡邪外犯,无论风寒暑湿燥火,首先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也就是太阳寒水之经,所以谓“伤寒”,此为广义的伤寒。 

《伤寒论》书中提到的“伤寒”,为病的性质,指明外邪之风寒暑湿燥火中的寒邪伤到人体的表现,所以有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之说,书中提到的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分别说的是,寒邪风邪温邪湿邪热邪进入举缺人体太阳寒水之经的表现,伤于寒邪者,所以谓“伤寒”,此为狭义的伤寒。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25 07:38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是张仲景着作者。伤寒论是人体感受外邪,正气不敌邪气,或邪气过于强盛时就会发病。伤寒包括温病,现在的流感,热病,湿温病,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把杂病合在金匮要略中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是一回事吗?
1个回答2022-11-05 14:17
不是的。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写的两本书的合称,指的是《伤寒论》和《金贵要略》两本书,是后人为了方便。如果你想买,建议你到当地新华书店去问一下,应该有原文!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是一回事吗?
3个回答2022-06-30 01:16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的原著,在流传过程中散佚了,后来又经医家将其内容整理成二部分,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杂病论中只有伤寒类的疾病吗?
5个回答2022-12-21 19:05
不是,《伤寒杂病论》里面包含了很多普通的常见的疾病其中不止有伤寒类的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全译
1个回答2022-12-03 16:51
这个最好还是先背原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