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书籍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爱心与教育摘抄及感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0 22:17

爱心与教育摘抄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对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说法向来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感悟:

1、读了《爱心与教育》,让我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教育的基础是什么?“素质教育”目的是什么?——爱,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爱。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2、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种爱是一种真正的爱,完全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要倾注全部的爱,对学生严慈相济,对教育一丝不苟,让学生的笑靥在爱中绽放芬芳,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茁壮成长。

3、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善于去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爱心与教育》充塞在我心中的是李老师对教育爱心、童心、真心、耐心、信心和慈父之心的爱的启迪。

4、十几年的教学让我渐渐明白: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天窗,才能使丰硕的知识流进学生的心田,才能和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让教育的种子在学生的梦想中发芽并茁壮成长。

5、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 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 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 读书的兴趣。

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 取这些知识。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 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 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

爱心与教育摘抄及感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9 23:28

爱心与教育摘抄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对这种充满商业气息的说法向来十分反感),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感悟:

1、读了《爱心与教育》,让我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教育的基础是什么?“素质教育”目的是什么?——爱,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爱。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2、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拥有一颗生的心”!这种爱是一种真正的爱,完全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要倾注全部的爱,对学生严慈相济,对教育一丝不苟,让学生的笑靥在爱中绽放芬芳,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茁壮成长。

3、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善于去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爱心与教育》充塞在我心中的是李老师对教育爱心、童心、真心、耐心、信心和慈父之心的爱的启迪。

小学教育类书籍摘抄?
1个回答2024-03-01 13:31

1.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狄德罗。

2.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

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小王子》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18 10:03

《小王子》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写法如下:

小王子这本书是法国的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写的,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写的这本小王子是在1943年出版的,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一颗遥远的星球上住着一为小王子,他和花儿一起生活在一起,爱、宽容在他心中波澜起伏,于是,他怀着忧伤离开了自身的星球,离开了他深爱的玫瑰花。

为了回去看玫瑰,小王子舍弃了自身的身躯,回到了自身的星球,守护自身的热爱——玫瑰花。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的做人的道理,也知道大人也会做错事。所以我们孩子在成长的过成中要永远保持这一颗纯净的心灵,才能找到我们真正寻找的东西!

教育书籍的好段摘抄
1个回答2024-03-15 21:46
《给教师的建议》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请认真考虑一下,你的每一个学生是怎样以及在哪里利用(不是“度过”,而是“利用”)他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的。而且要利用得合理。
这里,我又要提到书籍了。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可能你是在很边远偏僻的地方工作的,可能你那个村庄和文化中心要相距数千公里,学校里也许会有许多欠缺,——但是如果你那里有一个书籍的王国,你就有可能把工作提高到这样的教育学素养的水平,并且取得这样的成猛顷果,使之不次于在文化中心地区的工作。你也不要担心,由于学生迷住了看书而使他们学不到知识。
在一至三年级,一定要在每个班级里单独建立一个“书籍之角”,在这里陈列一些内容较好的并且使儿童感兴趣的书籍。让每一个学生都来利用他生平第一次遇到的这个小图书馆吧。我倒不主张让一至三年级 (起码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到学校的总图书馆去借书:因为只有教师最了解自枝烂陆己的学生应该读什么书。可能,在某一个时候,某一个学生最需要读的只有惟一的、适合他的具体情况的那本书。这一点,谁都没有教师了解得那么清楚。
请你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文学或历史、物理或制图、生物或化学),你都应当(只要你想成为学生的真正的教育者)使书籍成为学生的历颂第一爱好。
名著读书笔记摘抄加感悟
1个回答2024-02-23 08:37
1、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著人生爱惜光阴的教诲更是谆谆在耳。两相比较,执著当然比悲观明智得多。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绝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既然只有一个人生,世人心目中值得向往的东西,无论成功还是幸福,今生得不到,就永无得到的希望了,何不以紧迫的心情和执著的努力,把这一切追求到手再说?

2、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阿!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

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振荡着我们心灵,我们该怎么办?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1个回答2024-01-23 00:27

《十万个为什么》是每个人成长中必看的书,它知识面广,大到天文宇宙,小到家庭琐事样样齐全,这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我从里面学到的知识举不胜举。比如我就知道宇宙中最低的温度是-362度,可以说是绝对零度,但是它只在蝶状星云里存在,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温,它是蓝色的气体,会到处游荡并团聚在一起不分开。

在野外遇到蛇的时候,做悔扒最好是打蛇的头部和劲部,这个最容易致蛇死,只要打断了这个头和身子的连接骨头,蛇的身子就会瘫痪,这个时候人就可以安全逃走,但是还是不要靠近蛇,因为蛇的热感应坑还是可以探测到而反咬你一口。并不像大家常常说打蛇打七寸,其实并前弯不是通用的,因为很多蛇的心脏往往不是在七寸,打七寸大多数蛇都不会马上死去。

《十万个为什么》它在生活上也帮了我们的忙。有一次妈妈:“呀,土豆发芽了,应该还能吃吧!”我记得在十万个为什么上有说过,发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因为发芽了里面就会有一种叫龙葵素的物质,吃了会中毒,因为它会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并能引起脑水肿充血,而且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但是要是把土豆煮透了,也能解掉龙葵素的毒,但是妈妈为了安全,还是把发芽的土豆扔了纯昌。

我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才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倍感受益,趣味盎然的故事令我爱不释手,包罗万向的《十万个为什么》像知识的海洋一样,我恨不得变成鱼,在里面畅游、畅游.….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1个回答2024-01-23 14:44

《十万个为什么》是每个人成长中必看的书,它知识面广,大到天文宇宙,小到家庭琐事样样齐全,这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我从里面学到的知识举不胜举。比如我就知道宇宙中最低的温度是-362度,可以说是绝对零度,但是它只在蝶状星云里存在,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温,它是蓝色的气体,会到处游荡并团聚在一起不分开。

在野外遇到蛇的时候,最好是打蛇的头部和劲部,这个最容易致蛇死,只要打断了这个头和身子的连接骨头,蛇的身子就会瘫痪,这个时候人就可以安全逃走,但是还是不要靠近蛇,因为蛇的热感应坑还是可以探测到而反咬你一口。并不像大家常常说打蛇打七寸,其实并不是通用的,因为很多蛇的心脏往往不是在七寸,打七寸大多数蛇都不会马上死去。

《十万个为什么》它在生活上也帮了我们的忙。有一次妈妈:“呀,土豆发芽了,应该还能吃吧!”我记得在十万个为什么上有说过,发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因为发芽了里面就会有一种叫龙葵素的物质,吃了会中毒,因为它会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并能引起脑水肿充血,而且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但是要是把土豆煮透了,也能解掉龙葵素的毒,但是妈妈为了安全,还是把发芽的土豆扔了。

我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才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倍感受益,趣味盎然的故事令我爱不释手,包罗万向的《十万个为什么》像知识的海洋一样,我恨不得变成鱼,在里面畅游、畅游.….

《稻草人》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10 05:00

《稻草人》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如下:

1、见死不救不是罪恶吗?自己就正在犯着这种罪恶。这真是比死还难受的痛苦哇!“天哪,快亮吧!农人们快起来吧!鸟儿快飞去报信吧!风快吹散她寻死的念头吧!”

感悟:这句话是对“见死不救是否是一种罪恶?”进行的思考,而作者认为,这样就是一种罪恶,表达了作者的无奈,更是对此类无情无义之人的痛斥。

2、稻草人看见这样,没等到听见她掉在水里的声音,就余旁昏过去了。

感悟:当身处苦难中的同胞们被黑暗的社会逼迫得活不下去时,也是非常痛苦的,因此当看到老妇人要寻死时,心痛到了极点。

3、她提了木桶走回船舱,生病的孩子醒了,脸显得更瘦了,咳嗽也更加厉害。

感悟:在这本书描写的人物里面,所有底层的人民都是勤劳肯吃苦的,但不管她们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困境,生存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生病了也无法得到医治,而这些人物只是那个社会广大民众的一个普通代表,可见社会的黑暗已经到了极点。

4、她急敬饥得跺脚,捶胸,放声大哭,大家跑过来问竖稿橡她劝她,看见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

读后感:通过对老妇人见到稻田被虫吃光的情形的描写,表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而稻草人也只能驱赶一下鸟兽,并不能帮她们解决根本的难题。

5、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桔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读后感:这句话是对老妇人的外貌的描写,从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底层人民遭受的苦难有多深,生活有多么艰难,即便年岁已大、瘦的皮包骨头,任然要苦心劳作,而笑容在那个时代,已经变成了奢侈的表情。

热门问答