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摘录

曾国藩语录
1个回答2024-01-29 17:25

曾国藩语录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名人语录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曾国藩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曾国藩语录1

  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

  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可得乎?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团如在境。

  曾国藩六戒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谈做人准则

  ①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②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③肢洞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④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⑤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⑥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从政八经

  1.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

  2.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

  3.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

  4.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

  5.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方法。

  6.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

  7.可以得罪忙人,但不可得罪闲人。

  8.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曾国藩论“八交九不交”

  八交:

  胜己者;盛德者;

  趣味者;肯吃亏者;

  直言者;志趣广大者;

  惠在当厄者,体人者。

  九不交:

  志不同者;谀人者;

  恩怨颠倒者;好占便宜者;

  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

  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

  曾国藩语录2

  1、特患业之不精耳。

  塌饥启2、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5、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6、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7、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8、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9、人以气为主。

  10、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2、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曾国藩语录3

  一、读书篇(多读书可以开智慧)

  1.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3.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4.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6.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7.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8.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9.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1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二、治学篇(治学需要坚强的心、博学多才)

  1、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2、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4、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修身篇(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1、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2、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3、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4、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5、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6、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7、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8、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9、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0、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四、处世篇(在社会,灵活机动)

  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五、家教篇(教育家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2、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3、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4、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个谦字。”

;
读书文摘卡。。。。。要有(类别------书名-----作者------译者-------内容摘录)
1个回答2024-02-19 16:21
求读书文摘卡,类别,书名,作者,译者,内容摘抄
曾国藩语录
2个回答2022-05-28 20:40
曾国藩曾说:“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作家杨大侠描述,不咄咄逼人就是好人品。
曾国藩冰鉴的目录
1个回答2024-02-14 11:35

冰鉴卷上
人才之一识才
人才之二求才
人才之三衡才
人才之四养才
人才之五用才
人才之六德才
将才之一选将
将才之二将德
将才之三严明
冰鉴卷下
第一章神骨
第二章刚柔
第亩槐厅迅隐三章容貌
第四章五官
第五章须明棚眉
第六章声音
第七章情态
第八章气色

什么是摘录?
1个回答2023-01-29 05:41

摘录,动词,选择需要的部分记下来。如:从那本书中摘录了几个有趣的故事。【词语】:摘录【注音】:zhāi lù【】:动词,选择需要的部分记下来。如:从那本书中摘录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同义词】:节录 摘记 摘要 摘名词,选择抄录下来的的文字。如图:

摘录名言
1个回答2022-09-16 21:32
人在衰遇见狗在疯..
名人传 摘录
1个回答2024-04-06 08:46
  名人传经典片段

  (1)人生是艰苦的,再不甘于平庸的人,那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2)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3)贝多芬、弥盖郎基罗、托尔斯泰,他们都是天才人物,但他们更是英雄——他们或由于疾病的折磨,或由于悲惨地的遭遇、或由于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加于一身,这种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毁灭了他们的理智,但是他们凭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他们坚持着艰苦的里程,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弥盖郎基罗用他的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有幸福的存在。”
  (4) 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他们远远看见时,歌德就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深深地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的经过。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到歌德那个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的,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皇后向他打招呼。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贝多芬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事后,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他们远远看见时,歌德就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深深地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的经过。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到歌德那个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的,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皇后向他打招呼。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贝多芬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事后,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这一切卑微的心灵对于托尔斯泰的长成上的影响当然是昭然若揭的事.暮年的托尔斯泰似乎已在这些灵魂上萌蘖,试练了.他们的祈祷与爱,在儿童的精神上散播了信仰的种子,到老年时便看到这种子的收获.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中所摘录的所有歌名
1个回答2022-08-02 00:05
网站里搜一下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摘录
1个回答2024-02-05 00:53
批评是为了成就孩子,而不是伤害孩子。
当我批评孩子们的时候,我想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难过,但同时还能保持很好的自我感觉。
孩子和大人一样,如果被人指责,就会把批评与自身的价值等同起来,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就算你对他们的行为非常生气,也一定要对自己的真正感受有清醒的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会同时有两种感受:真的很生气,也真的很爱他们。所以,你要把这两种感受全都说出来!
在你开始批评他们信哗之前,请记住:孩子的行为是不好
的,但他还是好孩子。这是成功的关键。然后,你要注视孩子的眼睛,非常清楚地说出他做了什么,说得越具体越好。接着,你要明确地告诉他,他的这种行为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如果你感到很伤心,就直接地表现得很伤心。要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你的真实感受,要诚实,充满感情。然后,你要停一会,你不能对他们没完没了地发火。
自由平等的沟通会带来最好的效果。
孩子们越是自爱,就越愿意循规蹈矩地做事。
你愿意听,孩子才会说给你听。要让孩子们认真听你说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听他们说话。
要学会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
今天,你拥抱你的孩子了吗?
你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该怎样对待别人。
外面的世界已经够残酷了,我们没必要在自己家里还闹得不可开交。
如果我们在家里努力去发现别人做对了什么,那么大家就会相处得更好。
积极去发现孩子们好的表现,然后给他们一分钟称赞。
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让孩子更自信。
目标引发行为,结果巩固行为。
让孩子们更主动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自己不想让孩子成为时时言听计从,处处循规蹈矩的小大人。在“做个好孩子”的幌子下,有太多的孩子失去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天分和活力。世界上最有趣的一些人就曾经是那种“让人头疼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的两个主要目标是,帮助孩子们建立自尊和自律。
人的思维中最强大的就是潜意识。
我们想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让孩子们相信自己是成功者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
良好的反馈是成功者的早餐。
只要有自信,有勇气,就能把一切事物处理得井井有条。
我希望自己在精神上保持年轻,永远不怕失败。
重要的不是我对孩子的看法,而是孩子对自己的信念。
所有人都会犯错。当我们做
错事的时候,都希望有真正爱我们的人帮我们指出错误,并对我们说,我衡坦乎们本身还是有价值的。
我们是儿女的咐悉榜样。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看我们怎么做,而不是听我们怎么说。
丢掉你的压力,不要总想着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别怕犯错误,重要的是努力按照你现在知道的去做。
父母应该多花一些时间跟孩子在一起。
名人传摘录
1个回答2024-03-12 20:19
忧愁是他的乐趣,苦难是他的依托。米开朗琪罗,永远是少数最高尚的艺术大师之一,他与莎士比亚或贝多芬一样,最深刻也最广泛地表达了人类的悲剧体验。他是无与伦比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他留下的艺术杰作,四百多年来一直使观众蔚然惊叹。千般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他使我们离永恒更近。
伟大人物能够影响其所处的时代,米开朗斯罗的一生突出地表明这一点。他出生在15世纪后半叶,此时吉兰达约和布拉曼特静谧的画风笼罩着意大利画坛。佛罗伦萨的雕塑在一些艺术家纤细、琐屑的作品中显得过分雅致,似乎日趋萎靡,这些艺术家包括罗塞利诺,狄西德瑞奥,米诺,阿戈斯蒂诺,贝内德托-达·米扎诺和桑索维诺。米开朗琪罗的出现犹如一阵狂风暴雨,冲破了佛罗伦萨沉闷、厚重的天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