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乡土中国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1:25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重刊序言告诉我们了.
  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这里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新闯的领域中,这样要求也是不切实际的.
  在教室里讲课和用文字传达,公开向社会上发表,当然不能看作一回事.在教室里,教师是在带领学生追求知识,把未知化为已知.在社会上发表一种见解,本身是一种社会行动,会引起广泛的社会效果.对实际情况不正确的反映难免会引起不良的影响.我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在发表这些文章之前,犹豫过.所以该书初次出版时在《后记》中向读者恳切说明:由于刊物的编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才发表”.“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这书出版是在1947 年,离今已有三十七年.三联书店为什么建议我把这本小册子送给他们去重刊,我不知道.我同意他们的建议是因为我只把它看成是我一生经历中留下的一个脚印,已经踏下的脚印是历史的事实,谁也收不回去的.现在把它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义.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以用Ideal Type这个名词来指称.Ideal Type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念中的类型,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我称这是一项探索,又一再说是初步的尝试,得到的还是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说如果承认这样去做确可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那就还得深人下去,还需要花一番工夫.
  这本书最初出版之后,一搁已有三十七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客观的条件,我没有能在这方面继续搞下去.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刊此书时,我又重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贡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让我在这种心情里寄出这份校订过的稿子给书店罢.
  费孝通
  1984年10月11日
费孝通《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大纲
1个回答2022-04-19 16:04
刚看,你为什么要读这个呢?你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吗
求费孝通乡土中国主要章节
1个回答2023-08-13 19:51
建议购买这本书,书本不厚,十几块钱,不到二十。或者在喜马拉雅上听有声书
谁知道费孝通《乡土中国》这本书,
1个回答2022-06-01 17:12
江苏文艺出版社在1948年出版的
2007年有新发行的版本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个回答2024-01-03 12:50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于1937年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它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费孝通通过描述乡村社会的习俗、习惯、制度、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揭示了乡村社会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
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的阵痛,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浪潮正在冲击着农村社会,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费孝通通过深入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了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后人研究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乡土中国》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许多问题,如农民的贫困、教育不公、土地制度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为后人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启示。
总之,《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对于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13 11:25

讲了一个‘土’的故事。中国人对土的感情,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一片土地首先想的是能种点儿什么,而不像外国人要种花,故土难离、人死了要落叶归根,去一个家长外的地方会水土不服……

关于费孝通活到老学到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09:32
原全委副委员、民盟央名誉主席费孝通教授提六条守则:、力求断更新自精神面貌业务水平要社前进绊脚石二、于社要于社自识尽能交给代要些财富带火葬场殉葬三、确保晚节力求永息刻安理问愧固没瑕白璧做事要力求洁身自留遗憾四、锻炼力保健康争取寿五、做榜要物质享受费计要能培养靠自力量克服逆境打算给财富位、留遗产害六、自事事业培养接班历史看没止境接力赛跑跑道接受班传班乐其 1999春费孝通应任南京校蒋树声先邀南京讲面近千名听众费浓郁蓝青官慨说:今我能坐讲坛我资历尊我受家尊重其实面今新知识我许都懂需要习我今南京文台看神奇未知世界美妙啊我虽我依书要习啊……许我今考南博士考……费真诚讲染场所师精神融入百沧桑
沈从文对边城的情感和费孝通乡土中国情感区别?
1个回答2022-12-17 23:49
大家都有对故乡的情感,年纪越大了,情感越浓厚,这就是落叶归根情怀,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故乡,记忆里的故乡也不一样,他们感觉也不同。
谁有好的乡土文学作品,免费的?
1个回答2022-05-23 10:32
河流的第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